因为茶叶的原因,北宋于1072年,设立安化县,版图面积比现在的安化县大。当时,官员给朝廷和神宗皇帝赵顼的奏本里,只有“唯茶甲于诸州县”一句被二十岁的赵顼皇帝牢牢记住了,因为当时他最需要的就是茶。没有茶,就不能安定和拉拢西蕃,就不能换来战马。
三十年后,北宋宰相蔡京推出“茶引法”,茶叶由“官府专卖”变为“茶商专卖”,官府只发“引”验“证”收税,再过三十年,榷茶制全面确立。茶税成为国库重要收入。 到北宋末年南宋初年,国库吃紧,南宋王朝加大茶税,从而引发出一场大的茶叶战争。 南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四月,以赖文政为首的数百名贩卖私茶的茶商在湖北揭竿而起,竖起了武装反抗宋王朝的旗帜。在当时官方的文字记载中,这类暴动的茶商被称做“茶寇”或“茶贼”,现在的历史学家把这支以茶商为主组成的造反军队叫做“茶商军”。 淳熙二年(1175)五月,赖文政的茶商军还在湖北之际,朝廷就命令鄂州都统李川调兵前往“捕捉”。但这显然小看了茶商的战斗力,李川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未将初起的茶商军消灭,仅仅将其“赶出”了湖北。茶商军从湖北转战湖南,队伍不断壮大,一路上屡屡击败官军。这时,原本在安化一带出没的各路小股茶商武装,纷纷投奔赖文政旗下。于是,赖文政以安化为大本营,以茶人茶商为友,梦想建立一个包括湖南、江西在内的独立于南宋王朝的茶叶国。 但朝廷不会同意。几经征讨,都因安化地形复杂,人民又拥护赖文政,官兵一旦在资江河里大部队上溯开进,消息早就到了安化。 后来,朝廷改为招安,但赖文政只想做茶不想做官,而且南宋王朝岌岌可危,赖文政知道投降也没好结果,茶商军就割了招安特使的耳朵。最后,宋孝宗听了一些大臣的歪主意,委任辛弃疾指挥各路兵马镇压茶商军,与此同时,宋朝廷还出资赈济湖南那些遭受茶商军“蹂躏”过的州县,免除了湖南和江西遭受过茶商军攻击的州县的租税,以争取民心。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山东历城(今济南)人。南宋著名词人。他二十一岁时就聚集了两千多人参加抗金义军,曾率五十多骑突入五万人的金兵大营,生擒叛贼,渡江南归。“壮岁旌旗拥万夫,锦檐突骑渡江初。”辛弃疾这首有名的《鹧鸪天》记述了他当年与金兵浴血奋战的情景。但朝廷从来不委任他以抗金重任。 辛弃疾知道,茶商军是官逼民反,不是金兵,而是同胞兄弟,他对朝廷不用他抗金,壮志难酬一直悲愤。他并不想消灭茶商军,只想解散他们。他一直在茶商军占据地的外围活动,不与茶商军接火。赖文政本是一名著名茶商,他知道辛弃疾的意图。为了不让安化人民和安化茶产业受到战争的影响,就想出了一个办法,叫一个与自己长得很像的部下,以他的旗号,带领少量人马,去打江西茶乡。他自己和主力部队改名换姓,落户安化,成了茶商。据《宋史·陆九龄传》记载,茶商军进攻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的时候,“声摇旁郡,人心震慑”。另据《宋史玉辉传》记载,青州人玉辉,靖康初曾起义兵抗金,立下奇功,官至正使,寓居吉州。淳熙二年,茶商军进兵吉州,当地官员见玉辉侥勇,命令他带兵抵御。玉辉率领军来到一个叫“胜乡”的地方,这里地势十分险要,玉辉恃勇轻进,与部下拉开了距离,结果被茶商军逮个正着。 看到辛弃疾剿匪不力,朝廷杀鸡给猴看,江西总管贾和仲被朝廷以“捕茶寇失律”除名,并被流放到贺州(今广西贺县东南)。 辛弃疾追到江西,采取了“诱杀”的办法,一举擒杀了赖文政,茶商军溃散。其实,被杀者不是赖文政,是那长得像赖文政的部下。南宋文人罗大经在其著名的笔记《鹤林玉露》中讲叙了这样一个故事,说当年湖北茶商军起兵时赖文政原是一名茶叶商,被辛弃疾杀死的是顶替者,赖还是在南方某个茶乡做茶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