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在线8月22日讯(通讯员 甘果 宋梅)稻浪翻滚,机声隆隆,8月20日,南县麻河口镇蔡家铺村的新农人刘志新起了个大早,他地里的500余亩再生稻迎来了头季收割。 刘志新今年38岁,原本在新疆从商。2013年,在新农人朋友的影响下,他回乡开启了“农耕”生活——流转土地种植水稻。起初,刘志新种的是一季稻,2020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参加了县里的农业技能培训会。会上,他无意间听到邻镇种植大户说起一种水稻:“割了一茬,还会再长,跟韭菜一样”,他便记在了心里。 第二年开春,刘志新便找到了镇里的农技专家,详细了解“再生稻”的相关情况,并向邻镇、邻村有种植经验的大户“取经”。综合了专家和种植大户的建议后,刘志新便在自家的流转地里框出了100余亩“再生稻”试验田。 2021年,刘志新的试验田迎来丰收,头季亩产550公斤,再生季亩产更是达到了200公斤,产量虽比双季稻低,但成本更低,综合效益不比种植双季稻差。同时,再生稻比纯一季稻亩产高200公斤以上,加上再生季不施药,稻米品质好等原因,每亩的综合效益比一季稻高300元以上。 尝到甜头后,刘志新开始逐步扩大种植规模。如今,他承包的800余亩土地里,有500余亩种植了再生稻。8月15日再生稻开镰后,他每天都驾驶着农机在稻田里收割稻谷,目前已收割完毕,全部归仓。 “现在我们在原一季稻区种植再生稻,在田埂上种植黄豆、油菜等经济作物,做到了‘一地多收’,亩均效益大大提高。”临近中午,刚收割完稻谷的刘志新坦言,之所以选择种植再生稻,是因为它不仅增产,还能增收。 “通过‘一地多收’,预计今年仅再生稻收入就能突破100万元!”说到这里,刘志新笑得咧开了嘴:“过去缺乏好品种、好技术,再生稻虽好但难种;现在科技发达、品种更新加快,机械化生产发展日新月异,种田越来越方便,明年我还要流转200余亩耕地,靠种田实现致富梦!” |
1、凡本网注明“来源:益阳在线”或在视频窗口中有“益阳在线LOGO”标识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益阳新媒体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本公司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益阳新媒体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益阳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0737-4223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