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产才融合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 李铁华 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指出,“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强调“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人才是创新的引擎,产业是创新的基底,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关键要做好产才融合文章。要大力实施产业人才集聚行动,以高素质产业人才队伍支撑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具有益阳特色和比较优势的产业人才集聚高地。 系统构建产才融合制度体系。坚持党管人才,拧紧责任链条。构建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全面推行人才工作述职制度,将人才工作纳入绩效考核重要指标,作为领导干部考核奖励与晋职晋级重要依据。加强统筹谋划,优化政策供给。科学编制全市“十四五”时期人才发展规划、产业人才集聚行动方案,用好支持重点产业企业人才引育留用若干措施,主动把人才发展融入产业发展总体布局。完善评价体系,激活双创活力。坚决破“四唯”、立新标,深化“唯帽子”问题常态化治理,构建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支持重点产业行业协会制定本行业高层次人才认定办法,给予企业“突出贡献人才”认定名额,支持用人单位自主开展技能等级鉴定,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持续夯实产才融合发展根基。集聚高端智力。深入推行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双招双引”模式,实现人才、技术、资本、项目“打包引进”。继续深化柔性引才,通过“揭榜挂帅”、院士专家工作站、学会服务站等平台,打破引才地域限制,引聚一批“候鸟型人才”。激活主体能动。聚焦重点产业和未来产业,培育一批既通生产、又懂市场的复合型“帅才”。定期组织优秀企业家到国内知名高校学习培训、到沿海发达地区考察学习、到国有骨干企业挂职锻炼,定期评选表彰“产业领军人物”,培育造就一支高素质企业家队伍。筑牢人才塔基。实施吸引高校毕业生留益回益来益行动,为产业人才梯队“蓄好水”“育好苗”。全面完善“双师制”“订单式”等培养机制,探索实施人才“校企双聘”“校地企交流挂职”等制度。支持本地高职院校开设重点产业核心专业课,重点面向在校生和企业初入职人员开课办学;鼓励支持企业技术骨干到校授课。 大力营造产才融合最优生态。给予人才更多机遇。加速打造各类高能级科研创新平台,为人才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服务和创新创业“一揽子”解决方案。强化金融服务,设立零担保、低利息“优才贷”,满足人才创业融资需求,提供“圆梦”启动资金。构建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容错机制,解除人才后顾之忧。给予人才更高礼遇。落实领导干部直接联系服务专家制度,注重从优秀人才中推选“两代表一委员”,聘请各类人才担任人才生态监督员,畅通人才建言献策渠道。持续开展专家人才国情省情市情研修,强化政治引领。优化人才表彰奖励制度,加大先进典型宣传力度,推动形成敬才爱才的新风尚。给予人才更优待遇。优化线上线下综合服务,完善高层次人才出行、家政、就医等生活配套服务事项“一卡通办”,积极解决人才子女入学、住房保障等基础性问题。动态调整人才发展专项资金规模,精准落实各项人才政策,让各类人才在益阳安心安业。 |
1、凡本网注明“来源:益阳在线”或在视频窗口中有“益阳在线LOGO”标识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益阳新媒体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本公司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益阳新媒体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益阳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0737-4223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