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在线

搜索
益阳在线 首页 今日要闻 查看内容
新征程号角丨把青春热血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
2022-10-31 16:54|编辑: 胡琪琦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查看: 10136 |举报

  

  巍巍宝塔山,峥嵘岁月13年——革命时期,延安用五谷杂粮滋养了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支持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孕育了延安精神。

  潺潺红旗渠,10万儿女“战太行”——20世纪60年代,河南林县县委带领人民把一面面红旗插上山巅,凭着一锤一钎一双手,建成了这条1500多公里的“人工天河”,锻造了红旗渠精神。

  10月26日至28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来到陕西延安和河南安阳考察。总书记指出:“红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心。”

  同困难作斗争,是物质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对垒。延安精神、红旗渠精神是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战胜困难、赢得未来的精神力量。

  新征程上,我们要高扬精神之旗,把青春热血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

  

  历史的丰碑上,将镌刻这一天——2022年10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来到陕西延安革命纪念地。

  当年,党中央和红军安家延安后,由于敌人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条件十分艰苦。

  存亡抉择之际,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令曾经荒草丛生的“烂泥湾”变成五谷丰登的“好江南”,建立了农业、工业、运输业与商业等一系列比较完备的企业,“打下了一个能够达到完全自给的经济基础”。

  

  △陕西延安杨家岭革命旧址


  陕北高原,留下了我们党宝贵的精神力量,“无论我们将来物质生活多么丰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一定不能丢”;也留下了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当年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住窑洞、吃粗粮、穿布衣,用‘延安作风’打败了‘西安作风’”。

  “他们衣服破烂不堪,他们装备缺枪少弹,但他们有为目标奋斗的精神。”美国人约翰・科林曾访问过延安,他说:“在延安,我被共产党的奋斗精神所感动。”

  “这次和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一起来,就是要宣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将继承和发扬延安时期党形成的优良革命传统和作风,弘扬延安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说。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延安精神的主要内容之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品质,是立党立国的根基。

  

  河南林州,1994年由林县撤县设市而来。红旗渠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红旗渠纪念馆,他指出:“红旗渠很有教育意义,大家都应该来看看。”

  为缓解干旱缺水的局面,1960年2月,林县决定开山凿渠,引浊漳河水入林。当时正值国家三年困难时期,很多人吃不饱肚子。出乎意料的是,林县《引漳入林动员令》发布后,37000多人扛着铁锹和十字镐,奔赴浊漳河。

  “自力更生是法宝,众人拾柴火焰高。建渠不能靠国家,全靠双手来创造。”工程动工时,林县县委提出了响亮的口号。

  工地是前方战场,机关、厂矿、农村就是后方阵地,前方开山劈岭,后方全力支援。历时10年,削平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修渠大军在太行山上凿出一条蜿蜒曲折的“希望之渠”。

  

  △蜿蜒在太行山腰的红旗渠


  红旗渠就是纪念碑,记载了林县人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

  建设过程中,没有工具自己制、没有石灰自己烧、没有抬筐自己编、没有炸药自己造,粮食不够吃就采野菜、下漳河捞水草充饥......不畏艰险、百折不挠,林县人民喊出了荡气回肠的豪迈宣言:“既然愚公能移山,我们修渠有何难,立下愚公移山志,决心劈开太行山”。

  “今天,物质生活大为改善,但愚公移山、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能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红旗渠精神永在!”

  2014年、2019年两次到河南,习近平总书记都提到了红旗渠精神。总书记说,任何一个民族都需要有这样的精神构成其强大精神力量,这样的精神无论时代发展到哪一步都不会过时。

  此次在红旗渠纪念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红旗渠精神教育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社会主义是拼出来、干出来、拿命换来的,不仅过去如此,新时代也是如此。没有老一辈人拼命地干,没有他们付出的鲜血乃至生命,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要永远铭记他们。”

  

  生生不息的伟大精神,代代相传。

  经过艰苦奋斗,2019年5月7日,随着最后两个贫困县延川、宜川脱贫退出,革命圣地延安告别绝对贫困。

  2021年2月25日,北京人民大会堂,时任安塞区化子坪镇党委书记的野根利获颁“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那一晚,这位在延安农村最早成功探索“飞地经济”的基层干部,给儿子写下家书。

  信的结尾——无奋斗,不青春!

  在延安,南泥湾人接力奋斗:红色旅游、观光农业、创业基地……“陕北好江南”驶入发展快车道。南泥湾管委会主任李鉴君说,艰苦奋斗的精气神,从未远离这片土地。

  

  △河南安阳林州市红旗渠纪念馆


  在林州,红旗渠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每年迎来超过20万人开展红色教育。

  红旗渠纪念馆一面纪念墙上,镌刻着修渠时牺牲的81位烈士的姓名,张运仁就是其中之一。他牺牲后,13岁的儿子张买江被送到修渠工地,成为最小的建设者之一,也是最年轻的红旗渠劳模。

  渠成水至,张买江投身当时林县最困难的教育事业。那时,全县一所像样的学校都没有。他四处奔走呼吁,学校建起来了,孩子们有书念了,他的头发也全白了。

  “只要我还活着,就会一直讲下去。”退休后的张买江依然保持了红旗渠劳模的本色,他走遍大半个中国讲述红旗渠故事,感动了无数人。

  令他欣慰的是,儿子张学义接过他的班,仍然守护着祖辈流血流汗修成的红旗渠。“我父亲一直嘱托我,他修好渠了,我必须看好渠、护好渠、管好渠、用好水,为老百姓办实事。” 张学义朴实的话语中流露出坚定而执着的信念。

  “年轻一代要继承和发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摒弃骄娇二气,像我们的父辈一样把青春热血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习近平总书记话语谆谆。

  

  △2022年7月1日,河南省濮阳市党员在红旗渠红色教育基地重温入党誓词。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

  今天,我们正意气风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

  “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也就是一两代人的事,”总书记寄望大家,“我们正逢其时、不可辜负,要作出我们这一代的贡献。”

益阳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益阳在线”或在视频窗口中有“益阳在线LOGO”标识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益阳新媒体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本公司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益阳新媒体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益阳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0737-422365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