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益阳 过年打豆腐 作者 周杜鹃 年关将至,妈妈今天打豆腐了。听妹妹说家人一起帮忙干了这件大事,这勾起了我小时候的回忆。 豆腐的“腐”与幸福的“福”谐音,因此豆腐代表着祈“福”。此外,它还是过年宴客的“刚需”,油豆腐、霉豆腐、豆渣粑粑都是由它而来。 打豆腐是个费事、费力又费柴火的事。前一天要将黄豆泡到脱皮,再把打豆腐的各种工具洗好晾干。次日,将泡好的黄豆磨成豆浆。现在磨豆浆有电动工具,但我们小时候只有石磨。用大勺子往磨眼里添豆子,一边添一边磨,白白的豆浆从石磨周围流了出来,一股子豆腥味。豆浆磨成后就要筛浆了,将磨好的豆汁、豆渣用清水稀释后,盛入“包袱”中,沥汁去渣。豆渣不能浪费,可以直接炒着吃,也可以做成豆渣粑粑,烟熏后的豆渣粑粑是道特别美味的菜。接下来,要将豆汁舀到大锅中熬煮。熬浆是有技术的,可不能熬糊了,还要不停地在锅里将豆浆舀起倒下。 锅中白浪翻滚,灶里红火漫漫,灶边豆香缭绕,天寒地冻的腊月里,漫出的是温暖香甜的年味。 熬好的豆浆舀倒入石膏水后,就会变成豆腐脑。豆腐脑缓缓倒入磨具里用“包袱”慢慢收紧,最后盖上木板,上面放几块石头,让豆腐脑里的水慢慢被压出来,然后,豆腐就成型了,切成一块块的,方便自己吃或者送人。
妈妈今年的成品 在我的老家,谁家做好了豆腐第一件事就是送人,送亲戚、送邻居、送来帮忙打豆腐的朋友,分享过年的喜悦和来年的福气。 妈妈很会做豆腐,也懂豆腐,她常说:“别看豆腐很家常,吃起来不容易的,它是水泡、石磨、煎熬、压榨后才有的美味。”我们的生活亦是不容易的,经得起磨砺,才能活出滋味。过年打豆腐,也有这层意味,抚慰暂时不如意的人们,经历了风雨来年定会有收获。 年味浓浓,岁岁如斯。近年来,国家富强了,家家富裕了,豆腐很容易就能买到,价格也不贵,都吃得起。但老家的大多数人每年还是坚持自己打豆腐,不仅是自家打的豆腐更美味,更是为了留住那股年味。 我长大了,外出读书、工作,尝过很多豆腐,但就是缺了一种“味道”,那是年味,是回忆,也是乡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