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志愿者进村入户宣传法治工作,向群众发放法律书籍 “村里的3个蔬菜合作社成立后,矛盾纠纷能在社内得到解决。”10月29日,走进南县浪拔湖镇红星村,该镇党委委员、政法书记晏迎辉告诉记者,为建设法治乡村,红星村在“南县朝晖”“南县秋燕”“南县乐飞”3个蔬菜合作社设立专了“调解工作室”,由理事轮流坐班值守,随时随地化解社员之间因生产生活产生的矛盾纠纷。3年来,共受理矛盾纠纷150起,调解成功率达100%。 近年来,我市沿着法治建设道路砥砺前行,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走出一条特色法治乡村建设之路,有效促进农村和谐稳定,保障了乡村改革发展,增进了民生福祉。 完善地方立法 积极推动乡村改革发展法治化 “出台《益阳市安化黑茶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后,外地不法商人再不敢冒用安化黑茶这块牌子。”8月中旬,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办公室干部来益阳调研立法工作时,市人大法制委员会主任委员张立生在向调研组汇报工作时说。 我市紧扣立法保障不足的实际,在加强涉农领域立法、规范村民建房、防治乡村污染等方面相继出台一批助力乡村振兴的地方性法规。如《益阳市安化黑茶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为继承和弘扬安化黑茶文化,促进黑茶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发挥积极作用;在全省率先出台的《益阳市农村村民住房建设管理条例》,最大力度保护了耕地,最大限度简化了手续,最大程度理顺了管理体制,有效遏制了违法占用耕地建房乱象;出台的《益阳市畜禽水产养殖污染防治条例》,为推进养殖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促进养殖业转型升级发展,保护和改善养殖区域生态环境提供了法治遵循。 创新普法方式 不断提高乡村普法工作实效性 “花鼓唱响矫正法,大家听我说仔细,社矫新法要实施,二零二零七月起。”南县武圣宫镇等伴洲村的李娭毑是个十足的戏迷,听过“村村响”播放的《社区矫正法听我说》花鼓戏后,茶余饭后总要跟邻居来上这么两段。花鼓戏在南县历史悠久,通俗易懂。南县将法治元素与传统文化巧妙融合,相继推出《走在阳光路上》《社区矫正法听我说》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法治花鼓戏。 近年来,我市不断创新普法方式,切实提高普法实效,倾力打造“和为贵”精品电视法治栏目、全国首档电视系列法治情景剧《万事和为贵》、微电影《回归》《春风化雨》等法治文艺名牌精品。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表现手法,更好地推进“精准普法”,提高“有效普法率”,突出乡村普法重点人员,突出乡村普法重点内容,突出乡村法治文化建设。 强化法律服务切实增强乡村群众法治获得感 “周律师您好,请问您的电话是多少?我想咨询一些工伤方面的法律问题。”安化县冷市镇家兴村村民曾某在该村“法律顾问服务”微信群里联系上了周律师,通过律师专业细致的解答,曾某对工伤赔偿问题有了更深的了解,最后,在冷市司法所的协调下,终于成功拿到赔偿款。 2019年,我市公共法律服务三大平台全面建成,全市8个公共法律服务中心、92个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1379个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点、13910个公共法律服务志愿点、3000余名公共法律服务志愿者投身其中,率先在全省建成市、县、乡、村四级实体平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将法律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手里面”,实现法律服务“全天候”“零距离”。 深化法治创建大力推进乡村依法治理现代化 马迹塘镇龙溪村是桃江县偏远山区的一个自然村。该村以“创群众满意的平安村”为核心,探索出了一条以党建为引领、群众自治为基础的乡村治理新路子,先后获得“湖南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益阳市美丽乡村”等荣誉,成为一个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 我市坚持以民主法治村创建为抓手,健全民主法治村创建机制,实施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工程,乡村依法治理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近年来,桃江县大栗港镇朱家村、南县华阁镇天然港村等15个村(社区)陆续被评为全国、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南县矛盾纠纷调处“红黄蓝”三色预警、安化县“发动身边人,管好身边事”、桃江县积分制管理、大通湖区“和事佬”调解室、沅江市“婚调委”积极化解矛盾纠纷等做法,被中央、省级主流媒体纷纷点赞。 |
1、凡本网注明“来源:益阳在线”或在视频窗口中有“益阳在线LOGO”标识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益阳新媒体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本公司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益阳新媒体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益阳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0737-4223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