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巩固提升文明单位创建成果,连日来,大通湖区检察院全体干警通过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努力营造节约为荣、浪费可耻的氛围。 节约,从家庭开始 “通过这次干警职工及家属座谈会,一方面想让家属们多了解检察工作,另一方面也希望就‘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主题多听听家属们的心声。”9月9日下午,大通湖区检察院召开干警职工及家属座谈会,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曹金辉与家属们就“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主题亲切交流“唠家常”。 家属们结合自己的所见所感,纷纷谈感受话体会。 干警刘毅的妻子赖丽是一名教师,在学校她跟学生也一直提倡勤俭节约。在她看来,国家是由千千万万个小家组成的,如果每个家庭都树立起勤俭节约的优良家风,那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就能一直传承下去。 同样深有感触的还有平常喜欢关注国内外时事的书记员苏娟的丈夫杨浩。他认为,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区检察院能够迅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重要指示精神,开展这样的活动正当其时,意义重大。 会议室里气氛热烈,与会家属从个人、家庭的角度谈及国内国际形势,对重视粮食安全和大力倡导节约之风的必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干警职工及家属还一同观看了央视焦点访谈节目《一粥一饭不易且重大》,签订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承诺书》,从中领会制止餐饮浪费的深远意义,牢固树立粮食安全危机意识。 会上,曹金辉对家属提出助廉助俭的期许,希望家属们一如既往地支持检察工作,使每位干警恪守检察使命,担当检察责任,同时,督促家人和朋友厉行节约,带动更多人加入到文明节俭的行列中来。
“不剩饭、不剩菜”,从孩子抓起 “谢谢检察官叔叔们,不仅教我们如何保护自己,还让我们懂得了珍惜粮食有多么重要,以后我在食堂吃饭时会做到吃多少取多少,不剩饭、不剩菜。”9月8日下午,大通湖区检察院“开学第一课”走进区一中,通过观看视频、发放倡议书、讲授法治课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孩子们的法治意识和节约意识。 检察干警为150余名师生代表讲授了主题为《践行法治、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法治教育课,在宣传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知识的同时,引导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勤俭的习惯。 活动中,干警还带领10余名学生代表走进学校食堂,参观食堂后厨孩子们饶有兴趣地走遍后厨各个区域,与食品加工、储存等实际操作流程进行了零距离接触。一名体型略显瘦弱的学生在亲身体验了食堂厨师的工作,费力提起大号锅铲后,涨红着脸,感慨道:“原来这个大勺子这么重,食堂的叔叔阿姨平时帮我们做饭真是太辛苦了!”“所以你们每天端在手上的饭菜是来之不易的,一定要懂得珍惜!”看着学生们惊奇的样子,检察业务部主任张文适时提醒道。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一号检察建议”,全力护航未成年人校园安全,检察干警实地查看了食堂后厨的环境卫生、餐具消毒、餐余垃圾处理等情况,并与学校相关负责人就校园食品安全、日常管理进行了深入交流。 党员,应该成为节俭的表率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勤俭节约是我党的光荣传统……”9月14日上午,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曹金辉围绕“重温农垦光辉历史,厉行节俭反对浪费”的主题为扶贫联点村千山红镇大西港村村民上了一堂生动深刻的党课,共有干警及村民党员代表60余人参加。 讲课中,曹金辉结合大通湖区农垦人开荒建场、艰苦创业的农垦奋斗历程和自身工作经历,从积极营造节约光荣的浓厚氛围、牢固树立勤俭持家的思想意识、自觉摒弃杜绝浪费的行为习惯、聚力实现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他寄语全村党员干部要时刻谨记自己的党员身份,自觉把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贯穿到学习、工作和生产生活中,努力做勤俭节约的传播者、示范者和践行者。 “这堂党课内容结合时事,接地气,易懂易记,让大家知道了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性,也让大家明白,作为基层党员要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让“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文明理念蔚然成风。”听完党课后,大西港村党委书记张凯深有感触。 践行节约、反对浪费是全社会的责任 “这样的宣传活动很有必要,作为餐饮单位,我们一定会积极履行好社会责任,主动引导顾客适量点餐、打包剩餐,从源头上减少厨余垃圾。”洽得满意餐厅老板边看倡议书边郑重地说。9月8日,大通湖区检察院联合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文明餐饮法律宣传活动,活动中,干警们走进餐馆、农贸市场,将印有“制止餐饮浪费、崇尚勤俭节约”的倡议书发放到餐饮业经营者、市场摊主及就餐人员手中,并向他们详细讲解杜绝餐饮浪费的重要意义。同时建议餐饮业经营者自觉在餐饮采购、加工、烹制、服务的全过程中厉行节约,引导消费者牢固树立勤俭节约意识,积极营造文明用餐的氛围。 随后,干警们对餐饮店内卫生状况、标签标识、从业人员健康管理上岗等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全力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活动中共发放“光盘行动”“制止餐饮浪费”倡议书300余份。 |
1、凡本网注明“来源:益阳在线”或在视频窗口中有“益阳在线LOGO”标识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益阳新媒体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本公司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益阳新媒体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益阳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0737-4223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