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益阳日报头版刊发《智慧治水 耳聪目明——我市运用市域社会治理成果助力防汛抗灾纪实》,详情请看↓↓↓ 2019年11月24日,副省长隋忠诚一行专程到益阳视察“智慧水利”项目,现场听取对智慧水利一体化平台的讲解。 “全市各地的雨情、水情数据都能看到,实时更新,就像在现场一样。”进入汛期以来,市水利局副局长谢冬明经常盯着手机上的智慧水利APP,查看各地水位实时数据,根据数据变化研判水位走势,提前部署防汛抗灾工作。“我们现在有了‘千里眼’,在应对水旱灾害时,能变被动为主动了。”谢冬明所说的变化,得益于我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成果的运用。 政治引领压实责任链条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加速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依托“智慧城市”建设,把区域治理、部门治理、行业治理、基层治理、单位治理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压实责任链条,有效发挥市域社会治理效能,将防大汛、抗大灾等风险隐患化解在萌芽状态。今年7月,我市运用市域社会治理理念防治灾害工作被《法制日报》专题报道。 防治灾害,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需要强有力的决策指挥系统。我市成立由市委书记任政委、市长任指挥长的防汛抗旱指挥部,下设指挥部办公室,统筹协调全局,打好打赢大战。同时,按照“市级统筹协调、县级组织实施、乡镇(街道)强基固本”的整体思路,打造权责明晰、高效联动的工作格局。一方面,市防指实行市级领导包县、县级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堤垸包水库、乡镇干部包堤段、合理配齐技术力量的“五包一配”防汛抗灾责任制;另一方面,严格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防汛责任体系,明确县(区、市)、大中型水库、重点垸、蓄洪垸、一般垸、县级防洪城镇责任人,特别是对堤垸、水库、山洪灾害易发区等重要部位逐处落实行政、技术、防守“三类责任人”,确保各项工作不失守。 科技支撑打破信息壁垒 “防汛我们已经习以为常了,以前信息不通畅,就像摸黑走夜路,分不清方向,现在科技越来越发达,我们也变得耳聪目明了。”南县南洲镇清水村支部书记贾照明有几十年的防汛经验,一路走来,他感触颇深。今年进入汛期以来,他每天都会接到针对性极强的防汛指令,对天气、雨情、汛情、风险隐患信息了然于胸。7月23日,根据指令,贾照明带领全村近40名劳力,再次将堤脚杂草、树枝以‘理平头、剃板寸’的标准进行清除,便于开挖浸沟。截至目前,他带的大队在1769米长藕池中支堤防线上,目前已开挖浸沟40余条,尚未发生一处险情。 “还好我们提前搬出去了,想想都后怕!”19日7时,在山洪侵袭下,安化县小淹镇石峰社区居民李保良家屋后发生滑坡,大量石块顺着山洪滚下。幸运的是,由于提前收到灾害预警信息,李保良一家于7月18日在村干部的帮助下提前转移到了安全地带。据悉,安化县当天共紧急转移95户421人。 一线防汛人员变得耳聪目明,群众能未卜先知预测灾害发生,靠的是“雪亮工程”“智慧水利”“智慧城管”等一系列统揽在“智慧益阳”系统中的“神器”。其中,智慧水利平台是全市防汛救援的指挥枢纽,涵盖全市河湖、中小型水库、堤坝特征水位以及市级防汛物资库等各类水利数据资源,布设158处智能视频监控,每座铁塔360°全方位俯视侦测河湖与水利工程,对管理区域分区进行网格化监控。横向与本地公安、应急、国土等平台共享,纵向与“湖南省防汛抗旱云平台”“河长制平台”等互通,为汛期打破信息壁垒,实现科学联合调度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上下联动筑起防灾屏障 益阳是洞庭湖区的“锅底子”和“水袋子”,一直以来,最大的市情是水情、最大的忧患是水患。有了先进的信息平台,可一线巡堤、查险、处险还得靠人力。怎样才能确保关键时刻防汛人员及时到位?市委政法委副书记欧小娥将益阳的秘诀总结为:“在发挥现代技术手段作用的同时,充分组织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构建信息化支撑下的群防群治联防联治格局。” 7月10日,资阳区沙头镇永明村村民刘玉蛟发现刘家湾荷叶塘有翻沙鼓水现象,立刻打电话报告镇防汛抗旱指挥所,镇防指相关负责人与技术人员迅速赶往现场处理,并对于刘玉蛟“及时发现险情、及时报告”的行为予以奖励。7月17日,沅江市茶盘洲镇幸福三组村民许腊云凭借丰富的经验和细致的查找,发现一处隐藏在水下的管涌群,随后,500多名抢险队员历时24小时,成功处置了这一较大管涌群,将灾害消灭在萌芽状态。 群众能如此积极主动地参与防汛抗灾工作,也是我市市域社会治理卓有成效的生动表现。我市鼓励沿堤居住的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查险报险,自觉对房前屋后、洼地、水塘等易出险区域进行全面搜寻,实行奖励制度,在及时发现处置险情和消除隐患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通过进一步完善市、县、乡、村四级网格组织架构,充分发挥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组织指导网格员当好“排查员、检查员、防汛员”。市县乡各级防指建立防汛专家库,聘请防汛经验丰富的老专家、老领导担任防汛顾问,充分借助志愿者、民兵巡逻队等各类社会治理力量,深入处险现场,制定处置方案,为抗洪抢险出谋划策。 |
1、凡本网注明“来源:益阳在线”或在视频窗口中有“益阳在线LOGO”标识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益阳新媒体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本公司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益阳新媒体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益阳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0737-4223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