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正是小龙虾肥美的季节,下午三点放虾笼,第二天凌晨收龙虾,这是何应马近段时间的工作常态。2019年,村里为贫困户安排工作,何应马被安排到村里龙虾养殖产业管理龙虾,每月工资2200元。以前他的家庭收入主要依靠干农活,一年到头赚不了多少钱。何应马由衷地感叹,“现在扶贫政策好,在家门口就能赚钱,除了我的收入,老婆有时候也会去村里泡菜厂工作。我们的家庭条件变好了,吃的种类多了,也更丰富了,如今过的就是小康生活。”
“希望明年能买一辆小车,把旧房子装修一下……”王山红谋划着新的生活。2017年,王山红的父亲得了脑瘤,给父亲做手术花了12万,这让原本并不富裕的家庭陷入新的困境。了解到王山红家里的情况,驻村帮扶工作队找上门来,建议他在原有的黄牛养殖基础上,扩大规模,并帮助他办理小额无息贷款5万元,还请了专家对其进行技术培训指导。去年他养了10多头牛,一共挣了7、8万元。王山红的老婆也在村里找到工作,当上了保洁员,一家人的生活越过越红火。
51岁的潘尚金,这几年多了一个新身份——村里泡菜厂的股东,最初拿出7万元投资,去年分红近万元。此外,家里还养了5头老母猪,每年可以出栏小猪50头,能赚7、8万。他有时候还会去打零工,“女儿和母亲都需要照顾,在还能做的日子里,我要多做一点,现在政府好,村里产业旺,我也更有底气了。”
陈朵妹和丈夫周芳林常年在广东打工,无法照顾老人和小孩,2019年,夫妻俩决定辞职回家。回家做什么呢?夫妻俩将目光聚焦在自己会的酿酒上,并得到了村里的支持。资金不足,办理小额无息贷款;销售难题,工作队利用泡菜厂搭建销售渠道,同时借助快餐加工和农村酒席销售米酒。陈朵妹算了一笔账:“每天能产300斤米酒,每斤5块钱,每天的纯收入大概600元,一年下来能赚10万元。”
麦子园村泡菜工厂里,蔡雪金细心地擦拭每一个泡菜坛,这一个个大坛子里,装的是村里的致富宝。对于蔡雪金来说,在家门口有一份工作便已很满足,“儿子儿媳和丈夫在外面赚钱,我就在家里照顾老人和孙子,没事还能在这里工作,为家里增加一点收入。”在麦子园村,和蔡雪金一样在泡菜厂务工的人还有很多,去年,带动30余户贫困户100余人务工就业,贫困户人均增收360多元,村年人均增收1160元左右。
从100只到600只,增长的不只是鸭子的养殖数量,还有潘满娇的幸福指数。原本她家靠近高速公路用于耕种的地较少,家里收入不多,缺乏技术和资金的潘满娇需另想他法来改善生活状况。政府鼓励发展养殖业,潘满娇便尝试小规模养殖;村里根据住房优势,建议她实行规模化养殖。如今潘满娇积累了经验,养殖的鸭子品质不错,销量可观,每年靠鸭子收入近4万元,这让她的生活“有了奔头”。
“生活一方面充满未知,一方面又给出答案。”55岁的王小英坚信,生活的答案是可以自己解出来的。儿子在外做生意失败回了家,孙子生下来眼睛看不见,这些困难都没有打倒王小英,反而让她更加坚强。2015年在政府的支持下,她种植了203亩油茶,“政府给我提供了油茶苗,每年还补贴100元每亩的育苗肥,今年将迎来挂果,预计收入将会达到40万。”同时,王小英也在帮助着村里的其他的贫户困,一旦油茶地里需要用工,必定会喊上村里的贫困户。
“岁数大了,不出去了,而且在家门口就可以务工,很方便了……”61岁的周礼元常年在村里的柑桔园务工,每个月有2000元收入,他去年一个人在柑桔园赚了18000元。他的老婆也在村里的泡菜厂工作,加上家里种着田,每年也还有1万多的收入,这些都让周礼元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这日子越过越有盼头了。”
永州冷水滩麦子园村,地处湘南偏远地区,在上世纪90年代曾是有名的“失控村”“贫困村”,没有优美的风景、没有品牌化的产业,麦子园村的村民数十年如一日的贫困着。
转变发生在2015年,麦子园村大力完善村级基础设施,打通了机耕路,结束了常年不通路的历史;修建水库,建设维修了3条灌溉渠道,根本上解决干旱死角的问题;因地制宜,成立种养专业合作社,村民们寻求发展的思想空前活跃。
2019年,麦子园村摘除了省级贫困村的帽子,贫困户基本实现了全面脱贫,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2.6万元。村民们钱袋子鼓了,幸福感也增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