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在线

搜索
“链”起来,小康生活零距离
2020-7-17 19:52|编辑: 胡琪琦|作者: 罗筱晓 史宏宇 方大丰 |来源: 工人日报 |查看: 5356 |举报

技术链、就业链、产品链……在湖南,精准的供需对接是精准扶贫的一大法宝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链”起来,小康生活零距离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罗筱晓 史宏宇 方大丰

  没事的时候,欧三任喜欢到村里的茶园转一转。660亩土地上,种植着从浙江安吉“远嫁”而来的“白叶一号”茶苗。作为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县翁草村第一书记,能看到这些“扶贫苗”丰产,是欧三任的一大心愿。

  距离翁草村100多公里外的张家界市武陵源区龙尾巴村,村民李启海张明娇夫妇没想到,当地政府引入外来资本发展旅游的举措,让他们在50多岁的时候竟然有了“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

  在益阳、在浏阳、在长沙……像这样由“精准扶贫”而搭建起的“精准资源链接通道”还有很多。如果说“小康”是门学问,那么如何通过有效资源配置,将需求与供给“链”起来,实现互惠互利,是其中一个重要课题。

  “链”技术:远嫁白茶,冬天里养小龙虾

  “地无三分平”,这是湘西面积最小的县古丈县的真实写照。交通不便、不宜耕作,翁草村一直是个深度贫困村。全村214户840余人,贫困户有76户317人。

  2018年4月,浙江安吉县20名农民党员捐出1500万株茶苗,帮助贫困地区群众脱贫,翁草村就是受捐对象之一。

  “茶苗到了翁草村,就像女儿嫁到了翁草村。”安吉老乡的这句话让翁草村的村民记忆犹新。茶苗刚栽种时,安吉县还派了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到翁草村进行指导。

  土地开沟的深度、宽度是多少,每棵茶苗间隔距离是多少,如何浇灌、以什么频率浇灌……与白茶有关的所有细节,技术人员都做了示范与说明。今年3月,“白叶一号”完成试采,经专家鉴定,其品质达到了安吉白茶的标准。

  千里之外的援助增强了翁草村脱贫的信心,也带来了脱贫的渠道。

  白茶种植共流转土地750亩,带动400多人在茶园务工,每人每天还有100元的收入。57岁的龙启芳一家本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白叶一号”的到来改变了全家的生活。如今,她在茶园务工,儿子在村里办起了炒茶厂。去年,龙启芳一家人均收入超过了6000元。

  安吉白茶“远嫁”两年来,翁草村村民实现劳务收入260万元,户均收入达到5000元。2019年,该村实现了脱贫摘帽。

  在长沙市最北端的乔口镇盘龙岭村,技术同样改变了生活。作为湖南全省有名的养虾地,冬季无虾等问题一直阻碍着该村小龙虾产业进一步发展。2018年底,长沙网红品牌文和友旗下的小龙虾产业研究院落户乔口镇,“我们采取精养方式,同时打破小龙虾冬眠规律,今年冬天,消费者就能吃到个大、新鲜的小龙虾了。”研究院院长崔松预告说。

  “链”就业:外来资本进了村,上班就在家门口

  李启海的一天,是从摆弄花草开始的,“月季的枝叶每天都要修剪,这样它的花期能持续到11月份。”

  李启海所在的龙尾巴村地处张家界武陵源景区。2017年,为了提升旅游资源内涵,让旅游业深度融入当地发展,龙尾巴村以“中高端民宿客栈”为重点,吸引外来资本进村发展。也是从那一年起,当时55岁的李启海和52岁的妻子张明娇成了高端民宿“梓山漫居”的员工。丈夫做花匠,妻子在后厨帮工。

  从家到工作岗位步行两分钟,每月收入加一起有6000元。相比于过去务农一年获得的万余元收入,夫妻俩的年收入是过去的数倍。

  瞄准以旅游反哺当地农村、农民和农业,让当地老百姓有更多获得感的目标,3年来,龙尾巴村已建成13家高端民宿客栈,直接提供就业岗位100多个,间接带动80余人从事旅游服务业。“过往在外打工的村民绝大多数都回来了。”该村党支部书记邓青松说。

  今年春节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企业用工和农民工就业都遇到了困难。一边招不到人,一边出不了村,针对这种情况,长沙市相关部门派出了61支招工小分队,深入各地贫困县走村入户上门招工。

  家住怀化市辰溪县的艾米娇就是从村里的大喇叭里知道了蓝思科技的招工信息:大巴车从家门送到厂门,包吃包住每月收入5000多元,工作前两月政府还给予每人每月600元生活补助……“工作来得正是时候。”艾米娇说,疫情发生后,她和丈夫都没了收入,家里经济压力陡然增加。

  3月初,艾米娇成为蓝思科技的一名平磨工,3个多月下来,她已存下了1万余元,“足够孩子下学期的各项花销了。”

  浏阳市人社局就业促进处长肖丽娜告诉记者,通过把就业链条延伸到家门口,半个多月时间里,招工小分队共为浏阳各大企业招聘1.28万人,其中贫困户2434人,“既帮助企业复工复产,又助力了贫困户增收。”

  “链”产品:父亲管种儿子管卖,脱贫帮扶一条龙

  父亲在益阳老家张罗蔬菜生产,儿子在长沙负责蔬菜批发。在益阳市资阳区新桥河镇八一村,一条父子齐上阵的产销链,帮扶了130余位贫困人口。

  6月中旬的一天,在八一村的益田生态蔬菜园里,村民们正在采摘准备外销的时令蔬菜。天气闷热,大家手里的动作却丝毫没有减缓。

  八一村曾经是湖南省级重点贫困村,全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23户共300人。2016年,听说村里要重点发展产业扶贫,在外经商多年的李冬保回到家乡,成立了益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

  为了让种出的蔬菜有稳定的销路,李冬保的两个儿子在长沙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做起了批发生意。从八一村产出的新鲜蔬菜当天就能配送到长沙的酒店和单位食堂。由于坚持生态种植,蔬菜园里的丝瓜、南瓜等产品还形成了品牌,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4年时间,蔬菜园从60亩发展到810亩。除了通过土地流转和分红为村民带来收益,蔬菜园还雇了42位村民务工,每人每天工钱80元到100元。2019年底,八一村脱贫摘帽,并被评选为湖南省级美丽乡村。

  “以前外出打拼是出于无奈,如今家乡有需要有条件,我当然要为大家伙奔小康出一份力。”一边和儿子张罗着采摘蔬菜,李冬保一边说。

益阳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益阳在线”或在视频窗口中有“益阳在线LOGO”标识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益阳新媒体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本公司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益阳新媒体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益阳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0737-4223659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