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事节俭办,反对奢靡风。党员做榜样,领导当先锋。大家齐努力,山村处处新……”端午临近,又到了农村人情宴请的高发期,沅江市杨梅山农民诗社社长黄敬吾赋诗劝告村民革除陋习,树立文明新风。 67岁的黄敬吾创办的杨梅山农民诗社已成立13年,先后吸纳了336名诗歌、书画爱好者。“我们中大部分是农民,都没啥文化,诗歌创作大都靠在田间地头、生活场景中汲取灵感。”黄敬吾说,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通过诗歌讴歌美好生活,弘扬正能量,感染、影响身边的人。 乡村振兴的灵魂是文化振兴。益阳是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汉传佛教的策源地、著名三国古战场,竹文化、茶文化、梅山文化、湖乡文化、三国文化等源远流长。近年来,我市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加快推进乡村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文化在育民、惠民、富民三个方面的重要作用,着力为乡村振兴镶入文化底色,不断提升乡村振兴发展的软实力。 文化育民 “参与感”让振兴合力不断凝聚 群众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只有群众发动起来了,乡村振兴才拥有不竭的动力。我市着力在提振群众信心上下功夫,通过文化的力量激发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主动性,凝聚起加快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在这次疫情防控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快速、及时、科学、高效的大动员、大集结、大作战中得到了充分展现。”6月11日,南县县委党校讲师伍玉霞以“疫情防控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为题,给农村基层党员上微党课,生动接地气、通俗易懂的演讲赢得近百名农村党员的阵阵掌声。 我市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群众,让理论宣讲走进田间地头,先后组织开展了十九大精神村村讲、乡乡演活动,十九大精神微宣讲百千万工程(百名微宣讲队员、深入千个村、开展万堂微宣讲)等活动。每年组织开展政策理论微宣讲万余场,不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在农村广播“村村响”开通了《党建先锋》《三农直通车》等栏目,每天早晚各广播半小时,宣传党的理论方针、时事新闻、惠农政策等,“村村响”成为传达政令、凝聚思想的重要宣传阵地。 文以载道,文以化人。我市着力以文明评比活动为依托,积极引导群众参与支持乡村建设。结合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等中心工作,全面推动乡村基础设施、乡风文明、文化生活建设,广泛开展十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好婆媳等评选活动,截至目前,全市共创建县级及以上文明乡镇49个、文明村359个;全市所有村(社区)都建立了红白理事会,以移风易俗为主要内容的村规民约实现了全覆盖;推行乡村文化墙、善行义举榜、名人乡贤榜等载体建设,大力开展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活动,用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推动乡村振兴。 紧扣乡村振兴战略这一主题,我市还组织市直主流媒体与各县(区、市)融媒体中心开展了“决胜脱贫攻坚 助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在行动”“乡村振兴看益阳”等系列主题宣传报道,深入一线“接地气”,生动报道“三农”动态,宣传新农村建设、脱贫攻坚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取得的成就,在全市营造了加快乡村振兴的浓厚氛围。组织拍摄的91集微党课《赤子初心》,号召基层党员群众向先进看齐,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建设,有力激发了广大农村居民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文化惠民 “获得感”让振兴活力不断喷发 每当夜幕降临,沅江市琼湖街道万子湖村的文化广场上就变得格外热闹,村民们合着动感的节拍跳起了广场舞、练起了太极拳、抽起了陀螺,孩子们在旁边开心地嬉戏玩耍……“以前大家闲的时候不是看电视就是打麻将,现在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可以到广场跳舞、健身,也可以到农家书屋看书阅报……”村支书边建辉高兴地介绍村里的变化。 全面小康不仅是物质和经济的小康,也是精神和文化的小康。为了加快补齐乡村文化建设这块短板,我市制定出台了《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工作实施方案》《益阳市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文化实施方案》等文件,大力推进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在全市建成8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159个行政村全部建成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实现行政村覆盖率100%,建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级基层网点1664个。2019年底,全市公共文化设施人均面积1.29平方米,公共体育设施人均面积1.70平方米,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我市还加大了引导基层群众组建文化队伍的力度,全市广场舞队伍如雨后春笋般兴起,每个村至少有一支以上的广场舞队伍,部分村、社区还组建了秧歌队、腰鼓队、舞龙舞狮队、花鼓戏协会、书法美术摄影协会等文化队伍,并依托各级文化馆开办了广场舞、歌唱、书法、美术、摄影等培训班,免费对基层文化队伍带头人进行培训,这些队伍成为基层文化活动的“领头雁”,辐射带动30多万群众参与到日常文化活动中来。益阳是“花鼓戏窝子”,花鼓戏是益阳群众最喜爱的戏曲。我市每年财政投入200多万元,从优秀剧团采购300场花鼓戏精品剧目送到乡村社区,连续举办了8届花鼓戏汇演,受惠群众100万人以上,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到享受文化大餐。 我市还精心组织文化工作者紧扣脱贫攻坚奔小康、乡村振兴等农村主题,深入基层一线,用文艺的形式展示了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成果,引发广大群众共鸣,电影《我要回桃花江》、歌曲《梦在飞》《月照洞庭》《每当我唱起国歌》等近20个优秀作品荣获湖南省“五个一”工程奖。戏剧《接来乡里爹和娘》在第四届湖南艺术节上获得“田汉大奖”和13个单项奖。原创花鼓戏《乡长打工》获得省第五届艺术节金奖。《一曲新歌唱梅山》荣获2016全国群众创作歌曲展评金奖。微电影《直播吧,支书!》获得第三届全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微电影优秀作品三等奖。扶贫歌曲MV《一个扶贫队长的日记》自今年5月12日发布以来,在学习强国平台、新华网等媒体上点击率已超过480万,获得了广泛好评。 文化富民 “幸福感”让振兴动力不断增添 “朝迎曙色夕辞霞,雾岭云峰处处家。笑伴熏风消块垒,常沾灵气孕精华。憨名亦得真龙宠,特效赢来远客夸。养性怡神随俗雅,好凭旷逸赏奇葩。”一首《七律·咏安化黑茶》,不仅优雅地讲述了安化黑茶的奇妙,还道明了神韵安化的处处美景。今年4月28日至5月5日,一场以“锦绣潇湘·遇见安化”为主题的湖南省乡村文化旅游节暨文旅促消费助扶贫行动举办地选定安化县,进一步刺激了安化“茶旅文康”四大产业的发展,也让外地游客与梅山文化来了一次深度拥抱。 文化既是一种精神资源,也是一种经济资源。我市充分挖掘文化的经济特性,以节庆活动为切入点,大力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通过文化的力量助推乡村经济振兴发展,更好地帮助群众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的动力。近年来,我市先后举办了生态农业智慧乡村互联网大会、洞庭湖生态文化旅游暨水上运动节、纪念周立波诞辰110周年、南县国际涂鸦艺术节、安化黑茶文化节等重大节庆活动,促进了全市乡村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 南县“涂鸦村庄”罗文村无中生有,凭借田园风光和“涂鸦”创意成为乡村旅游的“网红”,实现年旅游综合收入5000多万元,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安化县渠江镇大安村、资阳区长春镇紫薇村、桃江县大栗港镇刘家村入选湖南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安化县扶王山万亩杜鹃花海、资阳区新桥河镇千亩梨园、桃江老木棚万亩野樱花等乡村旅游景点,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裂变式推广,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突出文化提炼,赋予农产品文化内涵,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以文化的力量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是我市文化富民的一支“妙笔”。通过文化包装营销,推动了益阳黑茶从初级的农产品向高端文化艺术品迈进,益阳黑茶产值从2010年的20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220亿元,带动40万农民就业、增收,成为益阳市的一大支柱产业;沅江芦笋通过文化增值,实现产值20亿元;还有桃江竹笋、大通湖大闸蟹、南县小龙虾、南县稻虾米等产品,通过文化包装,都有效提升了产品附加值,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摇钱树、乡村振兴的强大推动力量。 我市文化资源丰富,文化遗产较多。近年来,我市积极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认定、申报工作,安化千两茶工艺、小郁竹艺等4项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梅山剪纸、明油纸伞、麻香糕手工技艺、益阳水竹凉席制作技艺等13项成功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加强非遗产品开发,近年来,我市持续组织安化黑茶、明油纸伞、梅山剪纸、小郁竹艺等“非遗”产品参加上海沪洽周、深圳文博会、台湾海峡两岸文化创意展、意大利米兰世博会、“湖南文化走进联合国”大型文化展等重要节会参展。非遗产品明油纸伞畅销美日韩,2019年产值达1700万元;小郁竹艺在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上获得金奖,传承人应邀到埃塞俄比亚进行竹艺教学。桃江县修山镇组织对该镇118户280名贫困户进行市级非遗项目“洗耳溪印子粑粑” 制作技艺培训,制作的印子粑粑统一收购销售,成为当地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
1、凡本网注明“来源:益阳在线”或在视频窗口中有“益阳在线LOGO”标识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益阳新媒体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本公司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益阳新媒体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益阳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0737-4223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