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彭海仁,江西吉安人,益阳郎古子,“微益阳”主编。近年来,致力于发掘、整理、宣传益阳本土文化。 彭海仁(左) 十五里麻石街有两句商业口碑,上了年纪的益阳人都记得: 三里桥的锅,曾永顺的笔,夏鸿太的伞,不要拣。 曾永顺的笔,危福兴的墨,舞凤山的砚,跑遍天。 这两句都提到了“曾永顺的笔”,第一句说曾永顺的笔质量好,经得挑;第二句说曾永顺的笔卖得好,销得远。天下牛皮不是吹的,火车也不是推的,曾永顺的笔是入选了《湖湘文库之湖南老字号》,并申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另外,那舞凤山除了石砚,还有写字的石板,当年有半壁江山也是曾永顺的。 老益阳市工商联主席酆纪纲在《益阳市文史资料》第十五期撰文回忆:“益阳曾永顺笔墨店,是我市一家有四百多年历史的名牌老店,专制笔墨,兼营石板、石砚等文化用品,历史悠久,信誉卓著。” 曾永顺来自哪里,什么时候来益阳,在什么地方开店,其毛笔为什么成了益阳文化的一面旗帜,最后又是怎样消亡的?带着这些问题,我多次探访熟知“曾永顺笔庄”的李启成、周建成、朱维芳、李知山和卜建华等老人,同时也参阅了大量文史资料,在老货和古董市场也掏了些与其相关的文物,现一并整理出来,形成了下面这些文字。
(一) 曾永顺笔庄在益阳的后代或老板有曾卓芳、曾镛丰等,他们是江西抚州临川大岗镇青塘村人。相传早在明朝末年,即公元十七世纪初,他们的祖辈就在临川开设了“曾永顺笔坊”。 临川,位于江西东部,抚河中游,现是抚州市的一个区,古属豫章郡,号称“才子之乡”,有唐宋八大家之王安石,有被誉为“东方莎士比亚”的文学家、戏曲家汤显祖,还有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晏殊,南宋哲学家、教育家陆九渊等。不但从临川走出去的人气冲牛斗,一些到过临川的文人墨客,如王羲之、谢灵运、王勃、颜真卿等,也如雷贯耳。
说起临川人制笔,先从当地一个耳熟能详的谜语开始:“一个小娘,站在竹篙头上;一跌跌在污泥塘里,一晒晒在白茅洲上。”临川的三岁小孩都知道,这个谜的谜底是“毛笔”。 临川虽以毛笔著称,却并非毛笔的发源地。毛笔的发源,或毛笔的始祖,相传是秦国的蒙恬,就是那个率军攻破齐国,威震匈奴,开发宁夏,监修万里长城和九州直道,深受秦始皇喜爱,并被誉为“中华第一勇士”的大将军。 大将军为什么能造笔?因为在他之前,六国许多地方还是用竹签写字,蘸了墨没写几下又干了,干了又蘸,蘸了又写,很不方便。一天,蒙恬打猎时看见一只受伤的兔子,尾巴在地上拖出了一道长长的血痕,便不由心生灵感,于是,毛笔的雏形便出来了。
晋《古今注》:“自蒙恬始造,即秦笔耳。以柘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这里,虽然笔管不是竹子的,但笔毛很讲究:鹿毛坚挺,扎在中间,羊毛柔顺,置于外围,可见其用心与创意。 当然也有说在蒙恬之前有过毛笔,他只是在秦始皇平定六国后,对六国流行的各种写字工具进行了综合改良或改进而已。但不管是发明还是改进,后世称蒙恬为毛笔之祖,是说得过去的。这就和“书同文、车同轨”,其功劳要记在秦始皇身上一样,是一个道理。 附带提一下,唐代韩愈《毛颖传》,说蒙恬伐中山,俘获了该国的中书令毛颖,因毛颖是个饱学之士,于阴阳占卦、山经地志、九流百家,无所不知,也无所不晓,秦始皇大喜,就将毛颖封在一个叫管城的地方,号曰“管城子”。后世的人也因喜欢毛颖这个人,便将他们喜爱的毛笔叫作“毛颖”或“管城子”。除此,毛笔的别称还有“毛锥子”“中书君”“龙须友”“尖头奴”等。 相传2100多年前,赣东一带的制笔技艺,是由咸阳游侠郭解、朱兴传入的。据邹氏族谱载,山东邹县的邹氏于西晋时期迁居江西临川城西,即开始制笔。其后代迁徙到临川北面的清远、李渡、文港一带,继承了祖上的手艺。 王勃在那次胜友如云、高朋满座的宴会上,吟出的千古名作《滕王阁序》,其中那句“光照临川之笔”,虽是对临川才子辈出的美言或预言,是对王羲之书法和谢灵运诗歌的称颂,但又何尝不是对临川毛笔的一种肯定呢?
光照临川之笔 (二) 临川人不仅会做笔,还会经商。 早在明代,与徐霞客比肩的一位叫王士性的旅行家,在《赣商纪略》一条中写道:“国之善经商者,莫如江右,江右善经商者,莫如抚州,抚州善经商者,尤以临川北清远人为最。” 而毛笔一直以来都是这里的传统手工业。临川山区及周边的宜黄、崇仁和乐安盛产的小山竹,通过抚河一船船运到李渡这个小镇,再加工做成毛笔的笔杆,然后制成毛笔,再一船船运销出去。 赣东人刘逵,晚明时曾担任过云南的地方官,他在《滇中见闻录》中谈到:“崇祯间,邑人(临川人)在滇经商者多至三四百户,多数集中在昆明……开设毛笔、土布、粮食、木材、中药、陶瓷、烟酒、盐引等店铺,以‘勤、精、诚、信’驰名,属行业鳌头,商界钜子者,有文宝斋笔庄、元亨盐栈、利贞粮行,可引年药店等一百单四户。”无论是行业还是行业鳌头,刘逵首推的都是毛笔或笔庄,可见临川制笔业在临川或江西的地位。 事实也是如此,清代全国三大制笔名店,上海周虎臣、武汉邹紫光阁、湖州王一品,其中“周虎臣”和“邹紫光阁”便出自临川。
因为会做笔,还因为会经商,来到益阳的曾永顺笔庄,想不出名都难。 相传“曾永顺”是清嘉庆初年(1802年)来到湖南安化东坪的,主营笔墨,兼营土纸,产品销往益阳、汉口、九江、临川、南京等地。光绪末年,在家乡参加过义和团的曾卓芳经过一番武力报国失败后,便潜往安化,帮助祖父经营起笔墨生意来。小时候的他,在临川自家作坊里,曾潜心学习过制笔技术。 后来,曾卓芳发现益阳较之安化,交通更加便捷,人口更加稠密,文化也更为发达,便举家迁到益阳新城区,在大码头上首河岸边挂起了“曾永顺笔庄”的牌子。
因为在安化做出了名气,建店之初就有五六十人之多。再加上严把材料关,制作上精益求精,其产品便深得客户喜爱,生意也越做越好,年产毛笔50-60万支,获利相当惊人。 捞到第一桶金,就扩大再生产。曾卓芳在原址周围购买了几处旧房,改成了砖木结构的前店后坊,分三进。中间一进有三层,顶层为家人居住,中层为制笔作坊,下层为食堂及仓库,后进旧房则为制墨作坊。生产规模扩大后,员工和学徒也越来越多,全盛时长年雇工达上百之众。 为拓展新市场,曾卓芳还派弟弟到省城长沙,在太平街朝阳巷增设了“曾永顺笔墨分店”。 (三) 在产品质量上,曾卓芳虚心听取用户意见,极力维护品牌声誉。 如毛笔用料十分讲究,用的是兔毛和黄鼠狼的尾毛,且是西北地区出产的。因为这些地方是草原区,不像山林区,畜类的锋毛未受损,用这种毛制出来的笔,笔锋秀丽,坚韧耐用,书写流畅,富有弹性。
黄鼠狼的尾毛,简称狼毫 一般学生用笔则是羊毫笔,但也不是见羊就剪,见毛就收,羊毛须是江北、江苏一带的淮毛,而不可用北方卷曲的绵羊毛,当然更不是南方随处可见的山羊毛。 毛笔虽小,生产却很复杂,如制杆、毛分拣、扯尾、碱洗、作毛、散毛、齐毛、切毛、疏寸、兑笔、元笔、刻字,等等,其工序有百道之多,且道道都不轻松。因为兽毛从兽皮上剥离后,会四处散落,因此许多工艺都是带水操作,即放在水盆里进行,故制笔工艺又称“水盆工艺”。当年还没有塑胶或橡皮手套一说,制笔师傅一双手整天泡在水里,是多么不易!
业内将水盆工艺中的主要绝活概括为12个字,叫“选毫精、压毫准、圆笔匀、扎笔牢”。达到这些条件,就笔头圆正、笔身平伏、腰部不瘪、腹部不大、富有弹性,就达到了古人说的笔之四德,即“尖、圆、齐、健”。 以上说的还只是写字的,还有画画的笔。按中国画的类型、风格特色来分,画笔可分为软毫、硬毫和兼毫。软毫就是羊毫或胎毫(婴儿胎发),宜用于花鸟画的色块部分。硬毫是鼠须、马尾、猪鬃或其他硬质鸟兽的毛,用来画线条和山水的轮廓,或花鸟的梗、茎、藤、枝等。兼毫顾名思义是软硬兼施、兼容并包,用于二者之间也。 因为工序繁杂,工艺精深,且完全是手工劳作,一名熟练的技工一般一天只能做十多支笔。 去年,《潇湘晨报》一名叫伍婷婷的记者,在资阳区一条不起眼的巷子里找到了一位曾永顺传人,这人叫毛志仁,其父在曾永顺笔庄当过制杆学徒,即除了水盆之外的所有工序他都会。为了让儿子学到曾永顺毛笔的精神,父亲还带他去江西选购毛料和笔杆,那里的竹子很好,动物毛发也很优良。伍记者问他做的笔墨是否有销路,他说谈不上,只当是纪念曾永顺而已。 笔墨笔墨,曾永顺笔庄除了制笔,还能制墨,其墨也很有名气,叫“龙门牌”。墨的原料选用西烟、牛皮膏,外加猪胆,冰片、元片等,这种墨写出字来,色泽美观有凸突之感,且墨色光鲜,气味芳香,经年不褪。 这里的西烟,是相对于木材烧制的土烟而言。因资料上没有细说,笔者窃以为是现代工业使用的碳黑,如轮胎、电池,天然气、乙炔、塔底油等燃烧分解后的烟末。这样的烟末较之土烟,做出来的墨自然更黑更亮也更鲜。
(四) 管理是生产力,也是一门科学。曾永顺笔庄在管理上,也有值得说叨的地方。 酆纪纲说,曾卓芳在销售上讲究信誉,也善于利用机遇;在产品质量上精益求精,要求严格。 有一篇介绍“曾永顺”的管理,甚至用上了“苛严”二字。说他的生产成品要注明工序和制作人姓名,以各负其责。以做一支笔为例,包括做头、上杆、整理、刻字四道工序,每道工序都有名字,售出后若顾客发现质量问题,可按工序追查。在分配上,采取多劳多得,技术好的,一个月的银洋高达60—70元。
银元是袁世凯时期发行的,俗称“袁大头”。六七十块银元是个什么概念呢?这里有个参照,即民国初期,一个银元可买一担米,民国后期一个银元只能买一担谷,就是按后期这个水平,也算是高工资了。 由于严格质量和讲究信誉,益阳“曾永顺”,长沙“桂禹聲”“彭三和”,还有湘阴的“虞云和”,被誉为湖南四大名笔。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全国掀起了抵制日货的高潮。那时小学生启蒙用的习字板,多是日本产的一种薄铁片,也属于抵制之类。曾卓芳由此看到了商机,马上在桃江舞凤山建了一个石材加工厂,利用当地青石原料制作成石板、石笔和石砚。在对外销售时,还在包装上印了“发扬国货,抵制日货”,获得了政府和民间的大力支持和拥趸! 现在石板石笔小朋友不用了,但舞凤山的石砚还大行其道。因为石材有凤尾花纹,这里的石山和石砚便因此得名。特别是石砚,大受书画家欢迎,享有“凤舞天池墨生香”之誉,畅销全国及美国、日本、香港、台湾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今年9月,桃江县政府在这里还建了一座“石砚非遗馆”。
舞凤山石砚非遗馆镇馆之宝“湖湘勝境” 抗战时期,长沙“文夕大火”,加之日寇不断进犯,太平街的曾永顺笔墨分店只得撤回益阳。这时曾卓芳已逾八十,经营全由儿子曾镛丰负责。当时,长江下游许多城市沦陷,南京政府已西迁重庆,各文化部门和大专高校也大量内迁,这就给曾永顺笔墨带来了商业契机,于是,上门现卖的,写信求购的,电报预定的,业务可说是达到了鼎盛,制笔做墨的工人也增加到200余人。为了赶任务,加班加点是常事。 但是,这时的曾镛丰嗜好鸦片,沉迷酒色,抗战刚结束就死了,年仅48岁。经营上的事,就由妻妾郭淑贞、曾仙娣二人负责,堂侄曾广祺负责对外业务,直至解放。1956年工商业改造,实行公私合营,曾永顺的笔墨还红火了一段,在东南亚等国也享有盛名。 公私合营后的曾永顺笔庄改名为“益顺笔厂”,后因“十年浩劫”,再加上钢笔和蓝墨水逐步取代了毛笔和墨砚,纸张在老百姓的生活中也不再是稀罕物,因此,曾永顺延续了400多年的毛笔及相关产业如石板石笔石砚等便日渐萎缩,最后,益顺笔厂被划入市人民印刷厂。由于曾家后继乏人,曾永顺笔墨便慢慢走向衰亡,最后定格在了人们的记忆里。
(感谢李启成、周建成等老人为此文提供的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