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年的界定及划分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发现,同样是60岁以上的人,有的人身体很好,有的人身体却很差;有的人过目不忘,反应机敏,有的人却转身忘事,反应迟钝;有的人仍积极活跃在社会生活中,而有的人几乎完全退出社会舞台。为区分生理上的差异,我们界定出生理年龄;为区分心理能力上的差异,我们界定出心理年龄;为区分社会角色上的差异,我们界定出社会年龄。通常,我国政府多以60以上的人为老年人。按照国际标准,我国把60-69岁的人称为低龄老年人,70-79岁的人称为中龄老年人,80岁以上的人称为高龄老年人。不同年龄层的老年人在生理、心理、家庭环境、社会交往等方面都有很不一样的需求,对居住环境和服务的需求也不一样。 二:入住养老机构老年人的特点 养老机构的类型通常按照老年人生活需要协助的程度来划分,从不需要协助的老人的入住设施直到需要24小时监护的老人的入住设施。在社会福利机构养老模式中,义工通常需要注意的老年人的特点有: 1,不同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入住养老机构的老人的生活、娱乐都在同一地方,交往的都是同一群人,所有日常活动都有日程安排。 2,机构中的老人在生活中容易丧失自己的身份和对日常生活的控制。老人的日常活动不得不由他人陪伴,受到的对待也与他人类似,几乎没有灵活性和个性。 3,老人受到非个人化的对待,因为他们在入住时被剥夺了个人财物。个人不能携带太多私人物品入住,个人的隐私也因为物理空间的安排而受到限制。 4,老人与外界有设置的障碍,使他们丧失了通常在外界扮演的角色。由于人手不足,行动不便的老人常常被困在照顾机构中,与机构外的人很少有社会交往。 5,老人依赖工作人员来得到身体照顾和情绪支持。但他们的身体状况和语言可能与工作人员不同,而工作人员却要处理他们的全部生活,他们可能未能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想法,结果有些人可能会压抑或自我退缩。 6,失去自身的角色和与他人的交往,加上大的生活变化,使老人在与工作人员交往和满足工作人员的期望时常常感到羞辱和没有自尊。 7,老人可能会由于缺少隐私和在机构中社会关系有限,而在他们面前掩饰自己对一些想法和行动的感受。 8,为了适应养老机构和机构中的社会关系,老人可能会退出一些活动,或远离一些场合。 9,为了适应养老机构中的社会关系,老人可能会有意向工作人员挑衅,或不与他们合作。 10,老人可能接纳养老机构建立的稳定的、令人满意的环境,他们即使有时有心要返回社区,也没有信心适应外面社区生活的挑战。 三:老年人个案工作方法 1,沟通与交流。义工要在见老人前准备好一些辅助工具,如老花镜,放大镜,助听器,纸笔等,并鼓励老人在跟自己交流的时候使用这些器具。要放慢谈话节奏,给老人时间思考、处理信息。处理语言上的交流,义工还要注意观察,以便发现老人没有谈出来的问题。要运用老年方面的知识,判定老人的问题是否紧急,有时问题很严重,而老人自己却没有意识到。 同有听力丧失老人沟通注意事项 面向老人,发音清晰 站在光线好,背景噪音低的地方讲话 慢慢讲,一字一句讲清楚 别把手放在嘴上,别吃东西或咀嚼 运用面部表情或手势给老人提供有用的线索 如果有必要的话,重新组织自己的表述 有耐心,保持正面的、放松的态度 询问老人怎样才能帮他更好地理解你 如果是在公众场合,请使用麦克风 同有视力丧失问题老人沟通注意事项 询问什么方式能对老人有帮助 进门的时候向老人通报自己的姓名 告诉老人房间的布局并介绍屋子里的人 沟通的时候总向着对方 带老人熟悉新的环境 移动东西的时候先让老人知道 要离开的时候告诉老人 让老人知道是否还有其他人仍留在房间内 确定有足够的光线 减少晃眼的光线或反射光 避免视力受到过度刺激 2,身体健康方面的服务 义工可以为老年人提供与身心健康方面直接有关的治疗、康复、预防等方面的服务,如健康风险评估、体检、营养咨询与教育、有关慢性病的健康教育推广活动、处理滥用错用药物问题、开展锻炼身体方案以及采取安全预防措施。义工还可以提供与健康照顾有关的服务,如电话慰问、探访、打扫卫生、手杖与轮椅等维修保养、紧急呼叫系统等技术支持以及各类专门性服务措施。 3,认知与情绪问题的处理 抑郁症、痴呆症、谵妄症和焦虑症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四个认知和情绪问题。抑郁症主要影响老年人的情绪和情感。痴呆症主要影响老年人的认知和智力功能。谵妄症疑似痴呆症,但它突然发病,并且有生理方面的原因。焦虑症的典型特点是过度忧虑,有非理性的恐惧,并抱怨躯体的不适,但老年人可能只有焦虑行为而不是焦虑症。做这方面工作的义工要注意老年人对待介入的态度。老年人可能对认知和情绪问题有偏见,可能认为抑郁和焦虑是源于性格上的缺陷而不是对发生在生活中的一系列复杂的、艰难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生活事件的反应,老年人可能会非常抵触义工的工作。老年人可能会把情绪困扰躯体化,即把不愉快的情绪转化成对身体不适的抱怨。帮助老年人学会意识到自己的各种情感状态也可能是介入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4,精神问题的解决 要理解老年人的行为方式,重要的是理解老年人在精神上如何界定自己的现实世界。有关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有五点非常重要。第一,拥抱很重要。学会珍惜,学会享受生活。第二,找到往事的意义,以重视生命的意义。第三,直面自己的局限,看到过往生活的缺陷。第四,接受生活中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寻求和解和宽恕,弥补过往生活留下的缺憾。最后,拓展个人爱好和同情的圈子。把握这些,便能开展相应的工作,在精神上关怀老年人。 四:老年人小组工作方法 小组以形成方式来划分,有通过外部影响和干预组建的组成小组,如任务小组、工作委员会、兴趣小组等;还有由于一些自然事件、互相吸引或情感相同组成的小组,如玩伴群体、讨论群体、观光群体等。小组还有自愿与非自愿、基本与层次、正式与非正式、封闭与开放之分。尽管运用小组方法开展老年人工作有其独特优势,但仍需提醒: 1,老年人有各种身体上的不适和知觉方面的限制,因此在开办小组的时候就要有相应的调整。比如在空间安排和使用辅助器具上要做特别考虑。 2,在老年人小组中,义工始终扮演着一个比较积极的角色。由于各种原因,老年人群体比较被动,因此义工需要投入更多地时间与小组成员建立个人关系,甚至需要“献殷勤”才能参加最初的聚会和以后的活动。 3,老年人由于身心健康状况,可能在小组中表现得比较被动,头脑中满是个人问题。对于义工来说,看到个别成员的点滴进步十分重要,应当多多鼓励并公开表扬,不应为迟迟看不到显著成效而气馁。 有些情形下不适宜开展小组工作,如身体状况不好,出行有实际困难,患有器质性疾病,头脑混乱,精神疾病,有严重行为问题等。 另外,小组工作特别需要注意的事项:尊重老年人自决权,平衡对小组和个人所负的责任,尊重保密权,干预小组动力。 五:其他注意事项 1,尊重老年人的隐私 2,营造适宜沟通的环境 3,对有沟通障碍的老人应尽量多方求证老人的问题 4,老年人特别需要得到尊重 5,给老人自决权,尊重老人的选择 6,要有耐心,做好花较长时间处理个别事项的准备 六:我们做义工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已经是我国面临的现实问题。而我国的人口老化是未富先老,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都还没有为此做好充分准备。社会的转型、家庭结构的变化、生活方式的改变、多元文化的发展都使传统的养老方式受到冲击。这使完善面向老年人的社会服务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这方面的服务将会影响我国一亿多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家庭和社会的稳定,社会道德的建设和经济上的发展。做好老年人社会工作既是造福老年个人,也是造福整个社会的事业。我国老年工作的根本目的是“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我们要运用所学知识,以老年人及其相关工作人员和系统为对象,帮助老年人,特别是处境困难的老年人,改善社会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帮助和解决老年人因为年老而带来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