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读《文化苦旅》有感 陈轮澍 在很久很久之前我就知道了这本书了,却没有接触。 在我的印象中这一类的书都是晦涩难懂的,与其在专业而又繁杂的语句中自寻苦恼,倒不如让清风与诗词为伴。 直到一个无聊的午后,暖阳微醺,精神却正好,我拿起了她。一见钟情。 并不是那种惊艳的热爱,而是如汩汩清泉在夏日烈阳中沁入你心胸的喜欢。在人生这个漫长的旅途里总有一两本书能够如此的温柔时光。 文化苦旅这本书看过人都觉得应该可以把它分成两部分,前半部分的历史散文与后半部分的回忆散文。最初我也是这样想的,只是心中有一点莫名。当我因爱屋及乌读过秋雨先生的另一部作品《何谓文化》后,我心中的迷雾挥散了。这本书是可以分为两部分,不是那样分,或者说它是一首经典的宋词,分上下两阙。上阙写的是历史长河中的文化,下阙写的是现如今先生所听所见所闻的文化。 文化苦旅,为何苦旅?为何是苦旅?为何又是文化苦旅? 从都江堰到宁古塔,我初读时都只看见了历史的厚重与那些曾经辉煌繁荣与现在落魄所凸显出来的悲壮。而后的谢家门孔等等篇幅我都似懂非懂,心中有些似是而非在氤氲着,像是雾里看花,见花却不知其色。 看完后陷入余韵中的我怀着这样的疑问再去品读,我找到了第一个问题的答案。 不管它分成了多少篇幅,内容横跨多少时空,这些文字中总有一种情感在潜藏着,那是一种类似懵懂孩子对世界,少年对未来,科学家对未知所充满的探寻。一种学者式同时充满人文与历史感的探寻——我们的文化,源头是哪?内涵如何?为何会如此发展?我想,秋雨先生大致这般想过吧,所以开始了苦旅。 道士塔,莫高窟,阳关雪,沙漠隐泉,西域喀什,废井冷眼……。在书中,我们跟随着先生的足迹一起走过这些地方,所领略到的不是那些动人的景色,而是着一个个充满历史底蕴如今却常被忽视的背后。那些故事,或心酸,或苦痛。你可能会充满愤怒,你也可能悲伤情不自禁留下眼泪,但是最后,你都会也只能长叹一声曾经。像是那天地间忽隐忽现的那个背影,留下的那千里一叹,唉——。 我想这个年纪的人大多有和我初读时的想法吧,历史部分的上阕引人入胜,近代回忆的下阙文笔不失,却没有前面那般精彩。其实不然,后面的那些回忆录似的散文才是先生的心得所在。那些苦旅走完后的感悟与悸动,全部化作平华而朴实的字句融入文章中。与自己的经历互相验证,了解,乃至升华。 从那里面我看到了先生自己对文化的认知与由来,各个方面,欢聚或是别离,生老或是病死,经历或是经验。天地与人文,历史与现在,都像江河一样流向这个体悟的大海。 看完后的我不禁对先生产生敬仰,我看到先生的个人介绍。先生曾经是中国大陆最年轻的校长,身居数不清的荣誉。当时的他毅然辞去一切行政职务和高位任命,孤身一人考察并阐释中华文明诸多被埋没的重要遗址。苦旅,孤独而又劳苦的旅途。那这是为了什么呢? 我恍然大悟,先生为何文化苦旅?不正是在这探寻文化的路上,探寻自我吗? 一种文化的归属感也慢慢的在我心中萌芽,尽管之前我从未想过这类事情。这本书所带来的并不只是一次或多次的极佳阅读体验,它更教会了我如何去思考探寻生活中的文化,如何感悟自己与天地间的关系。让我不至于在庸庸碌碌的生活中迷失自己的初心,不至于找寻不到方向,陷入我这个年纪常有的迷茫,正如胡弦《拈花寺》中的最后一句——风吹过猛虎扭伤的踝骨。所以才能细嗅蔷薇。 我们都在途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