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在线

搜索
敢教罗峒换新天 ——安化县清塘铺镇罗峒村脱贫攻坚纪实
2019-10-17 17:56|编辑: 肖沐芸 |来源: 益阳日报 |查看: 12182 |举报

  10月10日一大早,在罗峒村村民合作社,社员们正在紧张、愉快地进行稻谷收割、脱粒、翻晒、打包、进仓。刚放到脱谷机上,稻谷便如暴雨般“刷刷”打落下来,社员们推的推、扛的扛、扫的扫,好一幅丰收喜景图。驻村第一书记郑方政告诉记者:“今年产了3万多斤稻花鱼生态米,都被广东、上海等地客商以每斤18元的价格抢购预订。”

  罗峒村是安化县清塘铺镇一个小山村,户籍人口1684人,常住人口不到800人,耕地不足1000亩,荒废七成以上。几年前,这里是有名的空巢村、光棍村。如今,走在山间小路上,到处都可看到村民丰衣足食的幸福生活。村口的胡老汉扳着手指头细数家中的变化:家里通了网络,打电话不再靠碰运气;自来水通到了家家户户,挑水喝的日子结束了;与邻村相接的山里都通了水泥路,汽车、摩托车可以绕山开几圈不费力。有人形象地描绘现在的罗峒人:笑脸欢颜,日子滋润。

  这个高山贫困村是如何走上脱贫之路的呢?

  

  党旗飘起来 工作抓起来

  已驻村扶贫一年半的干部郑方政,犹记得当初进村走访调研时的情况。在村里连续转了近一个月,他总结了两个表象:漂亮的洋房里,往往躺着一个咳嗽不止、张口喘气的尘肺病人;连片的屋宇下,守家的往往是一个单身老人或者是空巢老人带着一群留守儿童。

  为什么说是表象?郑方政解释道,越是房子修建得好的家庭,家里的尘肺病人和残疾人越多。原来,罗峒村属于高山地带,村民房屋多数是依山而建,需要打上扎实的地基,村民不是上山采石烧石灰,就是下地钻地洞挖煤谋生计。多数村民怕穷就到周边煤矿挖煤,挖完煤回来建房子,本想成家立业,但是长年累月,不是伤残就是尘肺,赚的钱还不够治病花。

  因为贫穷落后,村民唯利是图现象严重,贫困户吃低保,个个争得面红耳赤,人人要政府“兜底”,更有甚者,在扶贫工作队入村不到一个月,便把工作队堵在了门口,要强揽项目,不给就不让通行。

  村民的法治意识不强,党员干部的公信力不高,是扶贫工作队面临的首要难题。“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靠头羊。”工作队深知,扶贫工作要顺利开展,必须打造一支作风过硬的党员队伍。

  罗峒村地域广泛,村民多数散居在山坳或山窝里,上下邻居相隔两三公里是常态。驻村干部组织的第一次党员大会,有的老党员散会后才赶到。

  在村两委的支持下,工作队制订了“感情相通、思想相通、步调一致”的原则,在驻村干部的带领下,全村步调一致扎实展开党建工作:每周召开一次村支两委、驻村例会,每名村干部每周全天候值一次班,驻村帮扶队伍每周走访10户以上群众,党支部书记每个月至少与村两委干部、村民小组组长面对面交流一次工作,沟通一回感情,话一次家常。

  同步开展村党员座谈会、主题党日学习活动,建立起三会一课常态化制度。学党章、学讲话,开展民主评议,评选优秀党员,开展党员义务劳动。建立流动党员微信群,创建线上支部,实时宣传时政方针。

  村妇女主任唐望珍、党建专干胡雄、驻村辅警胡奇等3名村干部被培养成了致富带头人,引领贫困户脱贫,带领全村群众致富。部署扫黑除恶行动和环境整治行动,召开四位一体会议,发挥党员、小组长牵头作用,入户宣传。

  开展党性教育活动,重温入党誓词,学习重大方针政策,集体参与村上公益事务,许多党员干部感叹,很长时间没有参加这样的教育活动了,是第一书记又“唤醒”了他们。

  重大事项全部公示,小事情村民一起商量,大事情村、组层级管理,通过一系列的党建举措,拉近了党员干部和村民之间的距离,树立起了党支部的威信,增强了党员带领群众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村两委班子战斗力明显提高。

  2018年12月27日晚,罗峒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郑方政和驻村扶贫工作队员,村两委干部与严家组村民一起召开屋场会,开展一事一议,专门落实修一座桥、疏通两条沟等群众要求最迫切的事情。

    基础筑起来 产业兴起来

  手里无钱,万事都难,地里挣不到钱,青壮劳动力就都外出打工。刚驻村时,罗峒村的荒地占了耕地的三分之二。村里没有任何产业,唯一的水泥路仅8公里长,其他基础设施建设几乎为零。

  兴村的关键在“造血”。驻村干部摸清村里底子后,3家帮扶单位决心拿出部分帮扶资金,成立罗峒村农民农业合作社。为每户贫困户购买3股,脱贫户2股,非贫困户1股,让每一户有村民当上合作社社员,每个人可以到合作社从事劳作,并且有义务将闲置的土地流转给合作社。“保障村民有劳作收入、土地收入、分红收入三个途径的收入。”郑方政说,最开始提出这个方案时,工作队员个个心里都没底,村干部能不能带头发展产业?村支书毛思仁更是担心,以他多年村支书的经验,只要涉及到财务的问题,扯“麻纱”的事特别多,加上个别村民不理解,无论做得好与坏,背后总有人说三道四,不讲好话,不存好心。

  经过几个月的反复商讨和摸索,工作队制定了3条纪律:即财务全部公开,村级财务和合作社财务彻底脱钩,两套人马,互相独立,经济撇清;体制上实行“村领导+”,只要合作社存在,理事长和总经理都由在任的村两委主要领导担任;人事安排上因岗定责,确定专门的事专人管,工资效益、劳力调配、材料运送,统一讨论研究决定。“四位一体”会议作出两个决定:村上的所有项目都由支部党员大会拿出建议方案,由村民代表通过,再由“四位一体”研究决定;村里各项建设,不违背政策的条件下,由合作社承担,合作社赚取的利润,包括税费和质量保证金在内不能高于15%。

  制度就是规矩,有规矩就成方圆。就这样,罗峒村农民合作社轰轰烈烈办起来了。一年内,流转了90多亩耕地,新开垦农田23亩,发展了稻花鱼产业、全封闭式养猪场,饲养生猪146头。流转老茶园300亩,新开垦茶园400多亩,并新建了一个茶厂和混凝土搅拌站。

  统一流转,统一运作,统一销售,统一监管,有劳动力的村民纷纷走出家门,在合作社找到了相应的工作,100多人在地里山头劳作的景象随处可见,自力更生,自食其力的罗峒小山村有了生气,罗峒人袋子里有了几张百元大钞,脸上出现了笑容,年底又得到了股金分红,不知不觉罗峒村出现了三个明显变化:荒田废土资源变成了合作社的集体资本,闲置的手头资金换成了合作社股金,祖祖辈辈的农民一夜成了合作社的股东。2018年至今,合作社仅劳务工资一项,就发放资金300多万元。

  扶贫产业搞起来了,基础设施建设也同步推进,从2018年初以来,工作队对于罗峒村的帮扶渗透到方方面面。全村新硬化3.5米宽村组道路4.3公里,新修硬化4.5米宽乡村公路1930米;村内分片组修建蓄水池13个,人畜安全饮水工程已完工,实现全覆盖;维修加固山塘3处,修建便民桥一座;2018年加装变压器4处;“村村响”全面开通,每天定时播放时事政策、法律法规及主流歌曲;手机联网、电脑入网无障碍,户户接入宽带网线;新建1200平米的村文化广场和村民健身广场;清塘卫生院、爱儿眼科医院和益阳市第四人民医院多次进村实施健康扶贫,免费体检900多人次、发放药品价值12万元,将健康送到群众家门口。

3月15日,罗峒村驻村扶贫工作工作队考察论证石洞旅游开发价值。

    袋子鼓起来 风气好起来

  一年多扶贫攻坚工作,工作队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市信访局的陈首任和女朋友相恋多年,婚期几度被推迟;市税务局的娄文谦,利用望远镜等高科技设备勘测地势,详细地制作了一幅罗峒村扶贫地理图;市委政法委的郑方政,多年在政法维稳一线,抽调到扶贫一线,将法律课堂搬到了田间地头和村民堂屋灶头,为实现法治、德治助力村民自治共同发展的治理路径,尝试了许多有效途径。

  扶贫要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在和村民同进同出同吃同住同劳作的日子里,扶贫工作队在当地老百姓心目中逐步赢得了信任。村民的精神生活也发生了不断的变化,村里建起了文艺队、志愿者服务队、篮球队、乡贤队等4支队伍,成立了红白喜事理事会、文明新风劝导队、无职党员定岗定位工作队,搜集并整理了10多处罗峒村好家风典型,连续两年举办了奖助学大会,举办了优秀党员评议大会,开展了平安家庭创建和优秀脱贫户争创活动。

  有一位梁姓村民,因子女读了研究生,觉得自己也成了“公知”,常在村里发表不合适言论。甚至有一次,在召开村民小组会议时,公然表示,扶贫扶的是懒汉。这让郑方政意识到,该村民的法治意识很薄弱,当即中断会议,对该村民进行严肃批评教育。该村民思想上深刻反思,写出了书面检查,当众作出检讨,全村举一反三开展了批评与自我批评。

  贫困户老吴,因自来水管道施工经过他家门口,强行向施工方讨要过路钱,并将自家拖拉机堵在马路中间。村干部上门做工作未果,郑方政严厉警告他,如果不悬崖勒马,将用法律武器保证施工顺利进行。老吴虽停止了阻工行为,但心生怨恨,多次在背后发表不适言论。

  2018年底,因天气恶劣,村里文化广场发生了山体坍塌,许多村民主动过来抢险,郑方政几次发现了老吴路过的身影,便把他叫过来追问,是不是对阻工处理的结果耿耿于怀?老吴说不是。郑方政指着头顶上结冰的帽子,脚上沾满泥巴的长筒靴,和爬山用的木棍大声说:“我在这里站了几天几夜,几十个你周边的左邻右舍在这里顶风冒雪,你多次走过路过,视而不见,你躲在一边有什么理由不来帮忙除险?”

  郑方政的这一说,彻底改变了老吴。他赶紧回家开来了拖拉机,协助大家一起抢险。老吴被扶贫工作队的作风和村民的行为感动了,思想上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不再背后议论村里的工作和村干部,主动投身到村里的各项公益事业。“山里人实诚,只有面对面说出真实的想法,搞清楚他们的思想脉络,解决心理的疙瘩,什么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村民其实都很淳朴。”郑方政说,这是一年多来,他琢磨出的当地村民的性格特点。

  由于婚期将至,今年8月份,队员陈首任的工作,由市信访局郑铁军接力。在信访一线与群众面对面交道了10多年的郑铁军,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天天在村里转圈,每次回来收获满满,他说,村民夸政府好,党的政策好,扶贫工作队的工作干得好,连隔壁村的村民跑过来夸罗峒村的村民:你们的日子快出头了。

  国庆前,罗峒村召开了一次党群代表大会,回顾过去一年多的脱贫攻坚工作,部署下阶段工作。老支书唐尔安、老党员胡友生等几十个党员组长和群众代表感叹,真没想到2018年3月扶贫誓师大会上说的“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罗峒换新天”成了一句真话、实话,也成为了现实。

益阳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益阳在线”或在视频窗口中有“益阳在线LOGO”标识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益阳新媒体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本公司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益阳新媒体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益阳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0737-4223659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