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在线

搜索
益阳在线 首页 文化益阳 创作园地 文学作品 查看内容

【往事麻石街】最美不过同学情

2019-8-26 10:14| 发布者: 李倩| 查看: 22073| |来自: 益阳在线

摘要:   【往事麻石街】 最美不过同学情 方清桃 邓竹林   (一)   2019年4月13日,我们益阳市三中初89班的38位同学,到昌压龙家里聚会。我班从2014年以来每年一聚,到今年已是第六次了。压龙的家在资水尾闾的三台塔附 ...

  【往事麻石街】


最美不过同学情


方清桃 邓竹林


  (一)

  2019年4月13日,我们益阳市三中初89班的38位同学,到昌压龙家里聚会。我班从2014年以来每年一聚,到今年已是第六次了。压龙的家在资水尾闾的三台塔附近。三台塔与河对面的斗魁塔遥相呼应。

  那天虽不是晴空万里,但能见度很高,河水也清澈透明,虽不见百舸争流,但来往的船只也不少。河边,有人在悠闲地钓鱼,不时有小鱼跃起,引起观钓者叫好。

  从东家出来向河堤走十来步,就到了三台塔公园。这里树木葱郁,错落有致,各类杜鹃,竞相开放,鸟儿展翅,互答唱酬。从老远的地方就飘来淡淡的桔子花香。顺着大理石码头往下,转右边的台阶,古老的三台塔,及三台塔那边的资江二桥,便“古往今来”地呈现在了大家眼前。

  想想小时候,宝塔对于我们,就像“西出阳关无故人”里的阳关,以为到了这里就到了穷乡,就进了僻壤,很少勾起我们来这里玩玩的欲望。后来下放了,坐“西湖班”在此往返,也只是把它当作“出城了”“进城了”的标志,失错都没想到有一天,它会浓妆素裹,收拾一新,将我们全班都召拢到它的脚下。

  


  八九班这次聚会,并没有新颖主题,就是相互聊聊,叙叙寒温,问问健康——

  哟,你又胖了!

  吔,你也瘦了!

  哇!你要都要不得,上两次聚会都冇来。

  …………

  当见到阳菊香时,几张嘴竟不约而同:你的气色比上次好多了!那高兴的样范,就像大病痊愈的是他们自己。

  跟着秀才念书,伴着和尚捻珠,可能家里有位真摄影吧,但见竹小姐端着个长把筒相机,于人前人后,且像模像样,将一张张开心的笑脸,一个个真情的拥抱,不停地“咔嚓”“咔嚓”,被同时装进相机的还有,那美丽高峨的三台塔,这美好的人间四月天。

  这次聚会,有长沙来的李引娣、阳菊香、高凤英、崔力平、赵益华、杨玉英;

  有广州来的邓宝华、王丽君;

  还有,中了风的两位女同学,在各自先生的陪伴下,也来了;

  拄着双拐的卜海涛,在妻子的精心护卫下,也欣欣然驾到;

  信佛了的蔡雪梅同学,可能是初次聚会,眼里还满是好奇;

  动了手术的陈政英,在先生兼同学的谭会读的搀扶下,也卿卿我我地来了。

  是谁在大声说:今年是到得最齐的一次!

  是的,可能都临近古稀,大家对相聚便越来越珍惜了吧?

  


  (二)

  1964年秋,历史悠久的益阳市三中又多了86、87、88、89四个初中班。其中,89班主要由汽车路小学、东门口小学的同学组成,也有少部分来自长春小学和学门口小学。

  这四个班有着美好的开头,却没有如意的结尾。因为初二还没念完,“文革”就开始了。虽然因“文革”在校多逗留了一年,三年初中念成了四年,但实际水平却是“初中肄业”。因为肄业,就决定了我们绝大部分干不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来。虽如此,但大家在各自的岗位上,却当好了一名不用国家操心的普通劳动者。

  


  下面,先介绍与方清桃玩得较好的“四朵金花”。这不仅因为当年我们走得很近,上学相互邀约,放学也结伴而行,还因为在分手后的半个世纪里,我们的联系也最密。甚至可不瞒其他同学说,就是不借聚会这个由头,我也想单独写写她们。

  第一朵是“女侠”——邓宝华。

  “女侠”这外号,是87班同学,后来出了大名的女作家叶梦叫出来的,说她为人豪爽,有侠士之风。

  宝华和我在一个大屋里长大。那大屋叫什么,我不知道,但它在麻石街上至少是不出名的,不像那些公馆和宗堂,就是现在不存在了,还有人叫它们的名字。

  上小学时,林黛玉一样的刘兰兰受了男同学的欺侮,宝华知道了,就找到那男孩,将他训斥了一通。获胜归来后,她还对全班女同学讲:“今后有谁欺侮你们,只敢告诉我!”

  宝华还是上世纪60年代益阳第一批横渡资江的女子,也曾是汽车路小学女子乒乓球单打冠军。1969年,没下放的她,直接招工到了市无线电三厂。可能什么脏活累活都不在话下吧,招工两年她就入了党,成了89班最早的布尔什维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她瞄准商机,在益阳练摊十多年,2003年又转战广州,现在是一名小有名气的老板了。

  有件事不得不提。1968年底,同学王丽君的父亲不幸病逝。而丽君在家里是老大,全家生活就靠父亲那点微薄的薪水。父亲的离去,犹如塌了顶梁柱。

  据说,丽君的叔叔伯伯,解放前都在国民党部队当过兵,特别是叔叔,解放前夕还去了台湾。丽君的父亲虽老实做人,未参加过任何组织,但不知为什么却被內定为“会道门”。会道门千万不要以为它是宗教组织,早在明清两代,封建帝王就将它视为邪教,到了共产党年代,自然更不受待见。这种借封建迷信和练功习武相欺骗的混合体,在我们从小的印象里,就是“反动组织”。

  丽君的家庭背景,我开始也不知道。是我们还没离校时,学校见她家困难,将她作为招工对象,她却因政审被打了下来,才知她父亲的档案里有“会道门”这一笔,而且还说她家有“海外关系”……

  因这个原因,父亲单位的同亊都没人敢来吊丧,自然也没人帮忙办丧事。而丽君的母亲体弱多病,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都还是“吖董”,这丧事怎么办呢?

  这时,17岁的宝华主动承担了丧事主办,我们益阳叫“都管”,都管上任后,抓了三件事:一是帮丽君筹款,置办棺材;二是敲开粮店大门,购来面条,给守夜的人当夜宵;三是请了一套锣鼓叮子,将他父亲热热闹闹送上了山。

  在全程操办丧事中,我们的宝姑娘既有薛宝钗的理财能力,又有王熙凤的泼辣风格。她天不怕地不怕,忙前忙后,将丽君父亲的丧事办得有条不紊,简单而又隆重。

  这次聚会前,远在他乡的王丽君与我视频聊天说起这事时,仍几度哽塞,说她身体不适,这次聚会本不想参加,但听说宝华报了名,便当机立断,网购了车票。

  是呵!五十年了,那些年少时的纯真,那些同学一场的美好,都在彼此的心里枝繁叶荗着,支撑着我们的记忆,滋润着我们的心田,延续着我们的友情。

  宝华自我下农村起,就一直给我写信。平时给我送书、送药也是常事。今年元月21号她回益阳,22号就到了我家,23号一回广州就给我发来微信:“桃子,今天到你家,见到你们非常高兴,但我觉得你身体不大好,主要是身上的寒湿较重……我认为你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考虑一下如何加强锻炼。身体是自己的,一定要认真对待哦!”

  这话句句在理,字字是情,感到特别暖心。

  

  右二为邓宝华。


  第二朵为“铿锵玫瑰”——王丽君。

  上面,大家已知道了丽君从小家境贫寒,父亲在她下放前就去世了。1969年,在校招工未成的她只好尾随下放大潮,到南县八百弓当知青。

  也许是上天眷顾吧,下放9年的她,竟教了7年书。乃至她自己都说,这7年当得上了回大学,因为在自己最需要知识的时候,遇到了许多发配来这儿的右派教授。

  丽君任教八百弓同庆学校,是一所从小学到初中的一体制学校。学校除了自身的公办老师,还有一批批来此“改造”的右派。他们都是南京、上海等大地方来的,三个月一批。记得一位姓伍的老爷子,人前点头哈腰,装“保”装“素”,生怕触了“雷区”,但只要是知识上的事问他,他就竹筒倒豆子,一点也不“保”了。

  王丽君,就是利用了右派老师这个特点,从他们嘴里掏了好多学问。所以有同学说,二一不二的高中生还当不得她这个初中肄业生。

  九年后,招工回城的她被分配到了市水泥厂。领导发现她言谈举止不一般,没有让她下车间,而是坐办公,搞行政,甚至厂办一些重要文字还请她过目或修改。

  后来,也不知是什么机缘,她被调到市百纺公司,不久便下到英姿绸缎店任经理,1987年光荣入党。

  到英姿店还没干热,百纺的另一下属单位人民路批发部因濒临破产,组织上便将她调到该部任经理。通过走访调查,她见人浮于事的太多,便釆取分流的办法,做不得事的可拿全额工资回家,做得事的留下来多劳多得。很快,批发部的效益便直线上升。

  没想到,英姿店那边在她走后,也入不敷出了,组织上便将她调回来继续任经理。丽君将批发部的成功经验再次运用了一回,自己则往返于长沙、武汉等货源区,组织时令商品上市。很快,英姿店便吹糠见米,扭亏为盈了。

  两年救活了两个店子,王丽君也因此成了百纺行业的十大标兵之一。她那戴大红花的美照,在全市最气派的芙蓉照相馆的橱窗里挂了大半年。

  丽君是一朵苦难中的花,她不畏酷暑,不畏严寒,调到哪里,哪里盛开。我打心里赞美:这是一朵永不凋谢的铿锵玫瑰!

  我和丽君在农村的时间都不短。一次,我和她同乘“西湖班”返乡,她在茅草街上坡,我在终点站黄茅洲上坡。她担心我饿,茅草街上坡后又赶在开船之前,跑步给我买来了几个热腾腾的包子。望着丽君离去的背影,我的眼泪不争气地流了出来。

  今天我又无意中看到丽君给我在“益阳在线.文化益阳”发表的《重返知青点》一文的留言:“拜读了你的杰作,十分欣赏。你的那些经历是千百万知青的一个缩影,回味你那段青春岁月让我感到特别心酸。在农村,我虽比你多呆了五年,可我过得比你好,不仅没有离开文化,反而提升了不少。反过来我真的很同情你。你的文笔非常好,为你点赞。愿你后半辈子幸福,我的朋友清桃!”

  这留言,虽看过不止一次,但每次一看,都让我激动,一股暖流热遍全身。

  

  从左依次为方清桃、王丽君、周慧娟、夏建春。


  第三朵,高贵典雅的周慧娟。

  我和她同一天下放,同在一个公社。慧娟人如其名,文静秀美,聪慧可人,从小就成绩优秀,也能歌善舞,是班上的文娱委员,曾多次带队参加市里的文艺会演。1971年上半年,她招工到市大码头百货大楼,1980年入党后,调入五交化公司,并晋升为统计师。

  记得招工回城的前夕,慧娟特地到队上来看我。从腰港到新南来回有七八里,她说是来告诉我她招工的消息,其实主要是来安慰我。她可能听到了,这次招工因我父亲的原因,知青组其他同学都走了,唯独留下我一个。

  见她专门来看我,想到不可捉摸和无法把握的未来,我的眼泪夺眶而出。慧娟一个劲地安慰我,眼里充满了不舍和关爱。她最后两句话,如今我还记忆犹新:“桃子,你的现状,你的心情我十分理解,但你一定要沉住气,把身体搞好,不管怎样,要对自己充满信心。要相信,不要多久你一定能上去,也一定会上去!”

  记得的还有,分手时,她一步一回头……有好几次,她就那么定格在路上,远远地看着我……

  就像慧娟说的,后来我终于招工了!到益阳后,我第一个去看的,也是将好消息第一个分享的,便是慧娟。

  大概是上天的安排,我和慧娟是唯一的同学兼现在的邻居。每天吃过晚饭,我们就围着秀峰湖散步,聊得天南海北,有时聊呀聊呀,都不知聊了几个圈。好不容易分手了,她每次都像那年去队上看我,远远地盯着我,直到我进了门才回去。她的先生喜欢钓鱼,每次,她都很霸道地挑一条最大的送我。

  慧娟兰心慧质,有一颗宽厚仁慈、解嫌消怨的心。回想学生时代,同学间难免有纠纷或不愉快,也难免有人因老师的批评而郁郁,或稍一不慎,少男少女间那种懵懂或暧昧便成了大家的笑谈……而慧娟却像大姐姐一样,或一个哈哈,化解于无形,或一次谈心,消弭于若缺。

  这次聚会,不知什么原因,她喉咙嘶哑着说不出话来。只见她站在一旁,彬彬有礼地笑着,不断和同学打招呼……

  第四朵是贤妻良母——夏建春。

  说建春是贤妻良母,是指她在搞好自己工作的同时,还支持夫君的事业,并包揽了全部家务。她的夫君徐大哥,1966年毕业于湖南机械工业学校,凭自己的真才实学,于改革开放之初,党启用知识份子干部时,他平步青云,当上了市机械局局长。夫妇俩风雨兼程,现与儿孙生活在一起,其乐也盈盈,其福也盈盈。

  1969年,建春下放在原益阳县张家塞公社。下放在洞庭深处的我,过去总以为张家塞离家里很近,说回去是一抬腿的事,后来才知张家塞呀,沙头呀,茈湖口呀,都是典型的湖区,下得三滴麻雨子就担心涨水。可见,她的知青生活绝不等闲,也非罗曼蒂克。

  好在她只在张家塞呆了两年,1971年就招工到了龙凤山煤矿,一年多后便调到了常德棉纺厂。直到1975年,才向夫君靠拢,调回了家乡——益阳汽车配件厂。

  我与她失联好多年,不过双方都在打探着,寻找着。直到一天,从船舶厂一方姓妹妹口中才知,建春原来回到了益阳。从此,我俩便电话不断……直到2014年全班第一次聚会,才见到了真人!

  也就是那次聚会,她知我身体不好,便嘘寒问暖,问个不停,回家后也不知从哪给我买了一套五集本的养生书,叫《不生病的智慧》。当她和夫君把这叠沉甸甸的书送到我手上时,我都有一种被融化的感觉,心想,就是亲姐妹也不过如此啊!

  

  从左依次为黄晔、李引娣、杨玉英、高凤英、阳菊香。


  我班还有很多优秀之士。如黄晔,是初中最后一年从安化转入89班的,几年的相处,特别是去年在她家主办的同学聚会,直觉她是一位性格豪爽,才华横溢,办事麻利,待人诚恳的好人。

  还有读书时就参军了的杨玉英等。想起1968年初的那次校园征兵,我和她从报名到推荐,从推荐到体检,一道道都顺利过关了,甚至部队的同志都和我见过面了,可最后我却倒在那严格的政审里……

  (三)

  为办好这次聚会,东道主压龙将他家的二楼辟为了歌舞厅。憨厚的盛民生则把家里的音响也给抬来了。为方便找歌,他还将歌的名字编排成册,像K歌房一样,你唱什么,屏幕上就显示什么。

  这次聚会还有劳组委会的同学,特别是我们的老班长卢星灿。聚会虽说就一天,可是为了物色地点,安排活动,备办茶点、水果和菜肴,还有安全什么的,不知商议和忙碌了多少天。这些组委,除了上面已点过名的,还有张冬汉、曹灿华、曹锦云、黄晔、崔力平,及东道主昌压龙夫妇。亲爱的组委领导,你们辛苦了!

  游过三台塔公园,大伙便齐集在了东道主家。有的在一楼打牌,有的在二楼或K歌,或跳舞,有的在三楼打乒乓球,更有的在随手拍,相互拍,还自拍,仿佛要把聚会的点点滴滴都拍下来。

  我从未跳过舞,这次也来到二楼,唱了,跳了,疯了!

  高凤英,主动给我示范舞步,她和崔力平的舞姿,优美娴熟,配合默契,给人以美的享受。在他们的带领下,我们跃跃欲试,全身心地跳了起来。李引娣、杨玉英、徐三元等,则轮番献歌,为舞者助兴。

  


  也有的不唱,不跳,不手机,不相机,就是一个劲地说呀说的。

  在说到养生时,曹灿华介绍了他一天的食谱。是的,我们拥有今天已很不容易了,当下最要紧的是健康,只有健康才能面对将来,面对夕阳。谢谢灿华!

  在谈到旅游时,卜海涛谈到了他退休后的天南海北,异国他乡。是呀,我们剩下的日子除了生活,还有诗和远方,还有绿色和自然。谢谢提醒了,海涛!

  (四)

  这次同学聚会,也使邓竹林我想起52年前。

  那是1967年,“文革”进行到第二年,报纸和广播里天天报道两件事,一是毛主席又发表了最新指示,一是哪个省哪个大学哪个重要城市又成立了革命委员会,实现了革命的“三结合”。而当时学校已全面停课,我们沒有书读了,但又不能离开学校,只是习惯性地去报个到,然后就是玩。当然,有时也有用得上我们的时候,这就是最新指示一发表,还有本省本地本市的革委会成立,我们就可和那些在校参加革命的同学一起,去游行,去造势。

  经常和我在一起玩的,当然是八九班的同学,不过主要是家在东门口的,和我是街坊。他们中有谭会读、甘元保、刘建平、赵益华、王寿林、罗仲秋、陈政英、何秋莲、阳菊香、陈令君,等,其中,陈令君和阳菊香在三中读住学,也物以类聚了。

  


  聚在一起做什么呢?

  一个时期,我们三个一组,一个拿木桶,一个拿缆子火把,一个拿针扎子,翻过长春大堤,到田里去扎泥鳅鳝鱼。

  这缆子火把的缆子,恐怕得给年轻人解释一哈,它是由薄薄的竹篾片织成的,其用途是扎排,没有它,那山上伐下来的木头就会群龙无首,四散五方。在缆子的组织下,形成了整体的木排才能达到目的。达到目的后,这缆子除了烧火做饭,就是做成火把照明了。

  只是这火把不能让建平(上图着军服者)去举,因为他若恶作剧,让秋莲(二排中)再哇哇大哭一场也说不定。

  那是二年一期,全国大跃进,我们小孩也自带墨水瓶做的煤油灯,到教室上晚自习。这天不知为什么,建平将秋莲的瓶子揭开盖点着了,那火呼一下窜起老高,将全教室的目光都吸引了。

  熊熊火光下,秋莲哇呜稀喊大哭起来。在她心里,这烧的不是煤油,而是钱和煤油证呀,这该怎么向妈妈交票呢!

  于是,建平躲着秋莲,端起瓶子,鼓起嘴巴,边吹边跑;秋莲跟在后面,蹬脚舞手,哭着喊着,要赔要赔……可怜一瓶子至少可点一星期的煤油啊,就这样在越哭越吹,越吹越旺,越旺越哭,越哭越吹中,最后,没了!

  没了,建平也没找到原因,使了吃奶的劲,竟然没吹灭。

  全班这么多同学,除了替他俩急,竟没一个正确支招的。

  这便是当时才8岁,像麻拐嫩子一样的我们。

  所幸,这泥鳅鳝鱼之夜,拿火把的不是建平,而是元保(后排右)。元保的一年级没在东门口读,也没在益阳读,而是在远远的东北。他刚转到我们班时,告诉我两件奇闻:

  一是他在东北他姐家经常吃苹果,吃苹果不用牙齿咬,而是用挑子舀。能用挑子舀的水果是个什么样呢?当年我想破了头,也没有想出来;

  二是东北比益阳冷,最好不要在外面拉尿,一拉就成棍了。非拉不可,就一边拉一边用棍子赶。所以他听姐的话,尿再急,也不在外面拉。

  现在的元保高举火把走在前面。火把的高度,既要让大家看清路上是否有蛇,又要能照见田里的猎物。三个人六只眼鼓得跟牛卵子一样。

  借助火把的亮光,清澈见底的水田里,有各种姿态的泥鳅鳝鱼蜷伏在泥巴上;拿针扎子的,眼明手快,看到合适的目标,便稳、准、狠地扎下去;提桶子的何秋莲,见扎中了目标,便流些将桶靠过去,只听“磕”的一响,那所扎之物就到了它应该去的地方。

  那个年代农村沒电,一眼望去,长春大垸的夜幕里,闪闪烁烁着若干火把,远远近近,星火交融,十分迷人。不用问,那些火把也是泥鳅鳝鱼的干活,说不定有的还是一个年级的。悠扬的虫鸣声,震耳的蛙叫声,月口里汩汩的流水声,还有针扎子“磕磕”的敲桶声,及我们的欢笑声,构成了一部优美而又怪异的小夜曲。

  满载而归后,战利品一般都放在会读家。会读的家在东门城外,出城左边第一家就是。

  这时女同学先回家,男同学则顺着城门右边的横街子,到码头上去洗澡。我们边洗还边爬到就近的木排上,捡那些丢弃的竹缆,或剥一些好剥的木皮,准备下次的火把和明天烹调用的柴火。做完这些,便游上岸来,将放在麻石上的衣裤穿好,再将柴火捆好,抬到会读家后,就各自回去了。

  


  会读这人心好,在同学中有口皆碑。这不仅因他招工后,一往情深地等了政英整五年,还因他的外婆,在东门一带是位口碑载道的好人。

  在会读出生前的四十年代,老人收留了一个混血儿弃婴。说他混血儿,是毫无疑义的,那黄头发,那蓝眼睛,还有那高大白胖的身坯,我们都见过。特别那白里透红的脸,还有不少浅浅的麻子。据说这是挪威人特别是美女的重要特征,“挪威人,无雀斑,别出门,不美女”。

  会读管这位有着浅麻子的混血男叫舅舅。这位舅舅前几年才死,活了70多岁。

  不要以为益阳麻石街小,清末民初这里就被列为开埠的商业口岸城市。因为开埠,北欧的挪威人不远万里,来到益阳,在我们三中对面的河岸边,建了教堂和医院,其中牧师楼到现在还保存完好。随这位挪威牧师来的,还有许多志愿为中国做好事的人。这中间有一位多情之士,在某个“情”有可原的时段内,与一名他看中的益阳姑娘就志愿上了……这位志愿者,自然便是会读这位舅舅的生父了。

  第二天上午,原班人马又来到会读家,就着他家的锅灶便油煎火辣起来。相距不远的我家,也是一个烹饪点。但因会读的父母都是上班族,在他家的次数就多些。

  虽说有点稀河水颤,但分工还是明确的。一般,建平和我是刀斧手;女同学主要烧火,还负责洗碗盏家私;会读掌瓢,是我们公认的大厨。

  那个年代,虽然萝卜丁子和红薯米饭也填饱了我们的肚子,但当我们吃到自已捕捉的、又等了一晚想了一晚的鳝鱼泥鳅宴后,那种感觉和享受,仿佛置身于美味天堂。乃至长大后,无论是山珍海味,还是八珍玉食,都没有我们亲手做的鳝鱼泥鳅有味。

  我们虽不曾轰轰烈烈,也不曾风风火火,但那天真无邪的学生时代,那扎泥鳅鳝鱼的夜晚,都深深装在我们的时光瓶里。这种洁白无瑕的同学情谊,懵之懂之如神仙般的日子,永远藏在我们记忆的最深处。

  


  千年修得同船渡。说来也特有缘,从东门口小学入市三中初89班的几位男同学,后来基本上都下放在沅江县同一个青年组,又同时招工到益阳船舶厂。在一起工作和生活了几十年,退休后也经常聚在一起,谁家有点什么事,几个电话就能一呼百应。都快70岁的人了,整个一生都相聚在一起,这份情缘没一千年恐怕是修不来的。

  万年修得共枕眠。走向社会后,会读和政英,竹林和清桃,都结合成了同学夫妻。就凭这点,这辈子从新婚到现在,从青春到迟暮,收到同学同事亲戚熟人多少羡慕和祝福呀!特别让我们欣慰和骄傲的,是我们两家都儿孙满堂,幸福满满,这种姻缘没有一万年恐怕也是修不来的。

  


  (五)

  昌压龙的家,在风景秀丽的清水潭村。因了门前的三台塔,及塔边的资江二桥,让我们平添一种古往今来的历史感,视觉上特沧桑,特新潮,也特抢眼。

  其实,压龙这名字在五十年代也很新潮,很抢眼。1958年,中国出现了一首民歌:“天上没有玉皇,地上没有龙王,我就是玉皇,我就是龙王,喝令三山五岳开道,我来了!”在这首民歌里,大跃进中的中国人还只是藐视玉皇和龙王,没想到8年以前压龙的父亲,却更新潮,更前卫,更大胆,要压倒龙王。

  压龙的父亲,肯定是典型的翻身农民。没有新旧社会的对比,没有满满的翻身感,没有毛主席“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的壮胆,谁敢给孩子起这名?

  可压龙的父亲起了!

  这名字起了70年也叫了70年,换到现在,恐怕借你一百个胆也不敢了。

  可毛泽东时代翻身农民压龙的父亲却敢!

  从压龙背后瓷砖贴面的三层高楼和宽敞的庭院来看,从压龙两个女儿一个儿子比我们多了两个且都大学毕业和事业有成来看,从压龙脸上洋溢着的幸福和他这次争当东道主来看,这名字还真是史无前例并一往无前,起得好,起对了!

  压龙家的楼房每层160平米,拢共480平方米的使用面积,让过去是走马楼现在是两室一厅的我们吓了一跳!再看其装修,既有城市的现代元素,又有田园的古朴风光,经典而不落时尚。大面窗的客厅,心神荡漾,室内室外布局不凡,情景交融,厨房盥洗设施前卫,简约雅致,整个给人以清新而不落俗套的感觉。

  

  同学们争相和压龙合影,分享他的幸福感。


  这次聚会开了四桌,从选购食材,到办厨设宴,全是压龙和建平等人操持。宴会设在一楼大厅,如果开六桌,也绰绰有余。

  吃饭时,素有“美男子”之称的陈可佳幽默开了:“看到这么宽敞漂亮的大厅,再看看压龙家气势非凡的美庐,我想起了五十年前,和甘元保等同学到过他家,那时昌家只有两间东倒西歪的破瓦房,他当时还朽(秀),说队上的社员都是茅草房。”接着,他站将起来,把手一挥,声音提高了八度——

  “同学们哪,过去压龙家是个什么样子,现在是个什么样子,我们一路看到的清水塘村是个什么样子,我陈可佳,还有甘元保,就是最好的见证人!想想,如果不是共产党,如果没有毛主席带领农民搞翻身,没有邓小平推动我们搞改革,压龙家能有这样美轮美奂的大楼吗?他所在的村子,能有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吗?”

  

  


  热烈掌声和喝彩声同时响起,为可佳高水平的讲话,也为压龙高档次的住房。

  大家高举酒杯,祝愿昌家方兴未艾,蒸蒸日上!祝愿同学人人开心,个个长寿!祝愿八九班年年有聚会,岁岁有今朝!

  

  (草于2019年4月,完稿于2019年6月。)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ZHAOXMCN 2019-10-7 09:16
分享

查看全部评论(1)

益阳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益阳在线”或在视频窗口中有“益阳在线LOGO”标识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益阳新媒体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本公司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益阳新媒体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益阳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0737-422365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