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在线

搜索
益阳在线 首页 文化益阳 创作园地 文学作品 查看内容

【往事麻石街】天降流星,砸出一个明星池

2019-1-29 16:17| 发布者: 李倩| 查看: 16809| |来自: 益阳在线

摘要: 天降流星,砸出一个明星池 李兆民   前些天,几位新生代市民,问我资阳区南门口后街那个“明星池”的来历。故此,我查了查资料,并就我对那块地方的了解,敷衍出下面这篇东东,以飨那几位新市民及“益阳在线”网友 ...

天降流星,砸出一个明星池


李兆民


  前些天,几位新生代市民,问我资阳区南门口后街那个“明星池”的来历。故此,我查了查资料,并就我对那块地方的了解,敷衍出下面这篇东东,以飨那几位新市民及“益阳在线”网友。

  一、最早一颗流星在西汉

  古时,一颗流星,其大如缸,白光耀眼,从天而降,轰隆隆震天响,坠落于古益阳县衙东北角不远的地方,砸出一个直径近百米的圆坑,白色雾气多日不散。后来该坑成了一口圆形池塘,深不见底,明星池由此而得名。

  具体是哪朝,哪代,哪年,哪月,哪次流星坠地,却谁也说不清。

  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明星池是因流星坠地而来的。

  还有一点也是肯定的,这颗坠地的殒石因体形大,体量重,从坠落至今,因陷在深坑里,后深坑又成了深不见底的池塘,因而从古至今,也未听说有人来打它的主意,或打捞过,或砸碎过。据老城区的居民推测,明星池这颗掉下来的明星,不敢说是全国最大的,也应是全国最大的殒石之一。


  


  明星池卫星地图。图中主体建筑为西流湾大桥北引桥。红色长箭头所指即明星池的具体位置。短箭头所指为原益阳古监狱,古监狱门牌为“明星池巷1号”。

  老城区有很多人见过那口深塘,说深塘所在地是原永丰蔬菜队的菜地,塘里的水就是那片方圆三四十亩菜地的保障用水。具体位置就在南正街古县衙即后来的县伞厂的后面,现今的西流湾大桥北引桥与五一路的交汇处(如图)。

  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因拓修五一路,这口塘被征用和填平,明星池便不复存在了。不过它的名字,依然是资阳区南岳宫社区的一处地名,如与西流湾大桥平行的那条巷子,就叫“明星池巷”。

  据县志载,明星池最有可能是汉代流星坠落而成,即关公来益单刀赴会之前就有了,距今已二千多年。

  以下影印件,为乾隆益阳县志有关流星坠地祥异天象记述截图,请注意红线部分:

  


  先解读两位皇帝:

  第一位汉昭帝刘弗陵(公无前94年-前74年),这是西汉的第八位皇帝,即位时年仅8岁,但也执政13年,那个著名的“盐铁会议”就是在他当政的年代召开的。

  第二位汉光武帝刘秀(公元前5年-公元57年),在位32年,东汉王朝的建立者。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有作为的皇帝,面对西汉末年江山破碎的现状,励精图治,改革开拓,使东汉王朝在一片废墟中恢复和发展。

  红线原文:昭帝元平元年乙未三月,流星出翼轸,东北有光,少顷,声如雷三鸣乃止;光武建武十年甲午十二月已亥,大流星如缶,出柳西南行,入轸,声如雷。

  这里,翼、轸,星宿名,排在二十八星宿最尾的两个星;入轸,意轸星归位,掉地上了。

  前一句翻成白话就是:汉昭帝元年三月,一颗流星冲破二十八星宿的星阵,像东北飞去,有光,不久,就听到三声雷鸣般巨响。

  后一句则是:汉建武十年十二月,米缸大的一颗流星,在柳西(汉益阳境内古地名)的南边掉地上了,声大如雷。

  砸出明星池这口一百米见方大池塘的,是西汉昭帝元年那颗呢,还是东汉建武十年那颗?县志并未说明。恐怕大家会和笔者一样,偏向那颗米缸大的流星吧!

  益阳县志关于明星池一带发生流星,还有三国和元代,均有记载,这里仅选两例。

  二、明星池庙应运而生

  益阳旧时寺庙甚多,列入官方记载的就有“九宫十八庙”,其中就包括了明星池庙。

  其实九宫十八庙只是一个虚数,形容其庙宇多而已,我国一些历史感厚重的城市都这么说。益阳历史上,包括那些修了又拆、拆了又修的大大小小庙宇,恐怕一百还不止。所以,那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来形容益阳,也照样合适。

  庙宇文化是丰衣足食的象征,建庙要钱,拜菩萨也是烧钱的事。

  益阳庙宇文化,各式各样宗教信仰相互包容,互不干扰,你赚你的钱,我发我的财,就是到了十九世纪末,洋教进入益阳,也一视同仁,益阳的信徒绝不排外。而且还自创,如杨泗庙、魏公庙,前者是纪念农民起义领袖杨幺的,后者则是纪念一位排古佬的。

  


  至于那魏公庙,本栏目的作者老汉早写过,说那魏公并非益阳人,而是宝庆下来的一个排古佬。因为侠肝义胆,古道热肠,在益阳河面上殒命后,益阳人为了将他的故事传承下去,就为他立了一所庙,将他尊之为神供奉起来。尔后,那些东来西去的排客,还有南来北往的行商,为了平安,也为了发财,一年到头,那庙里便门庭若市,香火就没断过。

  好了,还是转回来,说说明星池庙的那些事。

  作为信众,所谓宗教信仰恐怕还在其次,通常都是见庙就拜,有菩萨就叩头,并许上自己的愿,最后往功德箱里扔钱就是。

  明星池,天降流星,而且不止一次,绝对是个好题材,不建座庙实在太可惜了。

  时代不同,异曲同工,从经济学角度看,过去,现在,建庙都算是打造旅游景点,一桩来米米的好事。益阳的庙,信仰不限,主题不限,来由不限。红花白藕青荷叶,三教原来是一家。

  于是,明星池庙,敲敲打打,于明正统年间(1436年—1449年),就正式建成了。因为在朱元璋“高筑墙”的指示下,益阳古城因有了高高的城墙,而日益兴盛起来。

  正统这个年号,恐怕许多人不知。但说到一位叫朱祁镇的皇帝,大家可能会找到感觉。他就是明英宗,明朝的第六个皇帝。九岁即位的他,本就是正统,可惟恐人家篡位似的,改年号也为“正统”。却因为一次披甲亲征,被蒙古人抓去当了一年俘虏,回国后被他那个爱做景泰蓝的弟弟篡了位,年号也改为“景泰”。你说悲也不悲?

  虽然正统这个年号显得没头脑,但正统年间明星池庙的选址,却相当有头脑。

  因为紧挨着明星池庙的捕衙巷,就有一处南岳宫,是尼庵,男香客不得进,基本只限于大妈大婶,婆婆姥姥。那么,明星池庙的建立,无异于就是大声昭告益阳城里的男同胞,有什么烦心事、难心事、揪心事,痛心事,或被老婆欺负了不好对人说的事,只敢到该庙去,里面供奉的菩萨本就是玉皇大帝派来的……

  还有,该庙的南边,经过明星池巷直通大渡口,渡口右边一个码头是古城的“承恩门”大南门,左边还一个碧津渡,当年关云长单刀赴会所经的一个渡口。

  东边,紧邻一所中学,民国时先后叫女中和县一中,解放后叫市三中。三中大门正对闸门巷,直通货运和挑水码头的小南门。三中的东面有条姚家巷,走出巷子,古城的东门“银城门”便近在咫尺。顺便也告诉大家,我们益阳号称“银城”,便来自这张城门。

  

  市三中门口的闸门巷,现恢复老地名,叫考棚街。


  北边,通向太平桥,过了桥上大堤,就是广袤的长春乡野。

  西边,百米左右就是历代的县衙门。

  此庙四通八达,香客自不是问题。

  庙宇建成后,即摆上香案,供奉二十八星宿,意为敬天畏命,明星池庙从此便应运而生。屈指算算,到现在都快六百岁了!

  三、庙宇摇身变小学

  旧中国,全国人口为四亿五千万,当时,读作四万万五千万。

  1949年,百年战乱,嘎然而止,人民得以休养生息,全国人口剧增。到1960年前后,人口已达六亿五千万。

  短短十年,人口暴增两亿。

  益阳也不例外,社会稳定,安居乐业,男人勤劳勇敢,女人会生孩子,我是解放那年出生的,家里七兄妹。

  这么多小朋友,要吃饭,要穿衣,大了要上学,成年了要工作,谈对象,结婚生孩子。

  解放后,人民政府提倡破除迷信,解放思想,但并不反对宗教。虽如此,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丰衣足食,烧香拜神的意识反倒越来越淡薄,寺庙门可罗雀,香火似也进入了寒冬。加之,农村土改,不少庙宇从业人员返回老家分得了田地,便不再回来了。

  先说说孩子上学的事。

  建国初期,百废待兴,也百业并举。一方面,孩子上学急需学校,一方面,国家和地方财力有限,新建学校不可能一蹴而就,在短期内完成。而与此同时,大量的庙宇基本处于闲置状态,于是,将庙宇改建扩建为学校,便顺理成章,便成了最好的选择。恐怕,这不只我们益阳,全国也使然。

  于是,在1952年,明星池庙改为明星池小学,为初级小学,只开办初小四年级。那时节,小学五年级、六年级叫高小。

  1960年,明星池学校前坪位置,建成了一幢两层四间红砖教学楼。我同学李天锡的父亲时任明星池小学校长。

  当年问人家的学历,如果这个人读了三期书,即二年一期读完了,他通常回答“读了三册”,会写名字,算得上认得字,自己再练练,就会记账什么的,有点学问了。高小毕业,那叫读了好多书,可称“文化人”了。

  同期,益阳的庙宇基本上都改成了学校,如东门外面的东门口小学,就是葛公庙改建的,三堡的五福宫改扩建为第五中学,出西门的孔庙大成殿改建为益师附小,头堡的乾元宫改为乾元宫小学,即现在的汽车路小学,广法寺改为广法寺小学,二堡的七公庙改为七公庙小学,等等。

  九十年代初,小学开始搞规模化,明星池小学、东门口小学等陆续撤销,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明星池西北角的原益阳县委礼堂。


  四、明星池成了最早的工业区

  旧时,明星池因深不见底,永丰蔬菜队划归城区后,曾一度成了老城区的垃圾填埋场。

  蚊香厂位于明星池的正南方,现已拆除,位于益阳县监狱一墙之隔的东侧,当年这处以围墙圈起来的场地,有一些红砖建筑,算得上是益阳城区最早的工业区了。

  

  明星池巷,左边为蚊香厂,右边为明星池小学。


  当然,首先这里还不是蚊香厂,叫新生火柴厂。新生者,劳改工厂专用词也。到1956年左右,增开了一家纽扣厂,以资江河里取之不竭的蚌壳子为原料,钻取小园形片片再穿两个小孔,一颗纽扣就造成了。一块蚌壳大概能取材五六颗纽扣,大量剩余的废料就倒在明星池里。经二十来年填埋,池塘始终没填满。

  到1960年,这处工业区,移交给了市里,办了个八一化工厂。大概是63年吧,一天晚上,这家化工厂起大火,现场腾起的烈焰经西北风一吹,在空中蜿蜒成一条巨大的火龙,飞过东门,张牙舞爪到了河对面的龟台山,足足燃烧到后半夜。火龙下的居民包括明星池小学的老师,一家家卷起铺盖,拖儿带女,均往安全地方跑,只说那火星子好厉害,钻进瓦缝掉进屋内,玷着东西就烧……

  联想到三年后的1966年,与它仅一堤之隔的一家雷管厂又突然爆炸,有说死十几个的,有说死二三十个的,也是“往事麻石街”的作者胡卫群,他作为明星池小学的家属小孩,写的那篇《半世纪前的大爆炸》对此有过较为全面的追述。

  


  看来,资本主义也好,社会主义也好,其工业草创期,在环境保护和安全意识上,都有过自己的惨痛代价。所不同的是,社会主义的领导者与工人群众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遇上这样的灾祸往往会软着陆。如我上面说的这两次大事故,即使在最混乱的“文革”年代,那些个造反派也没拿它说事。

  化工厂大火后,此地又改为蚊香厂,在七八十年代,该厂的白鹤牌中草药蚊香不仅是南方各省的抢手货,还畅销港澳和东南亚各国。进入本世纪,由于建西流湾大桥,蚊香厂被列为拆除单位。从此,这片小工业区便灰飞烟灭。

  五、紧邻明星池的古监狱

  说起明星池,不得不提及附近一处有名的建筑:原益阳县的古监狱。说它古,是因为它是正宗的清代产物。所在位置就在明星池巷1号。大门是一圆形月亮,周边是高墙。至1967年下半年,进入“文革”了,该监狱仍在做监狱。

  


  市不可移动文物:原益阳县监狱,建于清朝,绵砖砌造,目前依然坚固。注意当年通风换气设置的铁栏杆。

  目前,该监狱仍保存着,成为益阳市不可移动文物。

  小时候住在南门口,我常到监狱边玩。记得1962年,就在益阳县政治部大坪里,围观最后一名死刑犯刘月能被执行死刑。

  刘月能,原益阳县泉交河乡农民,30多岁,伙同笔架山乡另一农民,于1961年流窜到汉寿军山铺,抢劫了一位老太婆16斤7两米(老秤,8两为半斤)。这是暂时困难时节,活命的米,你抢了就算了啊,老太婆呼天抢地,刘犯等二人竟持板凳将她打死了。这样的人不枪毙怎行?

  当年县法院在监狱外的县政治部礼堂开庭,法官当庭宣布,判处死刑。那名同案犯获无期徒刑。

  我年纪小,以为判处死刑马上就枪毙,吓得大气都不敢出。其实只是收监在这里,还要等待第二审,即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这位晒太阳的老人叫郭明庭,原益阳县民警队文化教员,转业后,任笔架山公社武装部长,现年八十。住桃花仑竹山湾,当年周立波体验生活的那个小山村,目前位于市中心城区大桃路边。

  解放后,益阳县民警队是益阳县唯一的武装力量。驻扎在县政治部(今益阳县伞厂)西厢房,距益阳县监狱百米左右。1976年后更名为益阳县中队,中队共有干部战士29名,勉强编为三个班,除了日常值勤,守卫监狱,其中一个班还长年驻大码头银行执行保卫任务。

  当年,每天都能见到持铁柄冲锋枪的民警,押着犯人排队到河里挑水,或到监狱菜园里劳动,县监狱的菜园,位于现南岳宫东侧五桥引桥下。

  图片中的这位老人叫郭明庭,参加了枪决刘月能执行死刑的警务执勤。

  郭老说,罪犯被执行死刑前,按惯例会让犯人吃餐饭,通常有荤菜,以示人道。不过当时恰逢暂时困难,刑前给刘月能吃的,只有一钵饭,一碟剁辣椒,而已。

  一晃十多年,那位判无期徒刑的同案犯获减刑,释放后,被安排在劳改农场就业,当上了一名令人羡慕的国家工人。

  有意思的是,这位同案犯在获知自己减刑后,一下认出了主席台上曾看守过他的民警、后来的公社武装部郭部长。会后,他刻意等在台下,向郭部长谢恩,说新社会的劳改政策好,把他这个“鬼”变成人了。

  (全文完)


路过

雷人

握手
1

鲜花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ZHAOXMCN 2019-2-16 19:25
延熹二年(159),汉桓帝封马成玄孙马昌为益阳亭侯。后汉书《张法滕冯度杨列传》。关于亭侯,益阳县由于人口下降变为亭的说法不正确。汉代行政有县-乡-亭,不可能因为人口少降为亭。秦时商鞅变法,奖励军功,将爵位分为二十等,汉承秦制,亦为二十等爵。其最高级叫彻侯。后因避汉武帝讳,改为通侯,相当于战国时候的诸侯,后又改列侯。《后汉书.百官志五》:“列侯……功大者食县,小者食乡、亭。”其意为在列侯中食禄于县、乡、亭者称为县候、乡侯、亭侯。一般乃对立有军功将领的奖励,封有食邑数户,有按规定户数征收租税之权。关羽的汉寿亭侯,就是爵位中最高一级彻候中的最低等候-亭侯。并不是汉朝寿亭侯,汉寿应为地名,赵云永昌亭侯,永昌为地名,可能是零陵的永昌,如果这样的话,说明是一县的亭侯,亭侯表示爵位,可以遥领。比如诸葛亮是武乡候,食邑理应在武乡,但那会儿是曹老头的地盘。总之,凭“延熹二年,汉桓帝封马成玄孙马昌为益阳亭侯。”就说益阳降为亭,不可信,更谈不上是因为人口减少之故。(后汉书.百官志)记载一里百家,十里一亭,这样当时大约1000户,人口5000人。这是不正确的。不赞成你的古代益阳人口数量说法。可以查看我的“古代益阳人口估算”一文

查看全部评论(1)

益阳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益阳在线”或在视频窗口中有“益阳在线LOGO”标识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益阳新媒体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本公司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益阳新媒体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益阳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0737-422365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