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麻石街】 杨林坳的武圣庙 老 汉 上次说到,益阳的关帝庙最多的时候有126座,那么哪一座历史最悠久,香火也最旺呢? 这个,要属资阳区杨林坳的武圣庙,自古就闻名,在清同治和民国的《益阳县志》中均有记载,是益阳最古老的关帝庙。
于1993年重建的杨林坳乡武圣庙。 一、益阳最古老的关帝庙 该庙始建于唐以前,原址坐落在资阳区最高峰的万名山上。之后,多次扩建。清咸丰、同治年间,因敕封关羽为“无比佛盖天古佛”,而香火达到鼎盛。1949年土改运动后,人民政府将庙产田土分给了翻身后的农民,自此香火难继,后又经“大跃进”,该庙便自然消亡。 1993年,杨林坳乡以乡村两级的名义,重建武圣庙于山下人口密集区,每年老历五月十三日在此举行大型关圣帝庙会,已历25届。 展开一部中国文化史,自宋以降,尤为推崇关羽和他的忠义精神,全国各地大兴关帝庙。满清入关后,为一统天下,文化共融,除了延续宋朝倡导的“忠义精神”,还竭力推崇汉民族的文武文化,于是孔子和关羽就分别成了文武两位“大神”的代表,全国各地开始大建文庙和武庙。益阳自然也不例外,如县志所载的126处关帝庙,基本就是这个时期的产物。 二、是“出世”庙宇,无任何功利目的 据考证,杨林坳的武圣庙当建于魏晋南北朝。从它建立的地点,原益阳老城区一带的最高峰——杨林坳的万名山,即可见出,这是唐之前庙宇的“出世”格局,让庙宇离红尘尽可能远一点。世,指凡尘俗世,一个出,一个入,其观点和用意显著不同焉! 可是,自北宋以降,世人可能发现周边崛起的国家,如金、辽、吐蕃、西域等,庙宇都是“入世”的,便向他们学习,将庙宇建在人口繁密、热闹之所,且直接介入政治,于是,包括关帝庙在内的所有庙宇,便陆续转移到了人口集中的闹市。益阳当然也不例外,要不也不会有后来形容之多之盛的“九宫十八庙”之称。 而万名山上的武圣庙,却不为所动,仍矗立在深山之巅,高入云端的山道就有十数华里,非腿脚好心虔诚者概莫能达。懂庙宇文化的一看,就知道这是宋以前的庙宇选址风格,且事实的记载上,该庙就建在唐之前。 为什么在国家还未倡导建关庙之前,杨林坳就在益阳率先为武圣关羽建了庙呢? 原因或在于,杨林坳是关羽于建安二十年(215)的驻军之地。虽然,关羽驻军杨林坳任何志书都未见记载,只是杨林坳当地百姓的传说,但这个传说相当靠谱。 因为史载,关羽驻益阳北岸与南岸的鲁肃相拒,这“相拒”是要打仗的呀!而鲁肃所据的南岸,丛山峻岭,是理想的征战之地,关羽所在的北岸,则地处洞庭湖冲积平原,唯有靠近桃江的杨林坳才是丘陵区,且距益阳城仅20来里,是理想的制高点。关羽分一部分兵力扎寨于此,进可攻,退可守,当在情理之中也! 至少,我们找不到否定这个传说的任何理由。 三、对关帝敕封的33个字,益阳就占7个
上面的图片及说明,告诉我们杨林坳武圣庙为什么又叫“江南壹文武庙”,以及关羽“无比佛盖天古佛”这一封号的来历。这都是太平天国时期,胡林翼为战死疆场的一位老乡——杨林坳一龚姓千总及随他赴死的士兵请封来的,《益阳县志》对此也有明确记载。 有人统计过,历代皇帝对关羽敕封的字共多达33个,而我们益阳供奉的关羽,因了这位杨林坳的千总,就占了7个。杨林坳的乡人曾将这七字敕封制成牌匾,挂在武圣庙的门额上。
这是一种殊荣,益阳使中华传统的武德武义文化得以持续,并发扬光大。不过到了1958年,杨林坳武圣庙被拆,曾经镇压太平军的重臣胡林翼恭请的“无比佛盖天古佛”这块牌匾,也荡然无存,原“武圣庙记”也不复存在。
这篇“庙记”,是前清秀才田自芸扩建武圣庙时所写,但已看不到为何扩建的原因了。乃因1993年重建时,该庙记已是解放初曾被删改过的庙记。
四、武财神的来历 杨林坳现代武圣庙的庙会,是在山下的武圣庙举办的。 山下这个武圣庙是明洪武年间“入世”而迁下来的。该庙1993年重建,与历代庙会不同的是,此次重建,是乡村两极政府牵头和发起的,因众所周知的原因,这次的重建使武圣庙带有了浓厚的商业气息,如“招商引资”,“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等,与历史上民间修建武圣庙的“出世”宗旨完全不同了。 虽说我们的传统文化是重农轻商,但民间一些地方,特别是北方,却一直把关羽作为商业的鼻祖来对待。所以,从1993年山下的武圣庙重建以来,乡村两级便借关羽生财,将民间自发流行的关公菩萨生日庙会,改成了招商性质的搭台唱戏,且红红火火一直没停过。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基层干部振兴经济、致富一方的责任与迫切。 说起关公的生日庙会,地改市之前的小益阳市一专职通讯员记忆犹新,说三中全会后,郊区的几个乡从老历五月十三“关帝爷磨刀水日”起,就请戏班子连续演半个月的老戏。一些演员甚至都“咿咿呀呀”忘词了,那些“餐风露宿”赶来的老农还一台台边看边给年轻人作讲解。除了连本戏剧,还有龙灯、高跷、地花鼓、抬故事,及山西的皮影、剪纸、民歌、威风锣鼓等。为此他还写了一篇好长的通讯,可惜《湖南日报》不敢用,那时益阳还没有报纸……
关公的角色之所以从武到商有这个转换,其实也不是1993年杨林坳建新庙起。早在清康熙、乾隆时期,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各业便借“三国”之事,以关公为荣,或视他为本行始祖,或奉他为业界之神了。 如做豆腐的就认为关羽年轻时卖过豆腐,便将他奉为豆腐业的鼻祖。纸烛业则因关公“秉烛达旦”,恪守叔嫂之礼,也奉其为神。有趣的是理发业和屠宰业,说他们的工具都是刀,而关羽的兵器就是青龙偃月刀,因此也奉他没商量。甚至还有的考证出关羽曾为曹操管过账,发明了计簿法,便据此说他善于理财,是账房先生和会计的始祖,是“中国企业管理之父”。 还一个最大的传说,说关公死后,其真身常回到民间助战,帮崇拜他的人打过胜仗。那些受过挫的商人谁不想东山再起?于是关公就成了生意人的最大精神支柱。 其实,关公能成为“武财神”,最主要是他的诚信。而天下的商人都喜欢标榜自己“诚信公平”“义中取财”,这种价值取向便让关公的“武财神”形象遍布全国的商铺和超市。借用毛主席当年考察农民运动的那句话,叫屙尿都碰哒关公!
可喜的是,杨林坳乡可能做足了关公文章,发足了关公财吧,2018年,这个乡在关公的生日庙会上,又郑重宣布了一项决定:由镇政府拨款新修“万名山武圣庙”,将关帝爷重新请上山,回到他唐以前的老庙里去。
正在建设中的万名山武圣庙。
五、益阳对关羽的宣传做了两件事 关帝爷从“入世”到“出世”又重“入世”,来了个180度的华丽转身,完成了一个漂亮轮回。透过这个轮回,可以看到益阳对关羽的宣传做了两件大事: 一是将关羽老历五月十三的“磨刀水日”首创为他的生日,并一做就1800多年。 二是将老历六月二十四日定为关羽成佛的生日,而其实这个日子是益阳名人胡林翼于咸丰八年,代表家乡父老请谥批复的日子。 自清康熙推崇大中华文武文化,把孔子、关羽两个汉文化代表封神后,对这两位人间神祗做生便成为必须。而孔子生日有记载,关羽没有,于是,全国的关帝庙与文武庙便都考察关羽的生日,有的甚至说得有鼻子有眼,但终因经不起考究,而成为遗憾。而益阳的两个“生日”,一个经历了时间的考验,一个经过了皇帝的批准,最主要的是获得了民间老百姓的认可,这不能不说是益阳文化的一个奇迹。 最后还说一句,杨林坳的武圣庙是笔者一行所见过的,除大城都会之外,是江南及全国南方乡镇最恢弘的的关帝庙建筑群。杨林坳武圣庙的庙会,也是延续时间最长、民间和政府高度一致的的庙会。 不能不说,这是古城益阳顽强的文化存留与当代奉献。
考察人:邓亚龙张海燕刘芳青刘启群 2018年10月2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