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说字 我们讲的都不过是“七七八八” 谢国芳 三六九 东汉史学家班固写《汉书》时,曾把古今人物归入《古今人表》的《九品量表》之中,分为上(上智)、中(中人)、下(下愚)三等。再细分为九个等级: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这就是后来将人区分出三六九等的来源。 旧时有“三教九流”之说。西汉《白虎通·三教》中说:“教所以三何?法天、地、人,内忠、外敬、文饰之,故三而备之。”汉代儒家认为夏代崇尚“忠”,商代崇尚“敬”,周代崇尚“文”,他们把夏、商、周三代所崇尚的忠、敬、文这些道德规范与礼仪,总称为“三教”。这是关于“三教”的最早说法。 东汉初年,佛教传入我国,与本土儒教、道教发生论战。公元573年,北周武帝亲自召集百官及沙门、道士等“辨释三教”,最后作出了“儒教在先,道教次之,佛教在后”的结论。从此后人说“三教”通常即为儒、道、佛。 至于“九流”,与班固的“九品”没有关系,“九”只概言其多,“九流”是社会各阶层与行业的统称。历来有不少人硬排出“九流”,其中最常见也最有道理的应是——帝王、文士、官吏、医卜、僧道、士兵、农民、工匠、商贾。这一排法符合中国传统意识,比如文士排到第二,体现的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而奴、乞、娼、贼等为“不入流”,有的将他们也排进去,是错误的。 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五回:“只不过我这一会子输了几两银子,你们就三六九等了。”其中的“三六九等”指将人分出高低、贵贱。 “三六九”本指各种人,“小心三六九”就是提醒:与各种人打交道时要注意,小心点。另外,古人以为三、六、九为宜于出行的日子,“小心三六九”,也是提醒人们出门小心。在吵架时,说“你小心三六九!”则有威胁的意味。 七七八八 “七七八八”在口语中用得很广,意思是零零碎碎,各式各样。本来“七”指柴、米、油、盐、酱、醋、茶,所谓“开门七件事”;“八”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前者是人们日常的物质生活的代表,后者是人们日常的精神生活内容,两者加在一起包括了人们生活的全部。人们日常交流讲的无非是这“七”与“八”,或者说七呀七,八呀八。如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39章:“他于是就七七八八给润叶说了老半天,除过关于将来生育方面的困难外,他主要阐述了这门亲事的好处。”在益阳人的口语中,“七七八八”还被说成“七里八里”“七咧八咧”,甚至说成“几七几八”。 四时八节 “二四八月乱穿衣”,南方都这样讲。显然这三个月份指的是农历。这三个月都处于季节变化的节点,晴、阴、雨的气温差别很大,且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穿出来的衣服显现乱象,是正常的。 还有一词“四时八节”。“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八节”指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合起来泛指一年中的各个节气。 《周髀算经》卷下:“凡为八节二十四气。” 赵爽注:“二至者,寒暑之极;二分者,阴阳之和;四立者,生长收藏之始。是为八节。” 唐·杜甫《短歌行·赠四兄》诗:“四时八节还拘礼,女拜弟妻男拜弟。”与此诗相应,益阳人讲到“四时八节”时往往后面跟着讲亲戚间的人情来往、礼信周全。如“四时八节,亲戚间的来往礼信是必须的,不留两个钱何搞要得咧。” “五黄六月”亦作“五荒六月”,就是指农历的五、六月。五、六月南方农村水稻正处于成熟收割之前。说“黄”是从稻子的颜色来的;说“荒”是说水稻收获的前夕,正是农民生活最困难、最荒的时节。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只为五黄六月,无人使唤,父母又年老,所以亲身来送……”。 一日三,三日九 益阳俗语“一日三,三日九”,有两种含义。一谓逐日积累,聚少成多。《山乡巨变》:“搭帮一位本家借了我一笔本钱,叫我挑点零米卖,一日三,三日九,总多多少少赚得一点。”同书另一处,“一日三,三日九,这样的生活,刘雨生也渐渐习惯了。”意为逐渐习惯。 那么,这两个意思怎么会都表达为“一日三,三日九”呢?应该是从“一日三餐”来的。这个俗语就是日常生活的一种描述。生活既是一种积累,积累多了就成习惯了。 益阳口语中这种带数字的词汇还很多。如“一尺十寸”“一是一,二是二”都指实实在在、脚踏实地;“一五一十”说细细道来、从头道来;“二不过三”表示同样的事可能有第二次,但一般不会来三次;“三心二意”并非实指三个心二个意,而是表示心意有异、举棋不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