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卫的乡愁 文丨何立伟 杨卫在微信里给我发来了他的《益阳往事》文本,他说兄请看看,当然能够写几句话,更好。 我和杨卫接触不多,印象里他很忙,在祖国的上空飞来飞去,当然是只益鸟。也经常出现在长沙举办的各类画展上,有时候他的名字前加了个头衔:策展人。这种情形当然也会出现在其他的城市,最多的肯定是在北京。他微信里经常有他发的照片,黑压压的一大排人里头,他往往站在中间,不大伟岸,但是突出,微笑里有某种端肃。这种时候他的身份肯定是策展人。有时候,他的活跃让我目无睱接。 一些我们共同的朋友跟我说起过杨卫,说他这个人义道,好帮忙,同时他在中国的艺术批评界的江湖里,算得上是一位凌厉的角色,云云。这使我对他印象大好。 但是从他的文字里认识他,同从传闻里认识他,是另外一回事。 这本《益阳往事》,书名即是内容,记叙的当然是他在故乡益阳生活时的一些往事,闪动着回忆的粼光,也浸渍了酽酽的乡愁。 作为中国当代艺术颇有声名的批评家同策展人,杨卫对文学亦很钟情,我们互加了微信朋友圈,有段时间他几乎每天都在微信上发表他的诗,同时他也经常发表他写的散文,这本集子里的一些文章,我在他的微信里也拜读过。我不能说他的诗写得有多么好,但我看出他是以写作来审视生活,反观自我,他是敏感的,多思的,同时也是多情的。他的写作提升了他的精神感受的丰富性与敏感度。写作的过程使得他的内心激情如风鼓荡。我以为文学写作不只是他的爱好,也是他逼使自已成为时代与生活的在场者的证明。所以他表面忙碌地生活,实际上内心沉静而激荡。 他书写的益阳往事,那些已然逝去的岁月,成了他的内心生活,因此他的乡愁也成了他的内心审美。 沈从文对湘西的书写是在他离开湘西之后对他曾经在那片土地上的生活的一次次文学审美与粹取,杨卫亦是如此,他从益阳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毕业之后离开故乡到北京闯荡,从此不归。近三十年之后,他提起笔来,书写他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在益阳的生活,这生活已然审美化、文学化同情感化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使他对往昔岁月的回望,有了强烈的文学倾诉的欲望。于是也就有了这一十六篇成系列的怀旧性散文。 其实也不止是怀旧,是他内心里有一种东西无法割舍,这东西时间既不能漂白,亦不能淡忘,是眷念,是抚慰,是叹喟,是骄傲,亦是生命的证明与反思。同时,这些文章既是对生命个体经验的记录,也是对当代社会变迁的观照。在这些文章里,时代与个人是一体的,这就使得这些文章既明晰,又混沌。有一种“大”,藏在碎碎的“小”里面。 开篇的“我的老街”,杨卫对益阳的老街的形制、民居、风俗、氛围进行了梳理和描述,尤其对大码头的叙写,展现了一幅益阳街头文化特别是码头文化的民俗画卷。阅读中这些画卷在我脑子里活动起来,唤醒了我休克的记忆,我儿时的所见顿时浮在了眼前。时间深处藏着我们这一代人和不止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同岁月。 如今这样的老街同码头在城市里很少能看到了。所以杨卫对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功利主义的千篇一律的发展模式发出了感慨。他认为从长远看,这样的发展模式,使许多城市失去了个性同持久的竞争力。他在文末说:“作为老街上走出来的益阳人,我只希望老街能够延续和发展。因为那是古城的灵魂,也是我的灵根。”我亦深以为然。 杨卫写他小时候总是转学,直到最后在桃花仑一带读书,“度过了人生中最为美好的少年时光,以及最为骚动不安的青春岁月”。 他在缝纫机厂子弟学校学会了抽烟。 也是在缝纫机厂子弟学校辍学后,开始了学画画。 从他的文章里,我看到他青少年时期不断辍学和不断流入底层社会,这期间有他混社会挨打的的经历,有同学急性脑膜炎暴死的经历,和他朦朦胧胧初恋的经历以及偷听邓丽君的经历。总之,拿现在的话来说是一个“问题少年”的经历。他后来上了益阳工艺职业美院,接触了当时一批有才华却生不逢时的老师。他记下了每一位给过他美术同心灵启蒙的老师,他对他们有知遇之感,亦有感恩之心。在益阳工艺职业美术学院的学习规定了他今后的人生道路,他也是从这里走向了北京和全国,成了后来的也就是今天的杨卫。 我从他的文章看出来,他特别珍视他自已的那段“打流”的街头浪荡生涯。也许他人生中最重要的经验不是来自书本,而是来自社会江湖。沈从文说他最受益的是读了社会这本大书。我想杨卫亦然。 作为艺术批评家和策展人,杨卫现在当然属于知识份子。但他成长经历中的那些街头教育同社会阅历,必定使他比一般从学校到学校的知识份子要更多一些生命的韧劲同对苦难的承受力,同时他也要多一些在社会各处走动时的如鱼得水。 在这一十六篇系列文章里,杨卫还对一些地方文化比如益阳的戏院进行了梳理,从戏院的变化中见出历史的流变同白云苍狗。当然,他也记叙了益阳的文化名人,特别是“三周一叶”(周谷城、周杨、周立波、叶紫)。 这些文章显示出杨卫对故乡一往情深,也显示出了他的赤子之心。 他对故乡的乡愁是他对自已生命的珍视。他向我们倾诉了他的益阳往事,而我们从这些往事中不但认识了益阳的过去,也认识了过去的杨卫。当然,过去的杨卫也就是现在的杨卫。他感叹岁月,不是因为他老了,而是因为他越来越哲学地观照自已,我从哪里来,我往哪里去。他对个人历史的回忆,包含着他对社会发展的隐忧。 他这批文章也写得非常好,自然、从容、朴素、真实,容易引起有过类似经历的阅读者的情感共鸣。 于是一个人的意义变成了许多人的意义。 这也是这本书的价值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