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说字 走的快慢不同,相应的字不同 谢国芳 走·行·趋·奔 表示“走”的字很多。古代分得很细,一般的走是“行”,稍快一点是“趋”,更快一点是“奔”。现在简化了,一般的用“走”,快的用“跑”。若加区别,则在前面加副词,成“慢走”“快走”“慢跑”“快跑”等。 大家都知道,粤语还保留了古汉语的“行”,“走路”说成“行路”,且“行”读“行情”的“行”。安化也有人讲“行路”。其实,益阳话还于不起眼处也保留了“行路”。如与人商量好了一起走,正式走时,会说:“好哒,我们行路吧!”只是“行路”读得像“放路”。因为益阳的“银行”的“行”与“解放”的“放”音近。 “走”除了“走路”,益阳口语里活跃着一些相当有内涵的带“走”的词。如:走样、走火、走人家、走水路、走气、走风、走后门、走红旺、走得起、走将…… 《现代汉语词典》释“走”有一个义项:趋向;呈现某种趋势。“走将”的本义是呈现“将”的趋势。此词中的“将”读四声,意为将领。“走将”就是“正在成为将领”的意思,引申为走红、手气好。如“我最近连不走将,搞么子亏么子,不晓得碰打么子鬼!”“走将”一词,理解为打牌时来将牌,也是讲得通的。 趋,益阳话有两种用法。一读qī(或cēi),如某人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大,谓之“趋老”。常用词“趋势”之“趋”读cēi。二读cēr,用的是“趋”字的古代含义。 “趋”的本义是小步快走,或小跑。《说文》:“疾行曰趋,疾趋曰走。”《史记·萧相国世家》:“赐带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萧何可带剑穿鞋上殿,且入朝时可以不小跑。这是皇上对老丞相萧何的高度信任与礼遇。 有一个典故“趋庭”,典出《论语·季氏》:“(孔子)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鲤,孔子之子伯鱼。孔子教导他必须学习《诗经》。后因以“趋庭”作为承受父教的代称。家庭教育也讲成“庭训”。古时以趋的状态行走,是恭敬的表现。 益阳话里的“趋”,引申为“着急忙慌的行走”,且略带贬义。母亲有时这样骂孩子:“你趋到哪里去哒,你趋死啊!”还有说“你趋早饭米啊!”家里早饭米都没有了,当然要急忙去弄。也用来说人忙得过头或瞎忙。还称投河(一种自杀方式,也叫“投水”)为“趋水”。既然想自杀,自然是快速、慌乱的趋到水里去,走得慢的肯定是不想死。 “趋”还用为倾斜的意思。如“屋往前趋了好多,要倒哒!”人老了,走路时腰伸不直,看上去前倾,旁人会说:“他老得趋啊趋哒!”此处的“趋”除了走路前倾还指不稳定的状态。 再讲“奔”。 《山乡巨变》:(邓秀梅)“你们家里,男奔女做,好倒是好……” “男奔女做”意为丈夫、妻子为家计全力忙碌。“做”就是做事,好懂,不太好懂的是“奔”。 奔,金文字形上面从“大”(人),象人挥动双手,下面从“止”(趾),而且是三个“止”,表示快跑。古汉语的“走”是跑,而最快的跑是“奔”。逃命也说成“奔命”。旧时男女私下结合谓之“私奔”,可想而知,两情相悦的年轻人不顾家里和社会的反对,跑得多快! 在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男子狩猎为主,女子以养殖、种植为主。男子的劳动状态就是“奔”,追猎物或被猎物追。女子的劳动状态才是相对从容的“做”。益阳俗语“男奔女做”,保存了上古文明的信息。现在这种用法的“奔”,还保留在口语里,意为超负荷的忙碌状态。如说“你的崽女都大了,还这样奔搞么子咯?”不过,益阳口语往往将这种“奔”读为二声。如“他听说有饭吃,一奔就过来哒!”后例里的“奔”就是奔跑的意思,只是如今交通工具发达,可能是开车来的。 平时还用的“男耕女织”比“南奔女做”,整整后了一个时代。渔猎时代的“奔”没有了,“耕”与“织”都是农耕时代的事。 “受奔”,指感受到生活的巨大压力,被逼迫的状态。如说“你已经有两个女,还想生崽,以后会受奔的”。 奔头,经过努力奋斗可以指望的前途。奔头的“奔”念bèn,与普通话是一样的。普通话“奔命”以及表示“直向目的地走去”“朝、向”“年龄接近(整岁数)”的“奔”,都读一声,这是益阳人要清楚的。 因此,从“忙”的角度讲,“奔”与“趋”在益阳话里是近义词。 至于现在常用的“跑”,东汉的《说文》没有收这个字,三国时的《广雅·释言》解释:“跑,趵bào也。”那么,“趵”是什么意思呢?是跳跃。也就是说,“跑”的本义是跳跃,再转用为奔跑。 矜持·景致·景敦 “矜持”一词普通话常用,益阳话也常用。但两者的读音不同,用法也有异。 矜,本义为注重、检点,如《尚书·旅獒》:“不矜细行,终累大德。”引申为自夸、夸耀,如《史记·项羽本纪赞》:“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而组成“矜持”一词,最常用的意思是庄重、自重。 清·李渔《闲情偶寄·声容·习技》:“不知妇人登场,定有一种矜持之态。自视为矜持,人视则为造作矣。” 益阳人的“矜持”读成“景致”,常用的意义为自夸、造作、不合群。不论男女,自重一点,矜持一点,是对的,但一过头就成了自以为是、矫揉造作,甚至让人不爽,滞人。矜持,普通话是褒义词,但在益阳几乎是贬义词。如说“那个人矜持(景致)得死,让他秀(五声)去,莫齿他!”嫌厌之情溢于言表。 益阳人的“矜持”有时还用为“矜敦(景敦)”。“敦”就是讲过的“敦都”的“敦”,意为竖立、竖起来,与“矜(景)”连用,形容矜持者自以为是的神态,有漫画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