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
——深入学习十八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心得
2012年11月8日,胡锦涛同志向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作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在其中的“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部分中,胡锦涛同志系统地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态度。报告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这一部署体现了执政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体现了执政理念的不断完善。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新的人类文明形态,既包括尊重自然、与自然同存共荣的价值观,也包括在这种价值观指导下形成的生产方式、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报告明确了应该如何处理人和自然关系,即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这是对中国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明确这点对于将来的建设,包括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提出生态文明建设,也是基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人民群众新期盼所作出的战略部署。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面临越来越突出的资源环境制约,已经到了不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不行的阶段;另一方面,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于良好生态环境有了越来越强烈的需求。历经60多年建设发展,我国日益走向繁荣富强。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生存健康的关注越来越高,人民的生活诉求也开始从“求温饱”到“盼环保”、从“谋生计”到“要生态”转变。毋庸讳言,许多发达国家工业化时期出现的问题也摆在了中国面前,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从“人定胜天”的万丈豪情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理念,“美丽中国”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新的层次;仅有GDP中的数字和指标,难以表现出更多的内涵,可感可知的‘美丽中国’描绘出的“发展中的美丽”令人期待、备受鼓舞。提出生态文明建设,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四位一体”拓展到“五位一体”,这是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部署,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念贯穿中共执政的始终,并越来越清晰、坚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驶上快车道。与此同时,面对资源环境制约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情况,党和国家对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高度重视,认识不断深化、清晰。尤其是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只有在抓好经济发展的同时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才能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会越走越宽广。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生态文明建设被领导层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我们积极转方式、调结构,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推动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创新和提高劳动力素质转变。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推行将“绿色GDP”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我们出台《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十一五”规划首次设立节能减排的两项约束性指标,“十二五”规划首次明确写入“绿色发展”并独立成篇。“十年树木,绿树成荫。”正是由于我们坚持走科学发展道路,10年来,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正逐步走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之路。
正是基于这么一个长期的发展认识过程,党的十八大报告对于如何建设生态文明作出了一系列明确部署,从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和工作任务。在此基础之上,笔者认为我们首先必须转变生产方式,全面促进资源节约,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严格控制开发强度,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与此同时,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最突出的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污染防治力度,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此外,应转变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改变一些传统的不合理的生活方式,改变奢侈消费、劣质消费等习惯。按照生态文明理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技术进步,有效降低能耗,推进经济集约化、知识化、生态化。
此外,要有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促进全民族生态道德文化素质的提高。我国是具有悠久生态道德文化与伦理传统的国家,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而朴素的生态道德文化,其中“天人合一”理念就代表了中华民族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精神境界。“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建设生态文明,不仅需要法律的约束,更需要道德的感悟。而通过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生态道德文化教育,也是提高全社会生态道德文化水准的最佳途径和方式。我国环境恶化迟迟不能根本好转,这与人们的生态道德文化缺失有直接的关系。近些年来,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态意识、环保观念日益增强,参与生态治理、环境保护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但是,生态道德文化尚未普遍植根于广大干部、群众心中。相当多的人生态道德文化水平低下,处于“文盲、半文盲”状态。所以在广大群众尤其是在公职人员中间,强化生态道德文化教育,“补生态道德文化课”亟为迫切。应当抓住这一良好机遇,在广大城乡居民中广泛深入地开展生态道德文化宣传教育,普及生态道德文化知识;特别要重视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生态道德文化水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企业建设;加强生态道德立法,规范人们的生态道德行为;转变消费观念,倡导适合国情的合理适度消费;还要实行村居民生态自治,充分发挥民间环保组织的作用,并把生态道德文化教育与生态文明建设密切结合起来,以收到相互促进、事半功倍之效。
当然仅仅是号召和观念转变还不够,需要我们的制度进行改革、改变,形成适应生态文明理念要求的制度。制度建设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必须改变唯GDP的观念,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考核办法、奖惩制度,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
就我们益阳而言,建设绿色益阳与建设美丽中国又是一脉相承的。市五次党代会提出“坚持科学发展、奋力后发赶超、建设绿色益阳”,大力实施工业强市、绿色发展、开放带动和城乡统筹“四大战略”。坚定不移地推进绿色益阳建设,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着力抓好节能减排,切实加强生态建设。自2008年9月发布《绿色益阳建设行动纲要》以来,益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工作,自始至终都把保护好益阳蓝天碧水青山摆在突出位置,组织实施了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提高、中心城区电动公交车试点、风光互补等节能型路灯推广、污水净化及再生回用技术推广应用、东部新区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实施城市污水处理三年行动等绿色益阳建设“六项先导工程”,把节能减排、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作为重要抓手全力推进绿色益阳建设,朝着环省会中心城市、新型工业化城市和山水生态宜居城市的目标迈进。
生态文明说到底其实就是把可持续发展提升到绿色发展高度,为后人‘乘凉’而‘种树’。可持续发展是不给后人留下发展的空间,绿色发展是增加更多绿色投资、大力发展绿色科技、倡导绿色消费,从而留下更多的生态资产。生态文明建设跟绿色发展、低碳发展、清洁发展紧密相连,其目的就是要使城乡居民喝更干净的水、呼吸更清洁的空气、吃更安全的食品、享受更良好的环境。如果各级政府、各行各业在行动上切切实实按照十大八的要求和部署落到实处,那么,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生态优化、环境保护,一定又可创造出新的世界奇迹,我们充满期待! |
益阳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益阳在线”或在视频窗口中有“益阳在线LOGO”标识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益阳新媒体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本公司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益阳新媒体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益阳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0737-4223659
1、凡本网注明“来源:益阳在线”或在视频窗口中有“益阳在线LOGO”标识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益阳新媒体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本公司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益阳新媒体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益阳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0737-4223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