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才杨斌 记者 谌建章 杨斌是一名国家公务员,只有初中文化,后自修大专,1米6的身高,配一幅近视眼镜,其貌不扬,其才却张,不过是一个集诗、书、画、文、收藏和鉴赏之大成的鬼才也! 我认识杨斌,是缘于他妻子徐玢一篇《相伴杨斌》,对其人其事便有了初步印象。近年,其妻在紧挨我家的佳宁娜黑茶街开了一间“怀涛斋画廊”,藉着品茶与赏画,才与杨斌有了零距离。
(一) 杨斌从事书画收藏,可追溯到30年前。 当时在沙头工商所的他,一次回益阳,见街头有书画名家在挥毫赈灾,每幅字无论好坏名气,一律30元。经过一番品鉴与推敲,还有一腔对灾区人民的爱心和情感,便出手大方地买下了郭道康、高静安两位高人的6幅字画 就是从这里起步,至如今他已累计收藏名家书画三千余幅,并指导自由职业的妻子,在网上开辟了益阳第一家书画交易平台——怀涛斋画廊。前年,又索性开了一家实体店,其书画收藏之丰,名家网罗之广,业界都道是“益阳之最”——光全国各省理事级作品就有500余幅,李铎、林凡、张飚等国宝级大师的翘楚之作,皆不在话下,益阳藉名家赵溅球的“瞰春”国展作品,更是他的囊中之物。 要揽瓷器活,须有金刚钻。说起他的书画修为,当不容小觑。在益阳书画界,他是一名较早的省级会员,2007年就举办过个人书画展,时任市委宣传部部长的肖彬,市政协原副主席吴宏斌、陈延武等,均亲临观展并指导,益阳民盟则组织上百盟员参观助阵。《益阳日报》和益阳教育电视台均有专题报道。 杨斌爱书爱画,还写得一手好文。其文笔质朴率真、干净利落,不时还来点小幽默。记得看完他的散文《泥糊口》后,我调侃他,“为了刚谋面的心上人,一路水陆兼程,下了渡船就打探,探呀探的,终于探到那学校,未料一操场的学生如潮水般涌出,像有意和这个人作对似的,未料此人也不儿戏,夹在人缝里逆流而动,向前向前,终于看到了那心上人,就杵在操场正中央……”当时还提议,如此美文应发到日报的“桃花江”上去,让更多的人来分享。 读罢《母亲》一文,又为他那位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乡下老母而震撼,而无语凝噎,如鲠在喉…… 去年10月,杨斌手持湖南书画研究院副院长、省书协副主席胡立伟题赠的“秋思”二字让我欣赏。但见边上有“杨斌诗集”几个小字,才知他准备将自己100首新诗付梓成集。
闻讯手下的员工将出诗集,市工商局局长张志雄慧眼识珠,建议《益阳城市报》“工商民生”栏目,逐期刊发其诗作,编辑部果然照办。不是上司夸部下,也不是编辑碍情面,那硬是这位部属加作者的诗写得好—— 喜欢散步 喜欢静静地伫立水边 看水里我的倒影 阵阵微风吹过 水里的我哆嗦成雨 流动的躯影 被起伏成分裂的纹饰 记录着我半生的飘摇 颤动着的、缠绵着的 不羁 ………… 朗朗上口,意境优雅,思维跳跃,富含哲理,有浓郁的“新月派”诗人气息! (二) 杨斌最牛皮的其实还不是书画,也不是诗文,而是对书画的鉴定和评论。 他集几十年书画收藏之经验,其鉴其评均眼界独到,视野开阔,且记忆力惊人!凡过了他目的作品,即使名气再小,其特点、特色和专长,不用百度,其人级别,头衔,家在何方,供职于哪,都如数家珍,娓娓道来。
有人说,杨斌的脑袋虽外观不怎的,但不啻是一台定位电脑。尤其雷人的是,哪位书家签名有什么小习惯,哪个画家题跋有哪些小癖好,甚至摁印中的小把戏,都逃不过他的法眼。 我就目睹了一场由杨斌“掌眼”的悲喜剧。 那是我市一著名教授,这天淘到一郑板桥的“墨竹图”,专程来画廊求教,说该画系国民党某政要的遗孀珍藏,广州一大拍卖公司拟以1200万人民币上拍,现这位遗孀急于变现,愿低价以300万出手…… 杨斌听了,不置可否。但见他不慌不忙戴上白手套,将漂亮的锦盒打开,取出卷轴放到鼻下闻了闻,然后将墨竹徐徐展开,又好一阵端详,最后谈了四个观点: 一、郑板桥是清代画竹名家,号称诗、书、画三绝,其盈尺小画一般都要题诗一首,而此幅作品有7平多尺,画面两杆竹一竖石,左右两边空空荡荡,却只在左手题了个“板桥墨迹”穷款,不符合郑氏风格;二、郑氏竹杆,墨不分浓淡,全以功力写出,竹叶出梢坚挺、尖利,不拖泥带水,符合古人“怒气写竹”的惯例,而该竹用墨既“板”且“滑”,且两杆竹节对称,犯了写竹之大忌;三、该作品有以酱油作旧之嫌,虽经风化处理,但仍有淡淡的酱油味;四、画轴入手较“涩”,即有点沾手。 综上所述,他得出结论:此画系赝品! 教授不甘,缠着杨斌问:省里有书画鉴定名家没? 杨斌将湖南首席书画鉴定家李志勇的手机告诉他,请教授亲赴长沙。过了一星期,我到画廊扯淡,不意又碰到这位教授。不同的是,这次教授不是登门求教,而是专门给杨斌道谢来了! 只见他当着在座的众多朋友,双手竖起大拇指,说:“牛!你上次的鉴定与李大师如出一辙。尽管这次我交了点学费,但长了见识,且挽回了大损失,值!” (三) 杨斌的牛,还表现在他对作品行情的敏感上。 凡是他愿意掏钱的作品,其作者没有一个不是润格一年涨一倍、三年涨一轮的“硬腿”。对此,他颇为自得,说他是益阳第一个在20多年前就用重金向浙大美院教授赵溅球买画的人,也是第一个向湖大教授、湖南油画院常务副院长阮国新的画作开天价的人。要知,当年这二人在益阳还默默无闻。现在,他又成了第一个向我市书画新秀石应文、陈来国等投资的人。
自微信来到世间,杨斌也是益阳第一个用手机写作的人。 他围绕益阳的书家画家作评,一天或两天一篇,敲完随手一摁,便丢到朋友圈。未料引来业界如潮好评,说他站得高,看得远,论书论画的视角远比益阳那些写家强,甚至和书家画家已有的定评相径庭。且篇篇出色,篇篇精粹,篇篇不落窠臼! 我见他洋洋洒洒积累了30多篇,便建议他发到《益阳在线》“文化益阳”里去。但杨斌偏爱纸媒,说拿在手上有份阅读感,且收藏报刊也是他一大爱好。我只好妥协,与《益阳城市报》商量,建议主编为他在《文学沙龙》里辟一个“杨斌专栏”,系列推介省内特别是益阳的书画名家,既为书画家个人立传,又为益阳文化扬名。 这个建议,立即得到社领导赞赏,说为益阳的书家画家打造一个平台,也是他们早已有之的心愿,藉此可提高读者的书画鉴赏兴趣,同时也是媒体的应尽之责,当然更是城市类报纸的题中之义,可谓一石三鸟。一晃三个月,在以他名字冠名的专栏里,就连续发表了12篇大作,引来一片持续的叫好。 杨斌自然高兴,说他不过是秉着专业和私人的眼光,为益阳发掘和推荐一批优秀、 务实、低调且具有一定潜力的书家画家,他不会人云亦云,也不会随行就市。 杨斌的书画圈,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且大多与他是亦师亦友的关系,在圈内相处甚欢。更重要的是,他为人坦荡,不吹吹拍拍,也不唯唯诺诺,虽是书画收藏大户,但并非收藏协会或学会会员,且从不参与协会学会的相关活动。今年三月,益阳中国画学会成立,会长秘书长三次登门请他出任副会长,都被他婉拒。我想,让这样的旁观者点赞,置评,自然会更客观,更超脱。 以自由身,做自由事,写自由文,说自由话,没有束缚,没有掣肘,活得洒脱,活得轻松,这就是杨斌! 我真的很欣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