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有东北二人转,南有南县地花鼓”。 红艳艳、镶着金边的方帕,青草绿、绣着花案的折扇,光鲜亮丽的服饰和演员妆容,在11月8日湖南首届南县地花鼓艺术节开幕式上,载歌载舞的演员们或折扇甩巾,或骑马扬鞭,或腾空翻筋斗,精湛的地花鼓表演博得了台下观众阵阵喝彩。 2011年5月,“南县地花鼓”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浓浓秋色中,南县地花鼓这朵散落民间的艺术奇葩再次进入人们的视线。
前世繁荣
地花鼓,意即“在地上打的花鼓”。 据考证,南县地花鼓起源于清代嘉庆初年,其祖师爷李元六是一位能吹能唱的渔民。每逢正月,他就组织农民打地花鼓送恭喜,深受当地民众欢迎。 南县地花鼓表演生动,词曲丰富,生活气息浓厚,具有鲜明的湖乡特色。最常见的表演形式有一旦一丑的对子花鼓、骑马持鞭的竹马地花鼓,还有人数众多、热闹喜庆的围龙地花鼓;地花鼓将民间山歌、民间小调和劳动号子糅合起来,音乐明快高亢;演员能歌善舞,常用扇子和手帕表现人物情绪与性格。 南县地花鼓鼎盛时期,每逢元宵、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当地居民都会以舞龙、地花鼓的表演形式来祈福求乐,热闹非凡。
后遭冷落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变迁,文化形态发生了剧烈变化。南县地花鼓逐渐成为民间的一种边缘舞蹈艺术。 很多村民不再热衷于地花鼓的喧闹,大部分文娱生活被电视节目占据;不少年轻人嫌弃地花鼓的形式“土气”、“庸俗”。南县地花鼓难以唤起人们的兴趣。逢年过节,以往唱主角的“地花鼓”几乎销声匿迹,濒临断代失传。 几年前,南县地花鼓第七代传人杨梓贵曾感叹:“老了,打地花鼓也力不从心了。我只想多培养几个学地花鼓的年轻人。”
枯木逢春
在开幕式现场,记者采访了南县地花鼓第八代传人李健吾。李健吾笑着说:“学地花鼓的学员挺多的,我正在物色好苗子。” 南县地花鼓“枯木逢春”。近几年,南县县委、县政府为了抢救、保护和传承南县地花鼓,做了大量的工作。及时采访当地老艺人,收集整理地花鼓多种表演形式的资料、文本以及影像;举办地花鼓艺术培训班,由12个乡镇选送学员进行免费培训;重大文艺活动和节假日,都会安排地花鼓艺术展演;在学校的艺术课,都有地花鼓的课程。目前,南县已经有10多个花鼓剧团,拥有300余名演员,并成立南县天益地花鼓艺术团。 某花鼓剧团的陈团长告诉记者,他们剧团演员的平均年龄不到28岁。演员黄桂泉是一位小伙子,年纪虽轻,艺龄已有16年。他说:“我就是喜欢地花鼓。从小听爷爷在家哼唱地花鼓,觉得很好听,那时就想自己长大了也要学着唱。”漂亮的女演员上官敏告诉记者:“我爸爸妈妈都不是学唱戏的,但是我从小就看花鼓戏,自己非常喜欢,所以就进了剧团。”
曙光在前
作为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南县地花鼓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艺术价值。 当下,还有许多传统的南县地花鼓表演形式尚待挖掘和整理,而地花鼓的舞美、灯光、服装、表演形式如何与时俱进,吸引更多人的关注,也有很多工作要完善。 这几年,南县地花鼓已经摆脱了困境,正逐步走向繁荣壮大。其传承和保护的工作任重道远,但曙光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