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乡风情,益阳天人和谐的造化
竹,人文益阳的灵根
千百年来,竹子都与益阳人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衣、食、住、行、娱,竹的身影无处不在,处处都有竹的奉献。如果说益阳有哪种植物最能体现自然造化对人们物质生产和精神生活的深远影响,那一定是竹。 《史记》记载:黄帝巡视天下,“南至于江,登熊湘”。据考证,熊湘山就是现在的桃江县资水北岸的修山(亦说是赫山区碧云峰),在修山一带至今还流传着黄帝用修山箭竹制箭的传说。无独有偶,中华始祖之一的蚩尤,也曾用竹制兵器,带领南方81个部落的少数民族,在资水一带对抗南下的黄帝。安化县的思游乡(原蚩尤乡)就有蚩尤赤帝的许多传说和遗迹。 据考证,6000多年前,南洞庭湖区的益阳人就已学会用竹编织生活用品,在南县出土的大量古代陶片上,竹编文物遗迹清晰可见。到春秋时期,桃江县腰子仑一带的古越人已善于制造和运用竹工具,并产生了奇特的竹崇拜风俗。屈原放逐江南时,隐居在桃江竹荫蔽日的花园洞,搭竹庐,写竹简。三国时期,孔明、关羽驻兵资水之阳时,益阳的能工巧匠帮助蜀军用竹筒汲水、竹子作筏、竹器设防与东吴对峙,关羽乘竹筏单刀会鲁肃的故事流传至今。到了唐代,益阳的竹木生产,特别是竹笋的加工生产已随当时发达的国际贸易闻名海外。益阳由单一的竹器生产出口发展壮大成为“著名的竹木商埠和竹器市场”是在宋代,并形成了当时江南最负盛名的“十里竹器街”。明清时,益阳“工业之卓着者首推竹器”,竹艺加工享誉朝野,竹器产品全国畅销,水竹凉席还被定为历朝贡品。光绪年间,以竹为主材的益阳纸伞的年产量在150万柄以上,远销海内外。 千百年来,益阳人食竹笋、居竹屋、打竹伞、乘竹筏、书竹纸、娱竹具、用竹器,制造的主要竹产品就有2000多种。从这个意义上说,益阳文化的根脉在于竹的人化;益阳的历史,就是一部竹文化的历史。 竹文化丰富而独特的内涵,深深地影响着益阳人民的审美意识和文艺创作,对益阳的文学、绘画、音乐、舞蹈、工艺美术、园林艺术和宗教文化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
益阳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益阳在线”或在视频窗口中有“益阳在线LOGO”标识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益阳新媒体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本公司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益阳新媒体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益阳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0737-4223659
1、凡本网注明“来源:益阳在线”或在视频窗口中有“益阳在线LOGO”标识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益阳新媒体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本公司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益阳新媒体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益阳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0737-4223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