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队长第一天 林金平 市委宣传部调研员,扶贫工作队队长 我是一个从农村长大的孩子,对乡村有着特有的眷念。老家小时候居住的房屋在数年前已经拆迁,所有儿时的记忆、乡土的情怀早已被高速运转的城镇化列车卷入了历史的烟尘。而今,全面脱贫的历史重任让我再一次由机关进入了乡村,冥冥之中给了我寻根的机缘,也给了我回报感恩人民的机会…… 2017年4月7日清晨,带着扶贫攻坚重任,我与同事们一同踏上了前去桃江县竹山村的扶贫路。一路上车内气氛很安静,我和同事几个人坐在最后一排,谁都不做声,默默翻看着市扶贫办下发的“脱贫攻坚、结对帮扶”的实施方案。大家无心欣赏沿途的田园美景,心中满是对帮扶对象的好奇,而更多的是对此项工作的迷惑。大概一个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到了村委会,进行了简短的自我介绍之后,我们便由竹山村的支部成员带领入户了解情况。 扶贫工作千头万绪,对于我们长期身居机关的,难度可想而知。但万事开头难,既然选择了这条艰难险阻、布满荆棘的道路,就必须付出十二分的努力。想着昨天胡部长深情的话语:扶贫攻坚,一场非赢不可的战役。我想关键的还是视点下移,在思想上转型、在感情上融入,尽快拉近与村两委的距离,与村干部群众诚心交朋友。 竹山村刚刚完成村支部换届,新当选的支部书记文德保,本身就是致富能手,用镇领导的话说,他干这个书记,压根就不是为了钱,而是致富不忘乡里,充满干事创业的激情,真心实意想为村里办点实事。巧合的是我们一名队员正好与他同年,对乡村有着共同的记忆,心理距离贴近了,思想上的沟通也就非常顺畅。他对竹山村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了如指掌、烂熟于心。通过他的介绍,我们对村里的情况有了大致了解和初步认识,特别是对扶贫工作的重点、难点和发展思路有了一个基本轮廓。 另一方面,我们工作队也在争分夺秒地学习扶贫方针政策,恶补扶贫工作基本知识和方式方法。面对基层,就我个人而言,还是如履薄冰,从头开始学习,做一个合格的学生是当务之急。事实上,不仅与村民沟通不畅,即便与镇村干部的交流也或多或少存在隔膜和距离。在他们看来,我们是市里派来的,是匆匆过客,要么是镀金来了,镀金之余能够给村里带来项目投资或者资金支持,当然是再好不过了。 这些看似细枝末节的琐碎现象,恰恰从深层次制约扶贫工作的开展。我们从数百里的市区来到竹山村,根本上是为了帮扶整村逐户脱贫,这个初衷不容置疑。记得曹荣同志说得好“我们要把扶贫工作放在全年工作的首位,业务工作可以放一放,确保今年扶贫攻坚任务的完成”。但要实现这个最基本的目标,完成今年的扶贫攻坚任务,前提是我们扶贫工作队要在感情上、思想上、语言上、思维上融入这片厚土。 我最先去的是一位同事帮扶对象的家,刚一到门口,便有好心的邻居提醒我们说,主人精神不正常。这个消息让我们几人的心里更加忐忑了,焦躁症、自闭症等精神疾病瞬间便闯进了我的思维,让我不由得更加紧张。带着这样的惴惴不安,我们踏入了那由三间破旧民房组成的院子,入目便是堆积如山的塑料瓶、破纸箱,仿佛是垃圾场一般,一个五六十岁的农妇正拿着扫帚专注地扫地,对突然造访的我们恍若未闻。我下意识地打量着这位农妇的神情,正验证了邻居那句话的真实性。村干部似乎对这样的场景毫不惊奇,上前一步叫住她,便开始依次介绍我们的身份和来意。那人颇不耐烦地听着,村干部的话音一落,她便直截了当地说:“我晓得,你们走吧!走吧!”表现出的显而易见的反感和抵触让我们一时不知该如何开口。她拒绝与我们继续沟通,见我们还站定不走,她的表情里写满了不耐烦。为了不触怒她,我们只好选择离开。 此时此刻,破旧的窗外渐渐沥沥地下着小雨,随着走访的深入,对村里贫困户的认识也在加深。所到之处,令人触目惊心。长期居于城市的人是无法想象这些贫困村民的生存环节。破墙漏瓦,阴暗潮湿,蛛网随处可见,破衣农具随处胡乱堆放、杂乱无章,屋外数米之外便可闻到刺鼻的味道。他们的脸上也正如阴暗角落里的腌菜,色泽暗淡、了无生机。因为空气中飞舞的柳絮而黯然失色、苍白无力。他们或残、或病、或孤,脸上无一例外充满期待,期待我们市里下派的工作队带来阳光雨露。在他们看来,我们是市里来的人,理应会带来不少他们期盼的实惠。我虽然内心焦虑,但一时也无能为力。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倍努力! 令我感触最深的是,在走访的贫困户中,对党的扶贫政策大都非常满意。村干部和原扶贫工作队也做了大量的工作,虽然不能保证政策在最后一公里完全落地,工作大抵上做的还是非常扎实的,通过产业、救助、教育等手段,贫困户吃穿等基本问题也没有太大的问题,这也极大地改变了村民的对扶贫工作队和村干部的认知,因此,概而言之,贫困户对党和政府还是充满感恩之情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就目前贫困户的现状,我认识到,可持续发展是最大的问题。 我想支撑村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除了外力,剔除真正无劳动能力的,还是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只有自强自立,通过多方帮扶,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脱贫。迫在眉睫的是解决贫困户精神上贫苦。就我目前接触到的现状来说,精神贫困尤为可怕,而这也是当前扶贫工作的薄弱环节。这个问题值得深思、研究! 忐忑中开始,踏实中结束。看着车窗外飞驰而过的田园风光,内心感触万千。我对贫困二字有深深体会,因为小时家里也穷,吃不饱穿不暖上不起学的经历对我是刻骨铭心终生难忘的。竹山村的乡亲们很真实、很淳朴,帮扶对象大都在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脱贫致富…… 我们继续深入贫困户走访,贫困村民的群像在我心中愈益清晰。他们贫困的原因各不相同,但生活的镜像都令人揪心。面对贫困,他们精神上也表现迥异。有的被动等待,有的乐观向上、奋力自救。 今天走访中,一位七旬老者,我印象尤为深刻。这位村民,原为村里的会计,也是一名老党员。他与我同时联系一户贫困户。我们在一同查完扶贫手册等相关资料、进行必要的程序性谈话后。这位脸上布满岁月的沧桑、佝偻着被生活重担压弯了的腰的老者,谈了他对贫困的认识。他说,他在村里生活了七十多年,近年来的变化是最快的,虽然因为种种原因,贫困人口是客观存在的。但就整体而言,贫困的程度绝不相同。因为政策的原因,少数人以贫困为荣,把贫困当福利,不想脱贫、不愿脱贫。这个问题要引起我高度重视。党的扶贫政策力度前所未有,“两不愁三保障”(即: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根本没有问题。作为贫困户,理应怀有感恩之心,在自己脱贫后让政策向真正贫困户倾斜。 真正要实现可持续脱贫,必须实现精神脱贫,必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如果贫困户对贫困的认识能够达到这个高度,如果我们的扶贫工作能够做到更细更扎实,政策的温度是否可以最大限度地温暖更多人呢!故此,做好扶贫工作,真的需要了解更多,真正下绣花功夫! 还有一个印象最深的贫困户,年近七旬的老太太,儿子因车祸失去了劳动能力,其媳妇忍受不了贫困的煎熬离婚远嫁他乡。老太太带着两个年幼的孙女和一个体残的儿子艰难度日。虽然村里用足了扶贫政策,但生活的艰辛是常人无法想象的。震撼人心灵的是老太太面对困境的乐观,简陋的室内,虽然家具、生活用品、农具等与其他贫困家庭没有多大差别,甚至更少更破,但一切都收拾得井然有序、有条不紊,房前屋后也与众多贫困户的杂乱无章形成鲜明对比。老太太自身衣着破旧,但干净清爽。在言谈中,老太太的一句话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她说,虽然穷,但是要为孙女们活着,为儿子尽责!话语中透着坚强和韧性。我的眼前一下子浮现出了余华小说《活着》中的福贵,在面对一个一个生死磨难,依然乐观面对苦难、穿越苦难、艰难的活着。就像我脚下的厚土,历经困苦、灾难等,依然沉稳、乐观,养育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的乡民。在历史大潮中,像老太太般的村民,穿越苦难的历程似乎微不足道,但正是他们面对困难的韧劲铸成了民族文化的根基! 下午,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胡立安亲临竹山村指导,细致了解了我们工作队驻村生活保障问题和产业发展、文化广场的建设等情况,要求我们尽可能地做好、做扎实。在现有条件下尽最大的努力为我们提供坚强的后勤保障工作,同时也给予我们工作队于厚望。 在感动之余,我深感责任重大,压力巨大。老实说,了解了扶贫工作的皮毛后,我初步体味到了基层脱贫攻坚的艰辛,没有身处其中的人是很难体味其中的况味。面对群众的期盼、组织的重托,思想上、精神上的压力难以言表!我当扶贫队长第一天,更加坚定了我对扶贫的信心。我暗下决心:在乡亲们脱贫致富过程中,我一定会尽自己的微薄之力,让他们的路不那么难走,也一定会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在2020年同步建成小康社会,不让一个人掉队”的要求,圆满完成此次竹山村扶贫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