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印象-益阳历史文物陈列》展馆文物
《益阳印象-益阳历史文物陈列》展馆雕塑
《益阳印象-益阳历史文物陈列》展馆场景
市博物馆《益阳印象——益阳历史文物陈列》展厅展示面积1500多平方米,分为“史前文化与青铜文明”、“秦汉至宋元:社会经济稳步发展”、“明清时期:经济文化初步繁荣”三大部分,其中又包括“南洞庭湖畔原始先民”、“楚越对益阳的开发”、“千年窑火羊舞岭”、“益阳人杰”等13个单元。陈列时间跨度从旧石器时代到近现代20多万年的时间,展示了益阳的人文历史、地域特色和优秀文化,共展出西周越式细线云纹铜铙、战国错金铭文铜戈、战国长方座木双立凤鸟、东汉成熟青瓷等400多件文物。 据了解,我市博物馆体系已基本构成,现有各类博物馆、陈列馆、故居8处,正在筹建的有8处;全市有各类文物点1018处,其中已通过国家专家评审,待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7处、省级32处、市级75处、县级113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项、省级82项、市级33项。市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2万余件,其中国家珍贵文物2170件(一级50件、二级172件、三级1948件),其馆藏文物的数量和等级居全省市州博物馆前茅,有不少文物填补了全省乃至全国馆藏文物的空白。陈峻告诉记者,目前,市博物馆现有“竹艺之美”“非物质文化遗产”“何凤山生命签证”三个基本陈列,但没有益阳历史文物陈列,成为展示益阳历史文化的一大缺陷,所以这个《益阳印象——益阳历史文物陈列》展馆的建设迫在眉睫。历史文物陈列的开展,呈现了益阳历史发展脉络,展现了益阳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秀历史文化,成为益阳名片、展示窗口、宣传基地。 据市博物馆馆长陈峻介绍,该陈列从2009年起开始筹划,2010年4月完成内容设计初稿,2011年4月正式定稿。同时开展形式设计,2011年11月完成陈列的形式设计。期间邀请省里文博专家三次详审论证,还两次请清华大学专家教授来馆指导。今年3月份完成招投标,4月18日正式动工,历经5个多月的工作,目前布展工作已基本完成,定于28日正式向社会公众开放。
益阳历史一目了然
益阳历史文物陈列馆设在市博物馆三楼,占地1400多平方米。走进这个展馆,首先引入眼帘的就是一座很有历史感的城门。据陈峻介绍,这座城墙的砖都是古代的。记者进入展馆内,发现陈列内容几乎贯穿了整个益阳历史,可谓一幅益阳历史长卷。展览分史前文化与青铜文明、秦汉至宋元社会经济稳步发展、明清时期经济与文化的繁荣三大部分,含15个单元。上至2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下至民国时期,文物基本不断代,似如此展示一个地方完整历史,其他市州馆不常见。益阳底蕴特色文化在本展馆内非常突出。如“益阳人的第一个家”洞庭湖畔的原始先民;益阳商周青铜文明;楚人生活常态与楚文化;秦汉建制与经济发展;三国故事;宋代对梅山的开发;宋元时期的重要发现;南宋至明清益阳古瓷窑;安化茶马古道与竹文化;益阳书院文化和益阳人杰等,集中展现了益阳各个历史时期益阳政治、经济、文化、人们生产生活和民俗风情。此外,该馆突破博物馆传统展示方式,用讲故事的方式使广大观众能看懂、读懂展览,易于了解和观赏。形式上多采用大背景、场景、人物雕塑和投影等表现方式,对时代背景进行渲染与烘托,给人们身临其境的感觉。
文物种类齐全
展馆内藏有精心遴选出300余件益阳各个历史时代最具代表性的文物,主要有:石器、陶器、玉器、青铜器、瓷器、木器、金银器、字画、文房用品等。其中珍品有:大溪文化的玛瑙璜、玦;龙山文化石器的可谓“石斧之王”大石斧、春秋铜缶、鼎、敦、壶;战国时期的玻璃环、琉璃珠、铭文戈、五山镜、木鸟、木俑、87齿木蓖梳、双凤玉壁、青铜兵器、印章、连弧纹大铜镜;秦汉时期青瓷坛、怪兽抱鱼错金铜带钩、铭文铜镜、绿釉猪圈;三国至魏晋时期蜀国钱币、青瓷狮形水滴;唐宋时期葵形龙纹铜镜、有绝对年代的标准器-北宋“熙宁五年”青瓷梅瓶、梅子青龙泉窑瓷器、金银器;宋元时期羊舞岭青瓷瓶、青花人物、动物、山水、花鸟、诗文等题材的坛、缸;明清时期翡翠银链玉佩、和田玉扳指、科举试卷、陶澍、胡林翼、黄自元、罗绕典书法对联等。
开创文化项目的新纪元
据了解,我市博物馆是全省市州里面最先创建“数字博物馆”的,并且利用三维、数字演示的“触摸屏”,方便观众了解陈列内容和文物资料;观众休息区和多功能厅影视播映益阳历史与文化的记录片;此外,“地域特色文化遗产展示系统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应用工程示范”为首次全国国家科技创新新项目。博物馆已经汇编好材料向国家科技部申报,已于9月11日通过国家专家视频答辩,并获得第一名,此项目为全国博物馆唯一文化创新申报项目,也是湖南唯一文化创新申报项目,该项目以“一个人物(何凤山)、二个遗址(古巷古民居、羊舞岭窑)、三个非遗(黑茶、竹艺、地花鼓)”为框架模型,此项完成后,与实体博物馆同为宣传,演示、展示益阳优秀历史文化的窗口和平台。 |
1、凡本网注明“来源:益阳在线”或在视频窗口中有“益阳在线LOGO”标识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益阳新媒体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本公司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益阳新媒体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益阳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0737-4223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