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说字】由“拍马屁”说开去 谢国芳 溜须·拍马·吹牛·摸罗拐 “拍马屁”的典故来源于元朝文化。蒙古族的一般百姓人家都会拥有几匹马,以解决行路、运输等问题,元朝人都以养得骏马为荣。人们骑马相遇礼貌上要下马打招呼。寒暄时,常会拍拍对方马的屁股,摸摸马膘如何,并随口夸上几声“好马”,以博得马主人的欢心。起初,人们实事求是,好马才说好,劣马不乱夸,可是时间一久,有的人不管马的好坏,都一味说奉承话,把劣马也说成好马。而且,元朝统治者是“马上得天下,马上治天下”,官员大多是武将出身,马往往成为权力、身份、地位的象征,下级对上司直接赞美,汉人会说不出口,于是就以拍拍他的马、夸他的马好,作为一种含蓄的寒暄。后来,大家都知道了其中的玄机,私下就把别人对上司的奉承称为“拍马”。尽管后来没有了拍马的动作,也不再说“马好”之类的话,对上司奉承的举动也多种多样了,但“拍马屁”的本质在延续,于是“拍马屁”一词就保留下来,并在全国流传。元朝之后,“拍马屁”一词被文艺作品广为采用。如《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五回:“帐房师爷因为他时常进来拍马屁,彼此极熟,不好意思驳他。”管桦《清风店》:“她鼻子这么一哼,傻小子陈贵便立刻跟着拍马屁。” “溜须”与“拍马”连用是一个成语。“溜须”典出《宋史》,讲的是丁谓与寇准之间的故事。宋真宗朝丁谓为参知政事(副宰相)。时宰相是寇准,丁谓对之毕恭毕敬,唯寇准之言是听。某日,宰相、副宰相等在一起用工作餐,汤污了寇准的胡须,丁谓起而为之揩拂(“溜其须”)。寇准笑曰:“参政,国之大臣,乃为长官拂须耶?”说得丁谓既羞又恼,从此对寇准怀恨在心。寇准为北宋初年著名的政治家。丁谓后来也做到宰相,是一位多才多能的小人。京师之人相传:“欲得天下宁,当拔眼中钉;欲得天下好,莫如召寇老”,“钉”即指丁谓。 “吹牛”也与“拍马”连成成语。“吹牛(皮)”一词的来源很多,但其含义在今天的另一句谚语里表达得很清楚了——“火车不是推的,牛皮不是吹的”。屠夫将猪、羊吹起来可以,牛是吹不起来的。说某人吹牛(皮),就是不切实际,在讲大话、空话。不过,这个词与“拍马”连用,就成了针对官场的固有用法。一般指下属拍上司马屁、吹捧上司的同时吹嘘自己的能耐,以期获得重视、提拔。 因为中国的帝制时间长,人治为政治的基本生态,社会管理是自上而下的。培养出来的官员多以“唯上”为生存取向,形成了非常繁荣的“马屁”文化。在此文化氛围下,与“拍马屁”意义相似的词还很多,除“溜须”“吹牛”外,还有“捧臭脚”“摸罗拐”“伴大腿”“抱大腿”等。如今还有一个新词“伴大款”,指官员为了将权力兑现成金钱,反过来巴结商人。 “捧臭脚”一词也源于北宋。当时宋神宗让宦官李宪巡边,边军文武官员早知李宪的脚很臭且喜欢洗脚,就争先为其洗脚。官员为其脱靴捧脚之时,往往还会先嗅上一番,而后赞叹道:“太尉之足,何其香也!” “捧臭脚”大致分两种:一捧皇上、上级。如管桦《竹》:“有的官看皇帝眼色办事,明知道皇帝错了,他却溜须拍马,捧臭脚,一个劲儿地奉承:‘万岁圣明!万岁圣明!’”二是捧艺人(角),为戏子捧场。如今这种捧臭脚者叫“托儿”,往往是表演者的同伙。 “摸罗拐”是湖南俗词。笔者以为应是从“捧臭脚”引申而来。拍马屁的下级为上级洗脚,意不在洗而在摸,而摸得最舒服的部位就是踝骨(罗拐)。这样,“摸罗拐”就成了“捧臭脚”的另一种表达,它比“捧臭脚”含蓄一点,就算是当面说人,刺激也不大,正符合“不好说处绕个弯”的规律。 有一个成语“吮痈舐痔”,典出《庄子·列御寇》。讲宋国有一个叫曹商的人,出使秦国。得到秦王一百辆车的赏赐。回国后曹商在庄子面前炫耀。庄子说:秦王得了病召医生,破出脓疮溃散疖子的人可获得一辆车子,为他舔痔疮的可获得五辆车。疗治的部位越是低下,所获得的车子越多。你难道给秦王舔过痔疮吗,怎么得了这么多车子?这是历史上最有名的挖苦“拍马屁”者的典故。 乌纱帽 现在人们讲到某人丢官,都说成“丢乌纱帽”或“丢乌纱”。 考古人员在马王堆三号墓里找到过一顶状似泳帽的乌纱帽。起先乌纱帽不过是一种便帽,制作简单,戴着随意,有休闲帽的意味。据说流行始于东晋成帝时,凡在都城建康(南京)宫中任事的人,均戴乌纱帽。像所有时髦装饰一样,南朝宋明帝时,这种帽子在民间流行开来。 “乌纱帽”一词,在隋唐时出现。《通典》有云:“隋文帝(杨坚)开皇初,尝着乌纱帽,自朝贵以下至于冗吏,通着入朝。”且隋朝官员戴乌纱帽有了等级上的规定:以帽子上玉饰的多少体现官员的级别:一品有九块,二品有八块,三品有七块,四品有六块,五品有五块,而六品以下不准装饰玉块。 据《中华古今注》记载,唐武德九年(626年),唐太宗李世民下诏曰:“自古以来,天子服乌纱帽,百官士庶皆同服之。”他说的“自古”说的正是隋朝时的乌纱盛况。唐随隋制,乌纱帽也仍然是朝野人士都戴的一种时髦帽子。 宋太祖赵匡胤登基后,为防止议事时朝臣交头接耳,便下诏改变乌纱帽的样式:在乌纱帽的两边各加一个翅,这样只要脑袋一动,软翅就忽悠忽悠颤动,皇上居高临下,看得清清楚楚。乌纱帽上装饰不同的花纹,以区别官阶的高低。 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定都南京后,于洪武三年作出规定:凡文武百官上朝和办公时,一律戴乌纱帽,穿圆领衫,束腰带。取得功名而未授官职的进士,也享受官员待遇,可戴乌纱帽。从此,“乌纱帽”成为官员的一种特有标志,民间人士不准再戴乌纱帽。 到了清代,官员的乌纱帽被换成红缨帽,但“乌纱帽”一词沿袭下来,成为官位的代称,保留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