夭夭 益阳称年轻男子为“后生子”,意同于“年轻人”“小伙子”。现在夸年轻人用“帅哥”“好帅啊”,过去夸年轻男子谓“后生子夭夭里(的)”。“夭夭”的来源非常古老。 《诗经·周南》里有一首《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这首诗至今还常被人在婚礼上引用。 因为这是一首贺新婚歌。在新婚喜庆的日子里,伴娘送新娘出门,大家簇拥着新娘向新郎家走去,一路唱道:“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婚姻幸福、早生贵子、白头偕老,祝福都在其中。 夭夭,茂盛的样子。华,花。“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形容桃树枝叶繁茂,花朵灿烂。而“夭夭”在古时并不只用于“桃之夭夭”。 《论语·述而》:“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何晏集解引马融语曰:“申申夭夭,和舒之貌。” 《汉书·叙传下》:“万石温温,幼寤圣君,宜尔子孙,夭夭伸伸。”颜师古注:“此言万石子孙既多,又皆和睦。” 古人常将“夭夭”与“申申(伸伸)”连用,表示和舒、和睦,是一个吉祥词。 唐·张南容《静女歌》:“夭夭邻家子,百花装首饰。”此处的“子”是女子,表明“夭夭”在唐时已经更多的用在女子身上了。益阳的用法更古老,将“夭夭”用在年轻男子身上,除了讲他长得好、帅,更多的是强调他的内在气质,有礼貌、有风度。 惧诛 “惧诛”一词在益阳夹在“吓得惧诛一样”的表达里,许多人会讲,但不知道“惧诛”是哪两个字。“惧诛”有一个很文雅的来历。 北宋大文豪苏轼贬居海南时写过一本寓言故事《艾子杂说》,其中的艾子为苏轼自况。其中有一篇《蛤蟆惧诛》:艾子在海上漂游,夜宿一个小岛。忽然听到水下有哭声,好像有人说话,便注意听。只听得一个声音说,昨日龙王有令,凡水族有尾者要杀头。我是鳄鱼,因此怕杀头而哭,你是蛤蟆,没有尾巴,你哭什么?另一个声音说,我现在有幸没有尾巴,但担心龙王追究到我是蝌蚪的时候啊!这个寓言里表达“害怕杀头”的文言原文就是“惧诛”。益阳话用“惧诛”来表示极度恐惧,也用来嘲笑胆小怕事的人,对该典故的运用非常恰当。最早这个话肯定是文人讲出来的,只是如今好多人人云亦云,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了。 好于其事 益阳有一个词“好于其事”,其来源可能与唐代文豪柳宗元的《黔之驴》有关——黔这个地方本来没有驴,有一个好事者用船运了一头驴来。没有用处,就放在山下。老虎见了,以为是一个庞然大物,不知是何方神圣。有一天,驴叫一声,虎吓了一大跳。后来,它逐渐习惯了驴的叫声,再稍微靠近,直至上前挑逗它。驴发怒了,用蹄踢它。虎因此高兴起来,心想:“就这点能耐啊!”就跳起来,咬断驴的喉咙,将它吃掉了。 “好于其事”一般用来称那些喜欢探索、尝鲜,以及对某事过于执著的人。因为这类人往往不大合群,生活于圈子之外,因而“好于其事”有一定的贬义。 何苦之哉 “何苦之哉”,这是一句很文很雅的话,却被益阳人常常用在口头上。这句话可能是从孔子言行记录里引申出来的。 《论语·宪问》: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说子路住在城门外,进城时,开城门的人问他:“从哪里来?”子路说:“从孔氏那里来。”开城门的说:“就是那个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人吗?” 这个开城门的人是一个有道家思想的隐士。他以“知其不可而为之”来概括孔子的行为,甚为准确。处于礼坏乐崩时代的孔子,有强烈的救世情怀。他知道以自己之力救世难有效果,但他还是一如既往的去做,这是孔子的圣人气质决定的。当时的道家认为这个世界没救了,他们主张任其自然,不去强为,于是,受这一思想影响的人便用“何苦之哉”来嘲笑孔子——世界都这样了,你何苦呢? 明末清初的学者张岱在《四书遇》中,对孔子的一生有一个非常好的评论:“不知不可为而为之,愚人也;知其不可为而不为,贤人也;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圣人也。” 因此,被人说“何苦之哉”的人不必消极,你也许就是圣人。 以老以实 “老实”本是一个常用词,大家都明白它的意义与用法。但益阳人加两个“以”来说,显得更文雅。 “以”作为介词后面引入工具、手段、材料、方式、标准等,有强调意味。可以说我“以老以实”,也可以说别人“以老以实”,都是肯定、表扬为主。“老实”二字本不是并列关系,不能这样拆开用的,益阳人这样用是口语中的变例。“老实”的“老”,义为极、很、蛮,属程度副词,如老早、老贵等。表示程度的“老”,北方比南方用得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