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在线

搜索
益阳在线 首页 文化益阳 创作园地 文学作品 查看内容

【寻根说字】为头做大事叫“敦都”

2017-1-16 11:06| 发布者: 李倩| 查看: 8718| 原作者: 谢国芳|来自: 益阳在线

摘要:   敦都 敦同   益阳话读“敦”为dèn,竖立的意思。《庄子·列御寇》:“伯昏瞀人北面而立,敦杖蹙之乎颐,立有间,不言而出。”宋《广韵》:“敦,竖也。”   益阳话有“壁敦的”,表示像墙壁一样陡峭;打牌有 ...

  敦都 敦同

  益阳话读“敦”为dèn,竖立的意思。《庄子·列御寇》:“伯昏瞀人北面而立,敦杖蹙之乎颐,立有间,不言而出。”宋《广韵》:“敦,竖也。”

  益阳话有“壁敦的”,表示像墙壁一样陡峭;打牌有“敦牌”“一敦牌”等。除了普通的“竖立”含义以外,“敦”往往强调猛力快速向下放置,如方言谜语“锄头一敦,一边一它粪”(谜底为“小”字)。锄头一敦的“敦”,在赣方言、湖北话和陕西关中方言中也有类似用法,有的也用“蹾”来表示。益阳有“敦屁股一跤”,即猛地摔坐在地上,也可写为“蹾屁股一跤”。

  周立波《山乡巨变》:“他把锄头顿在房门角落里洗脸去了。”“雨正落得顿得竹篙住。溪水大涨,平了溪岸。”“盛淑君一边在田塍上顿草。”其中的“顿”都表示“竖立”,都应写为“敦”。不过,写成“顿”,也不是周立波的发明。宋·朱熹《朱子语类》也写作“顿”:“如起屋须有基址,许多梁柱方有顿处。”清·桂馥《札朴·乡里旧闻》还写为“镦”:“置物地上曰镦。”

  益阳话有“敦都”一说,也有说“敦杆子”的。“都”古有头目、首领的意思,古时不少官名里有“都”字,就是这样来的。某人架子大、不好打交道,益阳人会说他“大都哒”或“大作作里”。另,《史记·五帝本纪》:“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讲了古时“都(市)”的形成过程。将两种说法合在一起,就是说想当头目的人,在地上立个杆子,这个地方后来就可能成为“都(集市)”。于是,我们说的“敦都”,就是为头、为首的意思。一般情况下,都是别人劝他敦都,而自己不说,以示由别人拥戴,自己为头只是顺应“民意”。历史上最有名的“敦都”是赵匡胤的“陈桥兵变”。

  怂恿别人做什么,益阳人说“敦起(他)”。如“你不要敦起他去,那种事做不得的!”还有一词“敦同”,“敦”有自己想为头的成份,而“同”是为了“敦”而进行的拉拢、结盟。如“他不得听你的,你不要老是在他那里敦同。”“敦同”也泛用于背后说人坏话。

  宁波床

  “宁波床”是一种老式雕花大床,应该是起源或成型于宁波。因为颇受欢迎,旧时流行非常广。周立波《山乡巨变》:“面向窗户,靠紧板壁,摆着一挺朱漆雕花嵌镜的宁波床。”

  浙江绍兴人鲁迅也对宁波床颇为看重,写进了小说。在《阿Q正传》中出现过3次“宁式床”,其中阿Q幻想革命成功的一段有如下描述:“东西,……直走进去打开箱子来:元宝,洋钱,洋纱衫,……秀才娘子的一张宁式床先搬到土谷祠,此外便摆了钱家的桌椅,——或者也就用赵家的罢。自己是不动手的了,叫小D来搬,要搬得快,搬得不快打嘴巴……”

  文革破四旧时,不仅是文物古董,连宁波床也难逃厄运。现在只有故居一类场所才陈列有旧式宁波床。有的文章里写成“凌波床”,应是因读音相近而想象出来的误写。

  炙火

  “烤火”在益阳话里叫“炙火”,读“炙”为zà,而非普通话的zhì。粤语、客家话、赣语、闽北等方言,也使用“炙火”一词。“炙”的字形就是肉放在火上烤。“脍炙人口”,脍为切细的肉,成语本义是精加工的鱼肉,用以形容好文章。

  明·严从简《殊域周咨录》:“礼部主客郎中陈九川例应审验,因病炙火后堂。”清·姚元之《竹叶亭杂记》:“重帘幛风,围炉炙火,客至其堂,不知其外边之有寒也。”

  周立波《山乡巨变》将“炙(zhà)火”写成“照(zhào)火”,属误写,如他引用的俗语,“叫化子(乞丐)照火,只往自己怀里扒”, 照与炙,其意大相径庭也。还有“怀里”,益阳人是说“胯(音ka)里”,可能因“胯”的俗音一时难以确定,便写成了“怀里”,这也远不如“胯里”生动和准确。

  还有,我们称炙烤人的太阳叫“炙日子”,太阳烤得人难受叫“日头炙人”。

  凼·圳

  益阳方言不用“坑”,而用“凼”,或写为“氹”,读第三声,原意是小水坑。过去,房屋前面常有将生活垃圾沤肥的水坑,称“热水凼”“粪凼”。周立波《山乡巨变》:“我看见他屋门前的热水凼子里倒一堆烟蒂。他佃一个五斗丘,每年作五个凼子,沤十担大粪,二十担草皮,年年一样,不多也不少。”

  粤语有氹仔、路氹等地名。清·徐珂《清稗类钞》:“‘凼’,音泔,蓄水为池也。‘圳’,音浸,通水之道也。”

  重庆奉节县有“长凼乡”。可见湘方言、粤语、四川话都有“凼/氹”。

  益阳方言中也有“圳(甽)”,读jún ,表示水沟、水渠。如今很少单独用,但保留在“圳沟”一词里。

  杨树达《长沙方言考》:“《吕氏春秋》:故亩欲广以平,甽欲小以深。《汉书·刘向传》云:忠臣虽在甽亩,犹不忘君。颜注:甽,田中之沟也。今长沙乡间谓田间沟曰甽,读去声。”花鼓戏《刘海砍樵》中有:“下圳捉泥鳅。”

  连横《雅言》说,闽台语也是读圳为“浚”。普通话规范后,“圳”才读zhèn。

  “深圳”之名是客家人起的。如今的深圳河,过去在客家人眼里不过是一条深一点的水沟。与圳相关的是“塍(chéng,益阳音lén) ”,“圳”是田间的水沟,“塍”是田间的土埂。

  月口

  周立波《山乡巨变》写作“越口”:“‘这里是越口,小心。’碰到路上一个搭着麻石的越口,中学生站住,把火把放低,照着邓秀梅走过麻石,才又往前走。”

  月口,指田与田之间,或水渠与田相通的流水的缺口。“yuè口”中“yuè”的含义是缺,比如“碗月了”,就是“碗缺了”,与横越无关。苏轼词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月圆的时候少,而缺的时候多,因而,以“缺”作为月的特征来名流水的口子,应是方言的本意。因此,这个词应写为“月口”,而不是“越口”。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益阳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益阳在线”或在视频窗口中有“益阳在线LOGO”标识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益阳新媒体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本公司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益阳新媒体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益阳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0737-422365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