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最近,益阳职业学院生物信息工程系邀请农民作家夏汉青作报告,该系报告厅三百多个座位无一虚席。听完报告,一大学生说:听君一席话,不说胜读十年书,至少可抵十本书。 夏汉青,益阳资阳区人,毛泽东文学院第11期中青年作家班学员,资阳区作协“吃背米”的副主席。有小说发于《创作与评论》《天池小小说》《文学风》《资水》《益阳日报》等刊物。平时靠种地为生,闲时写小说自娱。今天,益阳在线特将他的报告全文照登,让网友通过他的话了解他的文,了解他的人。 读书的趣味 夏汉青 古话讲,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颜如玉指美人,黄金屋指财物,有了这两样,人生就少了许多遗憾,多了许多趣味。但现实生活中,读书人,我这里指的是真正的读书人,多有些迂腐之气,有所谓的铮铮铁骨,傲气的人,却不是那么的顺风顺水,甚至还有一些坎坷,一些波折。反证出读书是没有多少用处的。 这实在是一个有点尴尬的问题。 我也曾经疑惑过。真的,读书有什么用,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呢。 我从来不讳言我是一个农民,一个靠种植水稻来养家糊口的地道的农民。我生活在一个叫民主垸的地方,四面环水,一方是资江,一方是甘溪港小河,还有两方是洞庭湖的万子湖。典型的湖州地,很适合种植水稻。我们这里有个词,确切地讲是一个字,叫憨。憨的意思是什么呢,是有点多,有点宝气的意思,还带一点不入流俗的意思。 我高中读完后,就直接地加入到滚滚的农民群众中去了,人家东扯葫芦西扯叶,有时扯出外婆当姐姐来,讲话东一句西一句,讲过了就讲过了,没有高低上下。这就是当下农村的现状,一时间没有办法来改变的。你要是农村的,在节假日回到家乡,是会有许多不适应的。 我当然也有诸多的不适应。人家打牌玩笑打架斗殴,我就呆在家里拿一本书,沉迷其中。这个时候,他们就把那个憨字加到了我的头上,而且还加了两个字,叫做书憨子。一开始,我非常反感这个喊法,有时对喊我这个的我都看都不看人家一眼,于是,人家就叫得格外的起劲,好像找到了一个莫大的乐趣。 我却不是孤立的,在我们生产队,还一个老头子,姓王,人家也喊他书憨子。他的态度却不像我这么激烈,不管人家喊他什么,他都是笑眯眯的,也不反驳,也不申辩,在干什么还是干什么。观察一段时间后,终于有了一个与他聊天的机会。他说,侄儿子,我注意你好久了,你喜欢读书,但还是不够啊。我就纳闷,就歪着头注视他,他就接着讲下去,你没有想尽千方百计来读书。当时我脑海里就想起左邻右舍们讲的老王头的故事来,讲他在代销店买了半斤红糖,回家后先把红糖倒进糖罐中,倒完后,第一时间就把那包红糖的半张报纸铺在饭桌上,认认真真地看起来。我确实没有这么的习惯,我只是找到一些小说的书本,很浮光掠影地看,没有这么认真的。当下,我点点头,认同他对我的看法。 接下来,老王头话锋一转,侄儿子,你背得《岳阳楼记》么?当然背得啊,马上我就背了起来,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这篇文章,在读初中的时候就连番倒背得的,但这次一下卡壳了。老王头也不说什么,这个七十八岁的老爷子用慢条斯理的语速,就在田野中,在空旷的田野中,悠悠地为我背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 有好久,我们都没有讲话。后来,老王头对我讲了以下的话,你忌讳人家叫你书憨子吧,他也不要我回答,自顾自地讲下去,我们还有“憨”掉的,他们连用的都冇得,你还有什么好生气的呢?我一下云开雾散。看来,还是要读书啊,读了书看问题的角度都不一样。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慢慢地悟出读书的好处来了。 有一回,我买到一本书,是电视剧《铁嘴铜牙纪晓岚》里的主人公纪晓岚写的,这个纪晓岚不简单,《四库全书》的总编撰,深得皇帝老子的喜欢,他写了一本书,叫《阅微堂笔记》,我买的就是这本书。介绍我读这本书的是一个读书人,叫聂鑫森,是一个我很喜欢的作家,他写的小说就是好看,还有文化味,有一年他给我讲课,讲了一个这样的事情,说他们那里一些暴发户常常请他这个文化人吃饭,也许有附庸风雅的意思,也好在酒醉饭饱后向人吹嘘,我认识那个写小说的聂鑫森什么什么的。有回在酒桌上,有个暴发户喝高了,声音粗剌剌地喊:聂老师,像我这样,应该也可以叫做富贵之家了吧。聂老师幽幽地告诉他,你知道富贵之家是什么吗?富贵之家需要三代人的读书,积淀之后才能叫做富贵之家。那个暴发户借着酒性,还有点不甘心,那我这样的叫做什么呢。聂老师告诉他,你啊,就顶多算个暴发户。然后,拂袖而去。 聂老师介绍我看《阅微堂笔记》,这本书我是在鹅羊池旧书摊买到的,那天中午有朋友喊我吃饭,我说有另外一个饭局了,不好意思啊。好在中国的饭局离开了谁都可以开局,都可以热闹非凡的。我就一个人在秀峰湖湖边的一个石凳子上,还脱了鞋子,光着脚,踩在枯黄后掉下的树叶上,很惬意地看这本书。这实在是一个文化的大餐,比醉醺醺,酒醉饭饱过瘾得多。在那个下午,我得到了一次人生的满足。我以为,人这一生,就是一次不断寻找满足的过程。我庆幸我在书本里时不时地找到,实在是一桩幸福的事情。 有一次,我参加一个文学的饭局,怎么这么讲呢,因为吃饭的都是些搞文学的人。席间,坐我旁边的一个人讲,《红楼梦》实在不是一本好书。讲一本书是好是歹本无可厚非,真的,个人的取向价值与爱好,口味不同,这都是正常的。偏偏我对《红楼梦》有种偏好。在我十多岁的时候,我们学校附近有个小镇,小镇上一个百货商店,百货商店里有个小小的书柜,就是专门卖书的地方。那个时候我每个月20元的生活费,居然能省下一些买书看,次数多了,就被那个营业员记住了这个矮个子的学生,有什么书籍,大抵是文学类书籍,她都给我留下来。其中就有《红楼梦》。这本书跟随了我许多年,被我翻看得连书皮都烂了。当然对曹雪芹老先生就格外的青睐。见有人对这本我以为的伟大的书竟然不屑一顾,当然心里就有些不太舒服。当下,我就问,你看过《红楼梦》么?后来想,这话问得有点愚蠢,怎么能这样问呢,顶多只能问他的见解的。看肯定人家是看过的啊。但人家居然回答我,没有看过。我就纳闷了,你看都没有看过,竟然能够给出不好的说法,这就有些让人出离愤怒了。我就问,那你是凭什么讲,这本 书不好呢。你猜人家怎么回答的,我觉得是当下最八卦,也最没有操守的回答:我是看了几集80版的电视剧《红楼梦》,大家都说不好,所以我也觉得不好。 我不是一个理性的人,对于这样的人,我居然还与他论了一回什么理。突然地,我记起一个故事。 两个人吵架,那吵得是不可开交,谁也说不过谁,就到县太爷那里求个清楚明白。什么原因呢,一个说,三七21,一个说三七28。到了县衙,三七21的那个人说,他是原告,告三七28的人不学无术。县太爷听完陈述,大喊一声,先给我打二十大板。衙役就问,老爷,打谁?老爷就说,打这三七21的,打这个不长脑子的家伙。三七21的人就大喊冤屈,老爷,不长脑子的应该是三七28啊,怎么能打我呢。老爷就讲了,就打的你,一个认定三七28的蠢材,你却去与他争长短,不打你老爷我打谁? 记起这个故事,我便释然了,为什么要顾及人家的认为呢,他不懂或者说他不清白,为什么要与他论短长,人生有太多的不同看法和世界观了,道相同便一起坐而论道,道不同,自然就不相为谋了。 《红楼梦》里有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叫做王熙凤,小名叫凤辣子,这个小名就是我们这里的辣椒的意思,辣椒很辣还风风火火地,她在大观园里呼风唤雨,上下左右逢源,没有她办不到的事情,她还没有读过多少书,贾宝玉林黛玉们办了个潇湘诗社,结社嘛自然就要作诗的,在一百万字的《红楼梦》里,泼辣的王熙凤竟然做了一句诗,“昨夜北风紧”。没料,由这句开头,大观园里的青年才俊们你一句我一句,竟联下了一首好长的《芦雪庵即景联句》。这说明什么呢,说明一个环境能左右一个人的情怀,左右一个人的爱好。我们老祖宗有句古话,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实在是讲得非常有道理的。 10年前,我去到广东的惠州,是去打工,在一家公司,这家公司有一千四百多员工,我不知道自己会做什么,但我认定自己一定能够做点什么。首先,我在一条叫cer的流水线做事,每天压卡坏,就是用一个镊子夹住一个像头发丝那么细的卡坏压到一个小小的金属物上面。这是个什么东西呢,原来我们做的是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一款汽车上面的音响开关里面的一个电子零件。有一天上班,我去到卫生间,卫生间很大,有许多员工在那里抽烟聊天,自然少不了偷懒的人。我发现卫生间里面一个水龙头坏掉了,那水哗啦啦地白白地流淌,心里有些可惜,就试图去压住水龙头,看能不能让它别流了,有一下,好像是压住了,我还用绳子将其绑住了,可手一松,自来水的压力太大,蹦的一响,又给弹开了,喷得我满头满脸都是水。旁边许多的员工就起哄,就冷笑。最后,我还是找到车间的一个管着一百多人的一位女班长,告诉她这个事情,她一个电话,公司维修部的人一分钟就搞定。后来,我就一直思考这么一件小事情,为什么公司的员工都不去主动的维修或者报告这个水龙头的事情呢,想来想去,得出一个结论,是公司员工少一些主人翁意识。 在接下来的一天,我写了一篇小文章,《从一个水龙头想到的》交给了我们生产车间的一个主管。就是这么一篇大概千把字的小东西,从主管到课长到行政部到副总最后到了公司老总的办公室。老总叫财物总监也就是他老婆接见了我,问了一些话,后来行政部组织写一个五千字的报道,规定时间是两天。当时与我一同写的还有两个大学生,我利用当天午饭后食堂无人的时候,两个小时的时间吧,我就交卷了,那两个同事有个用了两天,有个用了三天才交卷。后来,老总从美国考察回来,就问,那个老夏来宣传部上班没有,行政课长回答,老夏还在车间做事,老总就说,怎么还不安排他来宣传部呢。当天下午,我就从一个最基层的普通员工成为了公司的宣传部长。我总结,这都是平时我喜欢看书的缘故,看多了,自然一些文章就会写了,就能够培养了自己的观察能力和抓住事情本质的能力,就能让自己高出一般人那么一点点。 我在那家公司做了差不多三年,因为种种的原因,我离开了那家公司,但是,那段日子让我对人生有了重新的认识。几年后,我创作了一部中篇小说《成也水,败也水》,在江苏省作家企业家协会主办的一个共创杯全国工业题材中篇小说竞赛中获了一个优秀奖。奖虽然不大,但能够从全国两三千部中篇小说中脱颖而出,也说明我的这篇小说有一点点的可取之处。 读书,直到读社会这本大书,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的实际问题。人情练达即文章,世事洞明皆学问,这话讲得一点都没有错。你懂得了人情练达,懂得了人心指向,自然文章就可以写得差不多了,你对世间的事洞若观火,学问自然就能够做出来了。因此,我建议大家找到那本《增广贤文》来看看,我们乡下有句话,读了增广会讲话,读了幼学会相骂,你会讲话了,当然行诸文字就是文章,那么我们为什么不把这本能够教会我们讲话的古书拿来读一读呢。增广贤文里有这样的话: 昔时贤文,诲汝谆谆。集韵增广,多见多闻。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知己知彼,将心比心。 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覆小人心。 运去金成铁,时来铁似金。 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欲知天下事,须读古今书。 学了就用处处行,光学不用等于零。 不能则学,不知则问;读书全在自用心,老师不过引路人。 好曲不厌百回唱,好书不厌百回读。 读书贵能疑,疑能得教益。 默读便于思索,朗读便于记忆。 初读好书,如获良友;重读好书,如逢故知。 处处留心皆学问,三人同行有我师。 ………… 虽然是薄薄的一本集子,实在大有读的必要。说不定就受用一生。 我们家乡有这样一句俗话:识得田中之味,做老一世,识得书中之味,想老一世。想和做应该是代表两种人生,一种是劳心者,一种是劳力者,你想做哪种人,就按哪种方法去努力。再细致的我就不讲了,套用一句时髦的话,那就是,你懂的。 拉拉杂杂讲了这么些,知其能而不知其所以能,但愿对在座各位有点启迪,也算是抛砖引玉吧。 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