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在线

搜索
益阳在线 首页 文化益阳 创作园地 文学作品 查看内容

【寻根说字】“打”字满天飞

2016-12-5 15:41| 发布者: 肖沐芸| 查看: 7769| 原作者: 谢国芳

摘要: 湘方言的“打”字用得特别多,北方人说用得太滥了。过去乡下榨油叫打油,去油榨(榨油坊)买油也叫打油,店员将油从缸里舀到顾客的壶子里,也叫打油;别处说占便宜为揩油,湘人除了这种说法,还有一个相近的说法叫“ ...

  湘方言的“打”字用得特别多,北方人说用得太滥了。

  过去乡下榨油叫打油,去油榨(榨油坊)买油也叫打油,店员将油从缸里舀到顾客的壶子里,也叫打油;别处说占便宜为揩油,湘人除了这种说法,还有一个相近的说法叫“打秋风”。本是秋收之后,去亲戚朋友家占点便宜,说成“打秋风”居然显得很雅气。女人织毛衣是“打毛衣”,钉鞋底叫“打鞋底”,女子往脸上抹香(雪花膏等),叫“打脸”“打香”;给人开具证明之类,谓之“打条子”;织凉席谓之“打凉席”“打簟子”;还有“打豆腐”“打蛋”(敲破蛋,或将蛋白、蛋清搅匀),“打蚊子”(将蚊子打死或将蚊子赶走),“打浮泅”(玩水、游泳),“打早火”(天未亮就起来做早饭),“打眼”(引人关目),“打调”(闲逛),“打捱”(迟到),“打镖枪”(拉肚子或骂人乱讲话),“打赤膊”“打赤脚”“打单褂子”……让北方议论最多的是打屁,明明是放屁,怎么叫打屁呢?这屁能打吗?你不要说,放屁用点力度,还真有“打”的感觉。

  《红楼梦》第七十六回写到史湘云睡觉择席。“择席”指到新地方难以入睡,益阳谓之“打生”,如“我打生,昨夜里一直冇睡着。”

  益阳独有的用法是“打讲”。两人或多人在一起聊天谓之“打讲”。其他地方的人肯定无法理解这个“打”字。益阳人“打讲”也称为“混”,“混”既有对话、聊天的意思,还有吹牛的成分。《山乡巨变》也用过:“他(亭面糊)一碰到知心识意的朋友,就能混得好半天。”

  “混”,本是混合、交融的意思,引申为交流、聊天,而其中吹牛的含义则是对这种场合所讲内容的描述。吹牛也被说成“混绿”“混黄绿”。此处的“绿”或“黄绿”本指食物等变质、变色,引申指吹牛过头、穿泡了。

  《山乡巨变》里这个词有时写为“谈讲”,有时写为“打讲”。如亭面糊初遇邓秀梅,告别时叮嘱她:“到了村里,有空请上我家里来谈讲”。另一处:“亭面糊是愿意跟他(谢庆元)打讲的唯一的社员。”不论从读音还是语义,这个词写为“打讲”更合适。

  《山乡巨变》曾将“混绿”写为“混禄”:“你这是二十五里骂知县,她人不在这里,落得你混禄。”

  其实,湘方言中所有带“打”的动词性词组,其中的“打”都是从最原始的“打”来的。“打”本是敲、击的意思。它与后面的名词构成的词组,表示做什么的动作、过程。“打”字的广泛运用,只有“搞”字与它有得一比。对于“打”与“搞”,外国人考汉语,看到这种题目就晕。

  “劝阻”在益阳话里讲成“打破”,《山乡巨变》:“我看费力,这段婚姻,当初我就打过破。”

  “往回走”被说成“打转”。“亲嘴”说成“打白”。讲消极、泄气话谓之“打懒句”。

  “打时”是一种民间方术,主要用于推测寻回丢失的东西。身体不舒服,腿有支撑不了身体的感觉,就说“走路(脚)打跪”。

  家禽交配,益阳谓之“打雄”,是一个非常形象、准确的词。通过交配这个动作,打上雄性(遗传基因)的印迹。“打雄”一词来自吴方言。

  “打”在湘方言里还有一个别处没有的用法,当名词,意为武术、功夫。“会打”指会武术,“有打”是有功夫,“学打”是学习武术、功夫。《山乡巨变》:“你赤手空拳,去找打吗?秋丝瓜身上有打,差不多的人拢不得他的边。你拿我的家伙去。”后一个“打”就是指武术。这一用法还被泛用,比如说“某人有打”,如今并不一定是说这个人有功夫、会武术,而是说他能力强、社会关系硬,有本事、本领等。

  至于数量单位“一打”,它是来自英语的词(dozen)。一打为12个。“12”由12进位制来。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2000年之间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苏美尔人创造了人类的第一个高度文明。他们发明车轮和楔形文字,把整体划分为12个单位,如一年12个月等。“一打”这个量词就是他们发明的。“一打” 12是4乘以3,可构成近于正方形的立体,更方便包装;而更常用的“10”是2乘5,不宜于软包装。12进制现在还广泛保留着,如一年12个月,一英尺等于12英寸,一先令等于12便士,钟表一圈12小时,就连足球比赛罚点球的英制距离也是12码。据说12进制源于人的10个手指加两只脚。

  筵席菜

  筵席菜,正规的名称叫芫荽,别名胡荽、香菜、香荽。为伞形科植物鞠荽的全草,一、二年生草本植物,是人们熟悉的提味蔬菜。还有一定药用价值,《本草纲目》称:“芫荽性味辛温香窜,内通心脾,外达四肢”。

  益阳人称为“筵席菜”有两个来历。过去乡间物质生活贫乏,平时吃菜油水薄;而芫荽却是富贵菜,没有重油,难以下咽,只有过年过节,办红白喜事,才用来下油汤吃,因而谓之“筵席菜”。另一个来历,是由它的读音(yán sui)而来。芫的读音与筵同,荽的读音与尿同。尿意为小便,一般读niào,但方言里用于小孩撒尿就说“屙尿(sui)”。这个读sui的尿,在益阳方言里就读xi,与筵席之“席”(声调不同)同音。

  化生子·还债

  “化生子”在湘方言多用作贬义,重音在“化”上,拖长音,“子”为词尾,轻读。

  佛教有“四生”:胎生、卵生、湿生、化生。“化生”为“无而忽生”之意,即无所依托,借业力而出现者。佛教经典中有云:“凡化生者……死亦不留其遗形,即所谓顿生而顿灭,故于四生中亦最胜。化生者,皆以爱染当生处而受其生。”“化生子”方言意指年纪尚小就夭折的人。在湘中以北地区的风俗中,无嗣而夭折者,大不吉利,要偷偷埋葬。这与佛典中“死不留形”“顿生顿灭”的“化生者”意思相同。

  在益阳,“化生子”不论表现好坏,都被认为是父母前世的冤家,来讨债的,债一清,他(她)就走了。因而也引申来指“败家子”“没出息的家伙”“惹是生非的家伙”等。民俗上,“化生子”不仅自己长不大,还克家里的亲人,先克兄弟姊妹,再克父母,须请算命先生化解。

  与“化生子”相反,有一个词叫“还债”。说子女前世欠了父母的,这一世是来还债的。这种孩子听话,表现好,尤其是孝顺长辈。“还债”是形容词,如说某个孩子“好还债”“真还债”。

  《山乡巨变》:“你的命不也好吗?两男一女,不多不少,崽女都还债听话,不象我们那一个……”

  相反,“不还债”就是淘气、调皮。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益阳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益阳在线”或在视频窗口中有“益阳在线LOGO”标识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益阳新媒体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本公司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益阳新媒体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益阳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0737-422365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