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说字】小孩生日何以叫“长尾巴” 谢国芳 狗咬吕洞宾 关于“八仙”之一的何仙姑,岳阳有个民间故事。何仙姑本是岳州城里一富豪之女,其父重男轻女,她出生即被扔进莲花池内。不料女婴仙根深厚,落水不沉,被聚拢来的莲花托出水面。正好何姓夫妇经过,将她抱回哺养,取名何小姑。何小姑长大后面如莲花,美若天仙。其生父闻之,想以千金赎回,被何小姑拒绝。后来,她嫁了个丈夫,却不幸早亡。其夫死后,婆婆虐待她,她受不了,投湖欲自尽。恰好吕洞宾云游至此,将其救起。数年后,一日吕洞宾在天上云游,见一户人家有仙气笼罩,大异。细一观察,竟发现何小姑道骨仙风,决定收她为弟子,度她成仙。上前敲门,三次不应,第四次何小姑竟放出狗来咬他。吕洞宾呵呵大笑,用手一指,狗就定在地上,不能动弹,接着念咒曰:“心能不动,四大亦空;旷然无碍,飘然飞升。”何小姑心中顿悟,立即下拜,求仙师点化。吕洞宾一点化,何小姑就成了何仙姑。湖南人常讲的俗语“狗咬吕洞宾,不识好心人”,就是这样来的,既表示不识好心人,有时还用为“忘恩负义”之义。 园聋子 蝉,益阳人俗称“园聋子”。蝉有多种,许多地方蝉叫“知了”,是说它的叫声像在喊“知了,知了……”。邵阳人将知了的叫声拟为“今夜死,今夜死……”。而益阳的蝉叫声是连续的、大声的。蝉的幼虫生活在土中,将要羽化时,于黄昏或夜间钻出土表,爬到树上,然后抓紧树皮,蜕皮羽化。蜕下的壳叫蝉蜕,是一味中药。夏天雄蝉在树上发出响亮叫声,为吸引雌蝉来交配。有趣的是,雄蝉自己听不到叫声,而雌蝉不叫,却能听到雄蝉的叫声。看来益阳人叫它们“园聋子”,确有道理。安化人对蝉至少有两种叫法:一叫园铃子,说它是园里响个不停的铃子;一叫时蠓子,将它当小昆虫对待。开始鸣叫时正是夏末,早稻即将收割时,蝉有报时之功。益阳乡间有谚语“园聋子叫,新谷子跳”。 关于蝉脱壳,古人很早就观察到了。《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蝉蜕于浊秽,以浮游于尘埃之外”。 粪屎甲俗名屎壳郎,它的学名为蜣螂,是一种勺状头型的昆虫。它们将牛粪、猪粪等滚成球,然后将卵产在球状粪便上,并掩埋起来。这样可使幼虫在孵化后有现成的食物供应。 这两种昆虫本无关联,只因蝉的幼虫与蜣螂形状相似,人们以为蝉是由蜣螂蜕变来的,就有了“粪屎甲变园聋子——不记得吃屎的日子”的歇后语,即批评某人发达了忘本,不记得自己的贫贱出身了。 桐油罐 罐是小型的陶器,一般有盖,多用于装油或茶、水,而“桐油罐”却有别的含义。它用来形容那种从事某种手艺时间久却一直技术不精的人。怎么会有这种含义呢?原来,桐油是用于油漆木制家具的,陶器不需要桐油来油。用桐油来油陶罐属于多此一举或傻瓜行为。因此“桐油罐”就被用来形容那些不灵光的、蹩脚的手艺人。这个词用得久了,也泛了,不论什么职业,干得久却仍然不精于业的人,都可以叫“桐油罐”。也许有人将“桐油罐”解为装桐油的罐子,这无法解释它的含义,桐油装在罐子里很正常,不至于引伸出“技艺不精者”的用法来。 与此相似的还有:半瓶醋,半吊子,半桶水。 “半瓶醋”出自元杂剧《司马相如题桥记》:“如今那街上常人,粗读几句书,咬文嚼字,人叫他做半瓶醋。”何谓“半瓶醋”,即“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比喻一知半解却好于人前卖弄者。“半吊子”,古时钱币,一串为一贯,也叫一吊,串满一吊,沉重,拿起来声音小,而半吊的声音大,因而与“半瓶醋”义同。说人“半桶水”时,益阳人往往还在后加“荡得响”,很明显,意同“半瓶醋”。 长尾巴 “长尾巴”是小孩生日的俗说,南方、北方都这样讲。其起源应与民间贱养孩子的传统有关。怕孩子长不大,给他(她)起个贱名,益阳还有为男孩起女孩名,为女孩起男孩名的习俗。都是为了迷惑阎王,使他分不清自家的孩子,让孩子能够平平安安长大。贱名以名“狗”者最多,因为民间以为狗的生命力最强,命也最贱。乡间,将狗打死之后,会将它迅速离开地面。说狗是土命,打死后,如果不离开地面,不久就会活过来。人本没有尾巴,说孩子长尾巴,取意在将孩子比喻成小狗。久而久之,“长尾巴”就成了小孩生日的隐语。如今,这种说法还在,而知其来历者却不多了。有的人甚至也以“长尾巴”来调侃大人过生日,这在过去是决不允许的,尤其不能对长辈开这种玩笑。 与此相关,小孩生病,方言里称为“做狗”,也是隐语。孩子病了不说“病了”,却亲切的谓之“做狗”。狗不是命贱不?生点小病没事的。家长只轻轻的做这样一个比方,相信孩子很快就会好起来。 二郎腿·落马脚 架腿而坐,跷一脚,谓之“二郎腿”。四川诗人流沙河曾撰有《二郎腿的解释》一文,饶有风趣的解释了二郎腿的来历。他认为,二郎腿是二郎神的坐姿。四川川王庙正殿上所塑二郎神像,以及都江堰二王庙旧时二郎神像,都是这种坐姿。二郎其人,传说是秦时蜀郡太守李冰的次子,助其父开凿离堆(山名),斩蛟除害,死后封二郎神。《封神演义》等小说中的二郎神杨戬,也由这个传说演绎而来。 蜀中旧有孽龙神话,二郎本是孽龙,原为水害,被夏禹收伏,协助治水有功,享祀为神。在屈原《天问》里就是应龙。应龙助大禹治水,以尾画地成河,导洪入海。“河海应龙,何尽何历?”问的就是此事。这类远古神话,被儒家改造成有教育意义的人伦故事,将他归到治水英雄李冰名下做了次子。李冰是战国秦昭王时人,事见《史记》。在李冰以前的两千年前,龙治水的神话就有了。夏禹自身就是一条龙(史学家顾颉刚说“禹是一条虫”),活在神话里。 二郎神的坐姿绝对不合儒家规矩。所谓跷二郎腿,用专业术语说,应是禹步。相传禹治洪水,尽力亲为,十年不入家门,后来得了偏瘫,一腿僵死,成了跛子。乡间巫师作法,一脚跳行,一脚跷起,谓之禹步,就是在摹拟禹。都江堰的二郎神像塑成坐姿,右腿架搁左腿之上,也是在摹拟禹。上世纪的八十年代,塑像改成立姿,手持锹铲,二郎腿不见了,神秘之感丧失殆尽。旧塑尊重古文化,留着远古神话尾巴。改塑成修水利的民工,使“二郎腿”一词失据,甚为遗憾。 “二郎腿”在益阳叫“落马脚”。“落”为放置、搁置,如“在楼上落东西”。“落马脚”就是将腿搁成马头状的坐姿。这一坐姿以自我为中心,有不礼貌之嫌,正式场合一般不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