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电视里常有公益广告,如希望工程、抗灾捐助、远离毒品、讲究公德什么的。或是公正人物正襟危坐,口若悬河,给你来一段谆谆教诲;或时大明星笑容可掬,妙语解颐,让荧屏下的你忍俊不禁。加之爽心的画面,悦耳的音乐,很具煽情与震撼,仿佛看了这些广告,人人都恨不得高大和高尚起来。 其实,公益广告古并非现在才有,大唐诗人李贺“宫门掌事报一更”,虽只是敲更报时,而没有说词与说教,但绝对是公益,也绝对是广而告之。因为凭着那悠扬的更声,让皇家和百姓既知道了晚上的时辰,又感觉到了平安就在自己的身边,而能安然入眠。所以,我以为这就是古代的公益广告。 麻石街上的公益广告可能迟一点,但自明代“高筑墙”即有了城墙之后,梆响锣鸣的职业更夫恐怕也就诞生了。更夫一夜要敲五次,每隔一个时辰(两小时)敲一次,每次都各有其内涵:一更谓关门歇业;二更谓上床睡觉,三更为半夜,四更是夜深,五更即黎明,或谓之五更天,这时鸡也叫了,天也快亮了。 古代没有时钟,更夫是十分辛苦的,晚上不能睡觉,要守着滴漏(一种记时的东西)或燃香(也是计时的东西),才能掌握时间。他不但要“梆梆——嗛”地告知大家时间,还身兼巡逻防护之职,一旦发现火起失窃或形迹可疑之人,就要急锣报警。 麻石街上的更夫,一直延续到大跃进年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钟表已相当普及,人们掌握时间比打更精准了,才悄然退出历史舞台。虽不须报时了,但报平安或提醒居民保平安还是需要的,于是一种替代更夫的喇叭筒诞生了,这就是各街道的义务喊话员。喊话的重点是“四防”,即防火、防盗、防破坏、防灾害,其中防火尤为重要。十五里长街的两边鳞次栉比尽是密密麻麻的竹木房,一旦风发火起,岂止四邻遭殃,那是火烧连营,半条街或一条街就化为乌有夷为平地了。1950年12月17日,三堡火灾,烧毁房屋48栋;1970年2月21日凌晨,市四中火灾,烧毁房屋8间,死8人伤4人……血火之灾,教训可谓深刻矣。 火情的肆虐与无情,反作用于公益广告和土喇叭的盛行。这种土喇叭就是铁皮话筒,形似圆锥,约热水瓶大小,夜深人静时,用它来喊话,声音能传去好远。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居委会,都有一只这样的话筒。那时我还小,晚上窝在被窝里,常在“各位父老,注意安全:一家失火,四邻遭殃,人离火灭,小心火烛……防火防盗,关门睡觉”的喊声中入眠。喊话虽是打更的延续,但喊话不像打更,人员由一人增至两三人,年龄由老人改为了在校或待业的年轻人,次数也从“五更”降为“|一更”,即在二更时分约9点左右喊那么一次。因为是年轻人,在严肃的喊话之后,于黑咕隆咚的街巷中常遗落下一串银铃般的谈笑声…… 不过在二堡的街上,土喇叭却没有这种浪漫,喊话者就是一位年轻人,因为喊话有功吧,这年冬天,他参军入伍了。这下可急坏了居委主任,那个年代,晚上无人喊话不是一般的公益问题,而是硬邦邦的政治问题。居委主任虽没有文化,但工作认真负责,经左查右访,终于找到了一个接班人。 这个接班人叫小牛,年方十五,读过小学一年级,虽文化不高,但另外三个条件却很过硬:一是阶级出身好,根正苗红,祖宗三代都是赤贫;二是夏天卖过冰棒,嗓音特好,一声“冰棒不啰冰棒哪,香蕉橘子冰啰……”字正腔圆,高亢嘹亮,穿云裂石般能传去好几条街;三是悟性和记性都不错,居委主任教一句,小牛就记一句,很快,近100字的“四防”宣传词就背得滚瓜烂熟。 是晚,居委主任亲自带小牛上岗了。北京时间21点整,在居委所在的巷子口前,小牛手执铁皮话筒,站在木凳之上,运了运气,开始喊话了。尽管时令已经入冬,小北风一刮,有点清冷清冷,但小牛抓铁皮话筒的手却微微发汗。不过还好,一声“各位父老”之后,感觉找到了,声音便四面八方,炸裂开来,居委主任仰头望着这小子,脸上竟展开了笑容。但听小牛四字一句,四字一句,进展非常顺利。未料喊到最后“防火防盗,关门睡觉”时,小牛竟喊成了“防火防盗,上床睡觉”,把个最重要的安全主题“关门”给丢了。不关门,怎能防火防盗,又怎能安全呢?不关门就“上床”,怎么就直奔主题呢!把个居委主任急得连声说“照原来的喊!照原来的喊!” 小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自己又冇喊错,照原来的喊,莫不是让我重新叫卖冰棒?这还不容易,于是小牛轻车熟路,抑扬顿挫地叫开了“冰棒不啰冰棒哪,香蕉橘子冰啰……”这下居委主任可傻眼了,她笑也不是,骂也不是,一肚子话憋在喉咙眼里,憋得她满脸通红也没说出半个字来,直到第二声“冰棒不啰冰棒哪,香蕉橘子冰啰……”又响起来。 习惯听到“防火防盗”便上床的居民,刚刚烤完火,猛然听到卖冰棒的叫卖声,都以为冷饮店搞创新,寒冬那月又卖起了冰棒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