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在线

搜索
益阳在线 首页 文化益阳 创作园地 文学作品 查看内容

【往事麻石街】竹艺写春秋 ——小记益阳首位援外专家刘宗凡

2016-7-15 17:58| 发布者: 黄萍| 查看: 9354| 原作者: 鲁新民|来自: 益阳在线

摘要:   秋分前后,麻石街的早晨有了些凉意。起于郊外菜园的薄雾,在鹅羊池广场,在古道街上空时隐时现。   早起的人们有的正在路旁吃早点,等公交,有的提着腰篮子买回了一天的小菜,还有的坐在石板凳上,静静地欣赏 ...


  秋分前后,麻石街的早晨有了些凉意。起于郊外菜园的薄雾,在鹅羊池广场,在古道街上空时隐时现。

  早起的人们有的正在路旁吃早点,等公交,有的提着腰篮子买回了一天的小菜,还有的坐在石板凳上,静静地欣赏练太极拳的音乐。熙熙攘攘的人流中,有个步伐还算硬朗,中等身材的古稀老头。他慈眉善眼皮肤白净,看不出与众有何不同。他有时吃碗不加糖的稀饭,有时买把小菜回家。街坊熟人遇见他,总是亲切地喊声“刘爹”。毫无疑问,他只是个普通的退休老人。

  然而,当你翻开麻石街的历史,当你走进他的住所,你会发现,老人竟是大名鼎鼎的援外专家、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刘宗凡。

  1939年春,刘老先生出生在资水支流的志溪河畔,即益阳县新市渡乡龙树港村。这条65公里长的秀丽小河养育过现代革命家、文学家周扬、周立波,也养育过中共无线电通信事业先驱、新中国档案事业的开拓者,去年又荣获了普京颁发的“伟大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奖章的曾三,还走出过当代文学家莫应丰。然而,谁能料到蜚声海外的小郁竹艺的手艺人,麻石街上的首位援外专家刘宗凡,也给这条级灵性的小河浓墨重彩地添了一笔!

  走进刘老先生的客厅,我敢说这里完全就是一座经典的竹艺博物馆。田园风情的装饰墙是竹子构建的,色古香的电视矮柜,左右两则的书柜、座椅、八方桌、茶几等也全部是竹子做的。甚至柔软的沙发,除了竹子,也没用其他材料。再看天花板上的吊灯和桌上的台灯,除了电线和灯泡,也是天然竹料制成。

  没使用竹料的唯有墙上那几个巨大的玻璃镜框。其中有1964年元月周总理陈毅元帅访问非洲十国时,在加纳首都阿克拉与援外专家刘宗凡的合影。那时的刘老先生还是风华正茂的年轻人。还有他在北京出席各类大会与党和国家领导人华国锋、叶剑英、邓小平、胡耀邦等人的多幅集体照。

  凭着当年我们是街坊,凭着父辈和他同是竹器行业的伙伴,岁在辛卯,时序金秋,我慕名拜访了他。

  刘宗凡清楚地记得,解放前,因家里穷,他很小便离开志溪河,来到了麻石街上。母亲在麻石街上打工,自己则被寄养在亲戚家。抗战时期进学堂读书,刚学到第十一课,日机轰炸,从此辍学再没进过学堂。

  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他毅然去了一家鞭炮坊当学徒。解放后,新社会的建设日新月异。小小年纪的他开始思考:鞭炮是迷信品,社会已经不兴,不如改弦更张,扎扎实实学点对人民有用的技艺”。于是他决定跳槽。1950年,便跟随老兄刘庆云,拜小郁竹艺的著名传人王光前为师,在麻石街上的七公庙巷开始了自己的竹艺人生。

  竹器这行又分大郁(用楠竹郁制大型家具如凉床)、小郁(用麻竹郁制各式家具)、藤器(用藤条编织椅类)、杂篾(用竹篾编制箱笼箩筐)、大篾(用楠竹篾编织晒垫等)、船篷(用篾和竹叶专制船篷斗笠类)、制缆(用竹条编织缆绳)、竹筷(制筷子、竹牌、容器类)等。刘宗凡学的小郁,三年学徒一年帮工,聪明好学的他将小郁技艺中的刀功(切、削、刨、刮、挖)、火功(将竹杆用火郁制规定形态)、锯功(半锯全锯各种角度的竹竿)演绎得炉火纯青。

  随着合作化高潮的到来,刘宗凡于1955年成了筹建中的益阳使竹艺厂第一批工人。

  1963年初冬,麻石街的政府大院里来了几个穿中山装的干部。他们像为高干家庭挑女婿一样,用挑剔的眼光正在审视一个人的材料。从超强的技艺到祖宗三代的出身,再到身体和年龄,更重要的是阶级觉悟,是否对党对祖国忠诚。原来国家经贸部有个援外项目,由省二轻厅承办,须选派两名竹艺专家到非洲的加纳传授竹子加工技术。人家那里有的是竹子,可惜只能做柴烧。长沙已选定就一位搞竹编的专家,就差一个小郁专家了。

  常言道“人算不如天算”,没有丝毫心理准备的刘宗凡就这样成了麻石街上的首位援外专家。

  这年12月,从未出过远门的刘宗凡第一次穿上西装,披上风衣,提着皮箱,坐上飞机,漂洋过海,到非洲去了。下飞机后,第一次看见当地人,心想:这下眼见为实了,世上还真的有黑种人啊!在翻译陪同下,他来到加纳共和国的首都阿克拉。在一座日本人遗弃的厂房里,开始了他的专家生涯。

  一年半的时光,刘宗凡教会了5个十七、八岁的黑人孩子,告诉他们用竹子做桌椅板凳、郁书架立柜等。刘专家的精湛技艺,在当地引起强烈反响,连总统和部长都争着来接见他,和他握手。当年的《人民日报》还为此发表了一篇长篇通讯——《中国专家在非洲》。

  在加纳传道授艺回来后,刘宗凡又先后四次出国。在几内亚比绍开办了“手工业培训中心”,在加纳建立了“竹艺教学点”。他手把手传授技艺,带出的非洲手艺人有30余个。他还结合当地的习俗和市场需求,用竹子创制出许多具有非洲特色的家具,荣获了国家经贸部“援外先进工作者”。

  我问过刘老:“您的成就感是什么?”他自豪地告诉我:“看到非洲许多城市的竹艺作坊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出售我曾传授技艺的竹制品,心里特别高兴!”

  我还问他:“外国的月亮圆吗?”他笑了笑:“外国的月亮倒是与益阳街上的一样,但非洲的竹子就硬有点不同。它竹节短,竹壁厚,无竹黄,加工起来特别困难。不过,这些问题都被我解决啦!”

  拨乱反正后,刘宗凡潜心研究竹艺,在继承益阳竹艺传统的基础上,创造了竹材着色、竹青贴面等多项新工艺,将小郁竹器由一般日用品发展到实用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竹器工艺品,并在意大利、法国、美国、科威特等国展出。

  刘老先生先后荣获“省工艺美术大师”“全国工艺美术大师”等称号;1991年又荣获益阳市“有突出贡献的科技拔尖人才”称号。他为主设计的成套竹艺家具系列为全国首创,并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优秀设计一等奖。晚年的刘老还担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事。

  市场经济的大潮时起时伏,有多少人急功近利,有多少人沉沉浮浮,而刘老先生这个专家,却拒绝了外界多少诱惑,一直在麻石街上做人,做工匠,做一个扎扎实实的手艺人!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益阳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益阳在线”或在视频窗口中有“益阳在线LOGO”标识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益阳新媒体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本公司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益阳新媒体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益阳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0737-422365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