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在线6月27日讯(记者 谌建章 宋咏琪)作为益阳人,对益阳话恐怕有点自惭形秽:一是认为土,与外地人特别是北方人说话时没底气;二是一些话很难找到相应的字,文字工作者特别是文学朋友对此很纠结。昨天,益阳日报社高级编辑谢国芳的讲座却让益阳人眉开眼笑:益阳话原来不土,保留了许多明朝以前的主流官话;所谓土词土字在古汉语里基本能找到。 谢国芳在《益阳日报》开设了一个研究益阳方言的栏目,原来叫“如此说来”,如今叫“寻根说字”。他这次主讲的题目是《益阳方言的语汇源流》。他说,益阳人90%是江西移民,而古代江西人的来源主要有二:一是中原地区,一是江浙一带。而不管中原还是江浙,其语言都有洛阳话的基因。洛阳作为东周、东汉、西晋的首都,唐朝的东都,其语言一直是“中原正音”。随着政权的不断更迭,有大批随流亡政府而迁徙的贵族、百姓来到江南,而他们讲的“中原正音”经由吴语、赣语的传递,再由江西移民带到湖南,尤其是益阳。现在的益阳话里有江、浙、赣,以及原有古楚语的遗存,其中保留的洛阳话成分尤其可贵。这就是本世纪初,一位河南研究方言的大学教授曾5次来益考察研究的原因。 谢国芳分析了益阳话的主要特点:一是“L”音读得多。最具代表性的是“茶、蛇、爬”不分,三个字普通话不是“L”声母,但在益阳读为L声母字了,特别显眼;二是普通话读“E”的音,益阳读成了“A”。如爷爷叫“嗲嗲”,姐姐喊“甲甲”,车读“差”,赊读“沙”,甚至尺读“插”、石读“杀”,等。三是益阳话有五个声调。如五、雨、女、许、崽、煮、米、酒等,这些字在益阳话里平和而委婉,所以外地人说益阳话好听。四是保留了古汉语的η声母。如汗、我、鹅、安、爱、昂、傲、挨、藕等字,都是η声母。平时说“湘乡嗯呀做牛叫”,道理很简单,就是他们的η声读得比益阳更多。五,益阳有零韵母字,即只有声母N,没有韵母的字。如你、红、洪、弘、凤、奉、逢、瓮、蕻、蕹、虹、鸿、嗯、冯、翁等字。 谢国芳认为,益阳话的核心区域是中心城区、资阳、赫山、沅江桃江,以及华容、汉寿、湘阴、宁乡、安乡的部分地区,使用总人口约400万。因人口流动、学校教育及电视挤压等原因,如今益阳话保持得好的是沅江。他说,益阳话是益阳最重要、最有价值的文化遗产,作为益阳人,都应珍惜和保护她。因为会说方言是一种文化资本,尤其是学习传统文化,有方言底色的人有明显优势。所以他主张,学校可以教普通话,但师生日常交流及课堂用语则不妨用方言。因为普通话到处可以学,方言错过了就没机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