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石街踞洞庭湖西南平原,坐拥资水,面对丘陵,后有鱼米,前有烧柴,说这里的人不富有都说不过去。然刚解放那会,还属农耕时代,平民百姓,粗茶淡饭,尚可度日,要想打打牙祭,就得挖空心思找理由了—— 大年初一的黎明,放罢迎接财神菩萨的开门鞭炮,女主人又要为吃而忙碌。年三十的团圆饭已在昨天结束。用整鸡和大块五花肉炖出的汤熬出了大块扇形肉萝卜,盛在木桶里已经冰凉,上面凝固着一层银色的油脂。唯有这过年的肉萝卜才能吃出没有味精的鲜味。挂在柴火灶上的腊肉切成块片,安安静静的叠放在海碗里,它的底层有腊八豆。还有熏鱼、烟笋和稀粉什么的,有的盛在蒸钵里,有的被冷水浸泡在木桶中,随吃随拿。 昨夜的年饭还在打着响嗝,那女主人今天忙什么呢?原来“正月里来是新春,走亲访友忙不赢”,各家各户都有一个重要课题,也是重要理由,这就是为来访的客人准备茶食茶汤。 小城的茶有七种。平日瓦罐里用几片粗茶叶冲泡的开水,常凉着。天热或劳动归来,大碗而尽,读书人称之牛饮。 休闲时来了客人聊天,临时烧水,用毛尖茶冲泡,细品慢斟。特别是谷雨这天,农夫都要品尝自家赶制的家园新茶。主妇们也忙中偷闲,相邀而至,互品各家新茶,交流制茶经验。于是同样是茶,便有了“君山毛尖”“西湖龙井”之谓,想必都是有闲阶级谷雨品茶给品出来的。 然而麻石街的茶很特别,除了茶叶,还有芝麻和花生,用一个圆锥体的擂钵外加一根一米多长的茶木棒棒,将这三者擂成糊状,然后用滚开水加白糖冲泡,类似豆奶。麻石街上的人谓之擂茶,它适合男女老幼,人人共而享之。 还有一种,即粑粑水酒茶。冬天,自家酿的糯米甜酒,甜味悠悠,酒味长长,不易老化。家里来客了,挖一瓢甜酒,撒点红糖胡椒,将糯米粑粑切成颗粒状,待锅里的水开了,将这三者统统丢付进去。客人还没吃呢,身子便暖融融的了。 最常见的是芝麻豆子姜盐茶。主家将炒熟的芝麻、黄豆,晒制的盐姜丝和上好茶叶一撮撮放入茶杯,再冲上开水,一股浓香便沁人心脾。喝完上面的水,用手掌轻轻拍打杯口,那些个泡发了的芝麻、豆子、姜盐和茶叶便纷纷跳到杯口,只须将杯子倒立于嘴边,根据牛顿的苹果原理,杯口之重物便哗哗落入口中,咬一口,那是唇齿留香。 不是茶的茶是圆蛋桂圆荔子茶。其有点像兰州的三泡台。远方的贵客到访,饭时节未到,煮上一碗圆蛋桂圆荔子茶,不但客气,还裹腹。 传统隆重的是碟子茶。吃碟子茶有点仪式化。家里来了几个贵客,贤惠的女主人常常在两餐饭之间的茶时节端上碟子茶。平民家没有专门的茶桌,只好摆开八仙桌让客人像开席一样坐好,每人一碗芝麻豆子姜盐茶。桌中央有九个小碟安放茶盘之中。碟子分别盛满南瓜籽、花生、红薯片、糖醋萝卜、蚕豆等茶食。大家边吃边聊,气氛喜庆。 不过,茶盘四角的四碟有点讲究。它一般摆放从南货店买来的精美糕点,并堆放出立体图形。其潜规则是摆看不吃。有些做客的小孩不懂,伸手便取,做客的大人连忙制止。主人即刻升起尴尬的微笑,“不要紧,不要紧,摆出来是吃的”。因为不吃,有的糕点都放得生虫索子了。如从金湘潭走出去的齐白石先生,就是如此。他的糕点只要摆一摆,便意到礼到了,而偏有北京朋友不懂,一吃,准叫苦不迭。 说完茶食,再说吃食。 春节的最后一个高潮是正月十五,这是吃元宵的最大理由。家庭殷实的倒是省事,花点钱到糕点铺买上几斤便是。其馅有桂花的、芝麻的、豆沙的等。糕点铺的元宵制作特殊。馅以饴糖为主,配上辅料,制成正方形颗粒。然后浸湿放到大竹盘里不停翻滚,让其沾上糯米粉。多次浸湿、翻滚、沾粉才形成圆圆滚滚的元宵。 多数家庭则自力更生。浸泡三五斤糯米,用石磨磨成浆,再用白布吊起,沥干水分。得到湿粉团后,就以火灶为阵地,红糖加橘皮为馅,搓一坨湿粉塞一点馅,再丢进滚水锅里。待浮起一片白花花的银球时,元宵即可起锅。 下过几场春雨,冒出几洼瓜秧。细水长流的日子,不经意中到了三月三。据传,三月三在春秋战国时为“上巳节”。这天,人们野外郊游踏青,男女对歌嬉戏。连诗圣杜甫也被感染,吟出了“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的不朽诗句。又是一个千年过去,麻石街忘记了三月三的繁文缛节,除了去河边扯地米菜的,似也没有什么踏歌而行的丽人了。 地米菜即荠菜。三月三,到野外去扯一把,煮上几个鸡蛋,蛋熟后剥壳放碗中,再将煮过的荠菜汁水倒入,翠绿的荠汤与纯洁的蛋白和谐一体,便撩起人们无穷食欲。还好,先人为我们找出了一个吃的理由——地米菜煮蛋,石头都踩烂。 江南的夏季尽管来得快,可立夏的时刻还是全国统一的。也不知何年何月哪朝哪代开始,麻石街流传开了“立夏吃坨,石头踩破”的说法。虽然对上面的理由有剽窃之嫌,但弄点好吃的改改口味却是硬道理。坨就是干坨子,由米浆加进剁碎的野菜“鼠迷子”,放到热锅中搅至稠稠的糊状,冷却后搓捻成“牛黄解毒丸”似的小球而成。吃时,先将干坨子预热,然后放进有葱花、酱油、榨菜叶等调味品的肉骨头汤中,吃起来有干有湿,别有风味。 五月五,划龙船。其实,端阳节这天,划龙船的少,弄吃的多。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春节离去快半年了,舌尖有点发痒了,江南有粽叶有糯米,于是包粽子便成了各家的必修课。有专家考证,五月初五包粽子是为纪念屈原。将粽子抛入江河喂鱼,以免屈原遗容受损。其实,古人包粽子源于干粮携带方便,不信,云南的少数民族至今还有这个习惯。 麻石街上的人将端阳节的吃发扬光大。吃粽子、吃绿豆糕、吃盐鸭蛋、吃雄黄酒,扎扎实实践行老祖宗“民以食为天”的理念。 下半年最值得吃的节日要属八月十五中秋节啦。这时新谷入仓,各类荤素原料,也应有尽有,吃什么都不在话下呀! 可最要紧的还是吃月饼。月饼最高档的,要数大码头的“天昌”。这里的月饼是苏式的,四个一斤,亦称活油月饼,饼壳被烤至焦黄油亮,像千层皮,馅心甜腻,有浓烈的桂花香。因为太高级了,吃月饼是须一分为二,或一分为四的,条件再好的也不敢一人独享一月饼。所以它还被赋予一个重要使命,即充当礼品。 除了吃月饼,中秋的群众运动要属擂糍粑。八月十三或十四,先蒸出一笼淘水糯米饭,趁热倒入石臼或脚盆里,几个青壮男子用长长的茶树棍不停地去擂。擂到一定火候,糯米饭渐渐形成一团。此时,桌面上已铺好了荷叶,抹好了茶油。将糯米团放置于荷叶上,抹了茶油的手轻捶慢拍,一个锅盖大小的糍粑即刻成型。 诱人的八月十五,这吃是有规矩的—— 早上,糍粑被切成条块,两面煎出金色的锅巴后端上桌来,桌上摆好了白糖和茶水,还有凉拌糖醋藕片。 中午,蒸了半天的粉蒸肉隆重登场。它用脸盆承载,一天绝对吃不完,可以将中秋的气氛往后延续好多天。粉蒸肉由两大主体构成,底层是芋头或藕,上层是五花肉。除各种调料,主要辅料还是自家精心制作的五香黄米粉。黄米粉由八角、桂皮和大米等,放在锅里炒到焦黄再碾制而成。芋头、藕和五花肉均须拌上喷香的黄米粉,再放入锅中旺火清蒸。待肉烂芋熔、调料入味后,即可起锅。五花肉经过这样一处理,再肥的肉也油而不腻,再不喜欢吃肉的也会要来几块。 晚上,家里老少爷们聚集在一块赏月,女主人拿出一个或两个月饼,用菜刀切成橘瓣状,每人分得一块,边喝茶,边品尝,边赏月。讲究一些的人家,还摆上了水淋淋的红菱和莲蓬。 八月十五后,天便逐渐转凉。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舌尖上的理由似泛善可陈。找不出理由,便名不正言不顺,那就耐着性子等吧,等到腊月二十四,是司命菩萨返天庭休年休假的日子,这天又有文章可做了。 天黑后,但见家家点上蜡烛,摆上三碟供品,一挂响鞭为司命爹爹作揖送行。孩子们却不关心什么司命爹爹或灶王爷,更不理解大人是用这些好吃的堵灶王爷的嘴,以免他到玉帝那里乱说乱奏。他们只是虔诚地盯着供桌上的胡椒饼、水果糖。只待母亲一声令下,就手到擒来,各自又有了好吃的零食了。为此,他们恨不得天天给司面菩萨送行。 以后几天,舌尖上的最后理由,便是年饭的筹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