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至8日成功举办的“留住乡愁”益阳市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展示了我市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掀起了一股“非遗”热潮。吃麻香糕、听花鼓戏、品黑茶、赏竹艺……博览会吸引了10万人次前来了解关注“非遗”,感受传统文化,搜寻记忆里的乡愁。在我国第十一个“文化遗产日”前夕,这场盛宴准确让益阳文化名城享誉三湘,让“非遗”独特的艺术魅力焕发光彩。 “非遗”之美震撼益阳 城市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此次博览会展示了两千年古城的最新风貌,也让历史文化名城的名片熠熠生辉。博览会“非遗”项目展览规模宏大,150多项“非遗”项目精彩纷呈,其中益阳本地的“非遗”项目就达100多个,实物展示、图片展览、代表性传承人现场制作和演出等多种展示形式,不但展示了能工巧匠们的匠心,更传承了益阳人代代相传的文脉与记忆。组委会还特邀了本省其他市州及外省有影响、有特色的“非遗”项目分区布展,隆回滩头木版年画、宝庆竹刻等国家级项目让益阳人民大开眼界。多种非遗项目集中在一起展示,整场讲述的是“非遗”的故事,听到耳里的是文化底蕴的回声,市民感受到的是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坚守的匠心感染观众 每一项非遗的背后,都积淀着久远的岁月印痕,都渗透着传承人的心血。参观博览会的市民,都被那些穿越时空的从容与精致所打动。古瓷器、根雕、竹艺等文化精品,让人目不暇接,那些身怀绝技的工艺大师,现场拿出的绝活,更让观众赞不绝口。在“羊舞岭窑”展区,琳琅满目的古代羊舞岭瓷器和现代精美绝伦的艺术作品吸引了众多市民。大家仔细观摩古瓷器的花纹图案,感受千年古窑的魅力。传承人史一墨正在瓷胚上雕刻凤凰,他介绍:“为了烧制羊舞岭传统瓷器,我们在研制和烧制过程中失败了无数次,辛辛苦苦画好瓷胚,放进窑里一烧,不是开裂,就是釉色不对,经过无数次实验,慢慢才摸到一点头绪。” 文化搭台是为更好地传承 如何将非遗项目更为完整地传承下去,将市场效益与文化保护直接联系起来,是目前非遗项目传承与发展中最主要的问题,专家学者、传承人、表演艺术家齐聚博览会,共同探讨未来发展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