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以下简称“一村一”)的实践教学中,教学理念、教学思路和教学手段上要有全新的突破,学习情境创设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实用案例分析的案例学习情境,小组讨论与交流的协作学习情境,实践基地实习实训的现场学习情境,社会调查的社会学习情境,以及专家讲座的经验学习情境,保证实践教学的效果,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真正实现开放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关键词:远程开放教育实践教学情境创设组织与实施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中,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社会综合实践部分的教学地位日益突出。我们在开放教育,特别是“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教学工作实践中,积极探索,以学习情境的创设作为切入点,以能力培养为终极目标,努力构建开放式实践教学平台,在课程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开放教育中实践教学情境创设的意义
“情境”是学习环境的四要素之一。建构主义认为:情境化学习就是把学习置于真实的情境中,使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借助情境提供的各种信息,自主完成知识和能力的构建,从而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实践教学作为课程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情境的创设尤为重要。
(一)情境创设是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中的“重中之重”。2007年的中央1号文件,分别提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强调大力培养新型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组织实施新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重点培训种养业能手、科技带头人、农村经纪人和专业合作组织领办人等。2008年10月,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农村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一村一”这一宏伟的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突出了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开放性、适应性、多样性。
学习情境的创设作为实践教学的切入点,为学员提供了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的平台,也为上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施提供了保障。一个良好的实践教学情境,将大大地激发学员们的学习热情,使他们乐学、会学;而一个失败的实践教学情境,往往让学员们产生厌学、疲学的情绪,导致学习目标的无法实现。
(二)情境创设有利于开放式课程的构建
开放教育的特征主要表现在:①开放教育的主体是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而不是以教师、学校和教学为中心;②开放教育的方法多种多样,一般采用教与学相结合的的方法;③开放教育的手段是在教学上采用多种媒体教材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④开放教育要求取消与突破种种对学习的限制和障碍。
开放教育的本质是人人亨有终身接受教育的权利,不仅意味着对教育对象的开放,更重要的是教育观念、教育资源和教育过程的开放。而实践教学情境的创设正好能满足这些开放特征的需求,有利于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开放式课程的系统建设。
(三)情境创设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
远程开放教育的课程实践教学中,存在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即“教、学、做、考”脱节,理论知识偏离了生产生活实践,已不能为学习者提供操作技术、应用方法和行为规范,从而影响了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课程教学的效果。如何结合开放教育专业课程的特殊性,有效地开展具有远程教育特色的课程实践活动呢?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具有很强的创新意识,而实践教学情境的创设强调学以致用,提倡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联系。
(四)情境创设贴近了学员的学习实际
“一村一”学员的特点有其特殊性:一是他们来自各个乡村,地域比较分散,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工作忙且杂,工学矛盾突出;二是他们的文化基础知识较差,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年龄偏大,虽然农村的实践经验比较丰富,但理论知识贫乏;三是有相当一部分人需要进一步提高素质或能力,还有一部分人是想学习比较实用的生产知识与技能,发展当地经济。
实践教学情境的创设是专门为开放教育课程学习者设计的,贴近学员们的生产和生活实际,能很好地激发学员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极大地提高课程教学的效率,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驱动性。
二、情境创设在开放式实践教学中的组织与实施
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中,我们对“一村一”农林管理类的专业基础课的社会实践教学的组织上,以提升、培养学员的职业素质与工作能力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精心安排并不断完善学习情境的创设,始终贯彻“能力为主,需要为准,够用为度”的理念,开展了一系列的学生综合实践活动。
(一)案例学习情境的创设
实践中,我们发现,许多老师在设计实践教学方案时,往往轻描淡写,一笔带过,只笼统地按照一般的套路,进行一步到位的整体设计。这样的方案在实施过程中,指导性、可操作性都不够强。在“实用案例分析”这个实践教学环节里,我们充分利用教材的实用性,结合学员的生产生活实际,精心设计案例学习情境,讲农村身边发生的事件、案例,形象具体地传授知识。
[案例一]《土地利用规划》中,我们创设了“珠江三角洲基塘生产”案例学习情境。
第一步,演示:“珠江三角洲基塘生态系统景观图”;
第二步,分析:珠江三角洲基塘生产的特点。基塘生态系统是珠江三角洲的兼顾作物生产和水产养殖的生态系统。基面上种植甘蔗、香蕉、桑、草和花等作物,塘内养殖鲢、鳙、鲮和鲤四大淡水鱼。形成人工控制的立体的水陆兼备的农业生态系统。
第三步,评价:充分利用光能;有利于形成食物链,多层利用;调节土壤水旱;调节养分;保护环境。
第四步,讨论:你所在的乡镇村应该如何实施基塘生产?
[案例二]《农村环境保护》中,设计的是“千烟洲立体农业的发展”案例学习情境。
第一步,背景材料:江西省秦和县千烟洲1983年开始,加强对丘陵地区的治理与开发,逐步建立了高效的农业生产系统。
第二步,具体做法:千烟洲土地利用结构呈现多样化,反映了该地立体农业生产体系。从丘上到丘下,农业布局大体为用材林-经济竹或毛竹-果园或人工草地-农田-鱼塘。
千烟洲这种“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果鱼粮”的立体农业布局和以林果为主的土地利用结构模式,是一种建立在良性循环基础上的生态农业。
第三步,模式评价:这种农业既可以促进中、远长期才能受益的林果生产,又可带动当前即可受益的农、牧、渔业的发展,达到致富的目标。千烟洲的开发,使农业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景象,农民的经济收入比开发前增加了近十倍。
第四步,延伸讨论:你所在的乡镇应该如何如何走上立体农业的道路?
这两个案例有层次性,由远及近,紧紧吸引了学员们的眼球,学员们的学习兴趣高涨,成为了实践教学情境创设的一大亮点。
(二)协作学习情境的创设
在实践教学模块里,我们特别强调“小组讨论与交流”活动。这种协作学习的情境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要求将学生视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活动的设计原则和指导思想以学生“发现”和“探究”问题为核心、以课程核心知识为背景材料、以学生身边的生产生活案例为原动力。
学习小组是根据学员的志趣、爱好,或居住地相近的原则,组成的3—10人不等的学习小组,学员之间将学习中遇到的难题、问题进行互相交流、互相启发、互相探讨的一种学习形式,故称为“协作学习”。教学点也可以安排任课辅导教师定期到学习点指导学生小组活动,解答学员们的疑难问题,学习小组活动有专人记录。
[案例]在赫山电大站农村行政管理专科班,开展了一次题为《小城镇建设的现状及其应对措施》的小组讨论活动中,六位学员首先阅读了“沧水铺镇小城镇建设现状”的案例材料,然后从形成的动力与阻力因素、小城镇环境问题及其治理、小城镇建设的规划与管理三个方面展开讨论,讨论的气氛十分活跃,学习效果非常显着。
学习小组活动安排小组活动内容时间地点
1、怎样进入电大在线平台进行自主学习、浏览各种教学资源?浏览学习哪些小城镇建设的相关网站?
2、结合当地小城镇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相互交流讨论,并提出解决的办法与措施;
3、对《小城镇建设》的实用案例进行分析与讨论。
第二周
第十周
第十六周各小组
自定
(三)现场学习情境的创设
学习者要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构建,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学习者置身于真实的情境中去感悟和理解,而实习、实训教学情境的真实性对学生职业素养与能力的终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实践教学模块注重适时进行实践基地的现场实习、实训,组织学员参观、考察学习具有代表意义的实践基地,为学员提供现场学习情境,做到学以致用。
1.实践基地的参观与考察
在实践教学活动的组织上,我们组织学员到实践基地参观、考察与实习,并高度重视实践基地的建设。这种教学活动一般以案例作为引导和驱动,以实习报告和学习心得作为调查研究的成果。
[案例一]去年,08年秋季农村行政管理班的学员们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社会实践活动,来到了赫山区沧水铺镇,学员彭应平是沧水铺村负责人,他介绍了他们如何率领村民们走上致富之路的经历,实地考察了他们的龙头企业——包装袋工业区是怎样进行加工和管理的;学员蔡艳霞是沧水铺镇宝林冲村妇女主任,学员们参观了他们的成果展示厅,品尝着她们的主打产品——“花桥味姜”;最后学员胡锋华带领大家参观了益阳市东部新区旅游景点碧云峰。
南县电大站也选定“春乾蔬菜生产专业合作社”作为学员的定点实践教学基地,组织学员观摩学习他们的致富经验和种植技术,并向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推荐,争取更大的支持和更大规模的发展。
学员们身边的这些活生生的新农村建设案例,极大地提高了学员们的学习兴趣和致富信心,这些活动也得到了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2.实践基地的建设
实践基地的建设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不断完善的发展进程。建立“实验村”、“联系户”等,为学员提供致富信息和科技支持,积极与当地种、养、加企业和大户联系,采取依托行业、校企合作等形式,建立一批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丰富教学形式,在生产实践中提高学员实际操作能力。
[案例二]经过多次的实地考察,我们已经选定了高新区谢林港镇清溪村作为开放教育观光农业专业的教学实践基地。清溪村是周立波故居,被称为中国清溪“山乡巨变第一村”,那里集观光、体验、休闲服务,种、养殖于一体,学生在优美、轻松的环境下完成实践活动,学、玩、游兼之。学生乐于这种方式的实践活动。
(四)社会学习情境的创设
社会情境是最为普遍、最富于实践意义的课外教学环境。我们在组织实践教学系列活动中,用新的课程理念引导实践,用情境推动实践,用问题作为载体,强调学员们有组织、有步骤的社会调查活动,融入社会学习情境之中,大大拓展了学生的学习视野,增进了实践教学的成效。
在这一环节里,我们一方面突出了课程老师的指导性,从课程的实用案例分析入手,要求学员展开社会实践调查,并指出调查报告的撰写步骤:调查的意义、对象、时间和方法,调查的内容(对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基本内容进行概括说明),调查的结论(通过访谈或问卷调查,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得出自己的结论),调查的建议与思考(对所调查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等等。另一方面突出了学员的主体地位,要求学员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结合所在行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既分工又合作,提出相应的管理整改措施,并撰写有质量、有价值的调查报告,有效地服务于当地农村现代化建设。
[案例]2009年元月,通过学习《实用管理基础》课程的学习,08秋农村行政管理专科班的四位学员王爱国、龚亮先、彭应平、谭蓬科在辅导教师的支持下,通过一系列的调查与研究,撰写了题为《金融危机背景下农民工返乡后生活情况调查报告》的研究性文章,成为社会综合实践的又一典范。
(五)经验学习情境的创设
实践教学模块坚持定期组织富有成效的讲座,特邀具有实际农村工作经验的专家和农业技术人员,给学员们进行各种类型的专题讲座,这是一种经验学习情境。
由于学生都是成年人,且大部分是村干部,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调查、座谈和实习可以由学生自己联系,老师提供一定的帮助;可根据各地条件,分次安排、完成。
[案例]2009年10月,我们精心组织了一场专家专题讲座活动,特聘请了长期在农村从事基层管理工作的干部,为学员们上了一堂主题为“如何当好农村基层干部”的专题讲座,精彩、生动、风趣、实用,学员们深受启发,认为“这样的讲座,很有收获,以后工作起来更加得心应手。”除此外,还可请有关专家讲解农村新的政策法规,介绍本区(县)农村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小城镇的建设规划、农业生产管理与技术、土地的合理利用规划、创业致富经验与设计等方面的经验。并与学员进行面对面的座谈,解决学员们工作和生活中存在的相关种种问题。
三、开放式实践教学中情境创设的几点认识
在课程实践教学的周期里,利用有限的辅导时间,努力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科学地完成实践部分的教学设计,实现课程理论与生产生活实践的结合,对此我们有如下认识与体会。
1.实践教学情境的创设具有引领性。实践教学模块中,以中央电大“学导结合”教学模式和湖南电大“123”教学模式为参照,各类学习情境的创设实用性强,社会综合实践教学效果显着,且走在开放教育实践教学研究的前沿,具有很强的引领性。
2.实践教学情境的创设具有创新性。实践教学模块各种学习情境的创设是基于“以学生为主体,以实际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作能力与职业素质培养为重点”的新型课程理念,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在课程实践部分的教学中具有创新性。
3.实践教学情境的创设具有驱动性。实践教学模块各种学习情境的创设贴近学员们的生产和生活实际,能很好地激发学员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极大地提高课程教学的效率,具有很强的驱动性。
4.实践教学情境的创设具有针对性。实践教学模块各种学习情境的创设是专门为开放教育“一村一”课程学习者设计的,这类学员来自于农村,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5.实践教学情境的创设具有开放性。实践教学模块各种学习情境的创设最大亮点在于合理而有效地安排了丰富的社会综合实践活动,走出了传统的课程框架,具有较强的开放性。
6.实践教学情境的创设具有社会性。实践教学模块各种学习情境的创设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和职业素养为目标,突出了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课程特点,符合为农村培养“留得住、用得上、懂技术、会经营”的实用型人才的目标,很好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参考文献:
⑴钟伟: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影响深远。《中国教育报》.2007年4月23日第6版
⑵杜纯梓、周礼良、吴晓波:湖南电大人才培养模式基本框架的实践模型构建与实践。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1)1-6.
⑶万金湖:开放教育随岗实践教学设计探讨.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3):3-5.
⑷于云秀:以开放的理念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J].中国远程教育.2004(8):5-8.
⑸李庆章:新农村建设适用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高等农业教育》第7期2007年9月7日
⑹?彭瑛、王丽明:“一村一名大学生”养猪技术课程方案的优化设计.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4):19-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