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大东口闸闸门处
沅江市始建于梁武帝普通三年(522),原名药山县,迄今已有1480多年历史。梁承圣元年(522)置药山郡,下辖药山、重华两县。隋废郡改名安乐县。隋开皇十八年(598)始称沅江县。唐时改为乔江县。北宋乾德元年(963)复名沅江县,1988年改为沅江市,沿袭至今。
1955年,黄茅洲大闸是建国以后湖南省洞庭湖堤垸整修工程指挥部在洞庭湖区主持修建的第一座大型船闸,它是集防洪、灌溉、运输于一体的综合性水利工程。当时由湖南省省长程潜亲笔题名“黄茅洲船闸”,为了解决重点垦区和五大农场的排灌和运输问题,同时修建的还有大东口闸、塞阳运河、义南闸都隶属于沅江县水利局。
1963年7月,益阳行署通知,将黄茅洲船闸、大东口闸管理所划交大通湖水管会领导和管理。
1971年,大东口闸内闸首做接长工程10米。
1992年,大东口闸外闸首做接长工程18米。
1997年,根据实际需要,在黄茅洲船闸老闸首前向外做了36米的接长工程。每年都进行了保养和维护。
1979年4月,大通湖水管会将其划归沅江属水电局领导。
2008年,进行了一次大型的维护,现使用状况良好。历年来,南洞庭水利闸都进行了常规性保养和维护。
2009年4月,黄茅洲大闸和大东口闸其行政归属地又划归益阳市水利局管理,更名为“益阳市黄茅洲大闸”。义南闸和塞阳运河仍属沅江市水利局管理。
2009年11月,沅江市文物管理所进行第三次文物普查时,将黄茅洲大闸、大东口闸、义南闸和塞阳运河定为普查文物新发现点,上报湖南省文物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