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在线

搜索
益阳在线 首页 益阳新闻 益阳画报 查看内容
益阳老街正在消失的木艺匠
2015-9-14 14:32|编辑: 黄萍|作者: 彭国兴 |来源: 益阳在线 |查看: 69395 |举报

  

 

 

      益阳的木艺行业曾经辉煌一时,经历过邵阳、常德、娄底等邻近地区同行接连来参观和拜师学艺的年代。

  过去,木艺匠为匠人之首,传为鲁班弟子,在益阳老街的故事里,木艺匠人曾渗入居民生活的各种细节之中,在过往很长的一个时期,他们是益阳街上备受尊重的匠人,他们去做上门功夫,盖木屋、做床铺、打家具,还能随手为雇主家的孩子做个木头玩具。时移物易,益阳老街当年的大部分街道不复存在,那些木艺匠人终就随着变为瓦砾的老街一起,从我们的视野里渐渐远离。

  木艺匠是从木匠行业技术含量最高的工种,以车木加工为主,初期是以车削加工家具里的圆木与圆艺木件为主,后来发展到制作工业木模件,兴盛时期,60至70年代,不到20万城市人口的益阳老街就有5个大的木艺社,有几百名木艺匠,益阳邻近地区的人经常来益阳购买或者委托加工木艺件。那时候,外地的木制品家具店一般都叫木器社,而益阳却叫木艺社,益阳街上特别尊重手艺人,益阳的小郁竹器全国有名,当时的竹器厂都叫竹艺社。

  在我的记忆里,60年代末,母亲带我去过木艺社,那时候是家里要做一个圆桌,圆桌下那条圆柱腿要找木艺匠加工制作,我非常新奇地在木艺社看了大半天,记得母亲看我这么好奇和兴奋,对我说:学一门技术好哩,一辈子有饭吃。临走的时候,母亲还专门花5分钱在木艺社的门市部为我买了一个木陀螺,一个木艺匠特意为我的陀螺在底下的木尖上钉了一颗小钉子,玩的时候这个陀螺就特别耐磨了,那时候我就觉得木艺匠好聪明的。

  木艺匠温爹和他婆婆子的作坊原来在资阳区南门口街道

  我认识木艺匠温爹是在2008年6月,在资阳区资江西路北门巷附近我发现了温爹木艺坊。温爹名叫温子生,2008年那年,他七十二岁,是益阳街上最著名的老木艺匠,他出生木艺世家,一十二岁随父学艺,从事木艺加工整整六十年。温爹的婆婆子那年七十四岁,比温爹大两岁,温家妈首先是温爹的师姐,后成为温爹的婆婆子,两老已相濡以沐六十多年,一辈子专事木艺加工,曾是益阳远近闻名的木艺大师之家。温爹告诉我,他出生在益阳老街学门口,解放前上过三年学堂,十二岁那年父亲想叫他还去读些书,买了一些新课本给他,结果他说上面的字我已都认识了,不用去读了,便跟父亲学起了木工手艺。

  作坊既是温爹的工作场合,也是他和他婆婆子的住处

  

 

  温爹和他婆婆子在清理家里的老照片

  

 温爹曾经是单位的先进,他婆婆子说那时候温爹只晓得搞工作。

  

  温爹比老婆小两岁,老婆说老倌子照顾了她一辈子。

  温爹特别喜欢讲一句口头禅:一行有一行的学问。他一十二岁开始学徒,打了两年下手,父亲却不急着教他做一个完整的家具,他自己偷偷做了几条长板凳,自己觉得做得蛮好,父亲却批评了他,告诉他对手艺要心存敬畏,不只是要晓得做。后来父亲告诉他,长板凳看似平常,却是当时居民家很重要的家具。那时候,各家四条长长的板凳在家神位前的八仙桌旁一摆,都是有规有矩的,东南西北各一条,形成了一个大大的口字,便将家里的长幼尊卑界定得泾渭分明。东边为大,北边次之,南方又次之,西方最小。除了座次,木器的摆法也挺讲究,必须放在家神位的正中,不偏不倚,否则,便是对先人的不尊重,一个烟火人家有了这么四条长凳,就有了一个家的庄严和秩序。那时候,益阳街上讲究的人家,打好一套桌椅板凳后,不单要刷得朱红透亮,而且在凳板的反背郑重写上东南西北几个大字,还有主人的姓名与年月。居民家的堂屋迎着大门的墙上正中间都是各家的神位,都放着神龛,敬着“天地君亲师”,神位前摆放八仙桌,每条长板凳就在八仙桌旁定了位置,空着,也是一种庄重的摆设。

  讲这些学问的时候,温爹告诉我,莫小看了这些长板凳,过去旧社会的时候,女人是不能随便坐的。八仙桌是一个家的正桌,八仙桌旁边的长板凳,女人是不能上去坐的,哪怕熬成了苍颜白发也不行,吃饭只能与伢崽子坐在小桌边吃,这是过去老辈们传下的规矩。旧社会的时候,在益阳街上,家里的大姑娘没出嫁前,做娘的不光学会女儿纺纱织布穿针引线,更重要的是紧记三从四德,紧记一辈子也不能轻易坐上八仙桌旁边的长板凳,那是男人坐的地方,挨不得的,大姑娘都要把这最要紧的一条刻在心里。大姑娘出嫁了,在公婆家吃饭时,望一眼那长板凳,就悄悄避开,盛一碗饭菜躲在灶湾里,闷声不响地吃。日子一久,公爹公婆便倍加称道,这媳妇儿家教好啊。温爹说:其实这样要不得,男女不平等,后来我们这一辈长大就不兴了。

  一说起过去学手艺,温爹总是很自豪,讲完一段,他都会归纳地说:手艺也是学问呢。温爹的婆婆子很欣赏他, 婆婆子说自已原名叫尹松柏,嫁给温爹后,是温爹亲自为她改名叫尹翠英,温爹在他婆婆子的眼里好有学问的。

  2008年,温氏木艺坊在益阳老街资江西路,正面临拆迁,温爹的六十多平米作坊将全部被拆除,总补偿费只有一万元,周围邻居在拆迁中均抵制拆迁政策,温爹却答应服从领导们的安排,他说自已曾经是益阳手工业联社下的木艺社的副主任,是个相当于副股级的领导干部,应该带头。

  温爹每次见我去看他都很开心,我曾跟温爹开个一个玩笑,我说温爹做了一辈子“同房铺”,温爹说应该是“同弯铺”,是木工艺里的一种加工工艺。那时候益阳老街上的年轻人结婚,是一定要购置这种“同弯铺”的。

  

  温爹说他做的这种同弯铺,是益阳60至70年代结婚男女最时兴的同房铺。

  已经很多年不用这种老式的同弯床了,当时我们这一辈对这种用棕绳子网做床垫的同弯床有许多儿时的记忆。

  我觉得温爹是益阳老街的一种文化记忆,是一个时代的生活缩影,以后我每年都去看他,去拍摄一些他老人家劳动和生活的照片。

  2010年温爹的婆婆子去世了,那年因为老街拆迁,他又搬了一次家。2010年7月份的时候,我在温爹家里还遇到了他大儿子,他大儿子告诉我,他开的一个小木艺厂因为没有什么生意关门了。

  

  2012年温爹的作坊搬到了北门巷子,这是已经单身一人的温爹留下的最后影像

  

  温爹车木的双手已经成为我对木艺匠的视觉记忆

  

  温爹的这些木艺匠工具不知道传给了谁

  2012年,七十六岁的温爹去世了,他的木艺坊交给了他的二儿子。去世前的那两年,已经体弱多病温爹还是坚持着做这个营生,儿子和邻居都劝说他莫做了,他总是说家里还有一些木材,舍不得丢了,左邻右舍需要做一个刀把什么的也需要,他老人家也许是习惯了这样一种生活和劳动方式吧,我经常看到他一个人孤独地在他亦家亦坊的屋子里,车着些不知名的小木件,那身影已经清晰地印在我的记忆里。

  2015年9月

益阳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益阳在线”或在视频窗口中有“益阳在线LOGO”标识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益阳新媒体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本公司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益阳新媒体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益阳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0737-4223659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