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一位老朋友约我去红色剧院看湖南花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演出的现代花鼓戏《接来乡里爹和娘》,我欣然赴约。 对于花鼓戏我一直情有独钟,至今有许多优秀剧目仍浮现眼前,像上个世纪50年代的《双送粮》、《刘海砍樵》,60年代的《打铜锣》、《补锅》、《送货路上》,70年代移植的现代京剧《沙家滨》,80年代的《野鸭洲》、《喜脉亲》,90年代的《乡里警察》,本世纪初演出的《老表轶事》等,我都看过多次,深感花鼓戏十分富有生活气息,并且具有感染力,还能体现时代的风貌。 《接来乡里爹和娘》,这台花鼓戏,作为第四届湖南艺术节田汉奖参评剧目,可谓是继上述优秀剧目之后,在湖湘文化沃土上开放的又一朵奇葩。 从主题上看,本剧深刻揭示了城乡生活的融合,关键在于心与情的融合这一现实的社会主题。本剧人物并不多,主人公就是乡里的爹和娘,以及体现情、孝的女儿(儿媳)。在一个半钟头时间里,从故事的展开与结局,由精彩的台词、简单的道具(一把二胡)、鲜明的个性、优美的唱腔,把情和孝表现得淋漓尽致。可谓情出于心,心现于孝;以孝动情,以情感人。这个很切中时弊,当今社会,婆媳关系一般很难处理好,《接》剧中,她爹他娘本来住在乡下,由儿媳一并接进城,这本身就是一种突破。特别是儿媳的老公又不常在家,尽管婆媳之间有些碰撞,终究相互融洽。这样便揭示一个全新的社会问题:对于空巢老人,社会要关注,儿女应关心,老人要融合,家庭乐自生。 从《接》剧的艺术表现形式上,更是亮点多多。比如她爹的那把二胡,在几种不同场合的拉奏,极大地加强了戏剧效果。尤其当她爹气急昏倒住院,他娘给下的那副“猛药”,既及时,又对症,更韵味。这“猛药”既是传统观念的突破,又是时代特色的写真。该剧的主题歌,虽然只有“乡里的月亮城里圆,城里的生活乡里牵。人生纵有百般味,情到深处分外甜”四句,对主题的揭示,对社会的真实写照,可谓画龙点睛。 《接》剧的人物形象,也塑造得十分成功,丽丽由王萍饰演,青年知识分子快乐的泪,悲切的情,传统的孝,现代的味,演得入神入画;她爹由国家一级演员田既安饰演,乡里人的习气,空巢老人的悲情,融入城市生活的快乐,“猛药”催醒后的纯真,可谓刻画得酣畅淋漓。 由此而想到,湖南花鼓戏人才济济,从《接》剧来看既有这样很好的编剧、导演、作曲,又有这样好的舞美、灯光、服装、音响设计,感到无比欣慰,祝人们喜闻乐见的花鼓戏更加焕发青春,祝湖南花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更加多姿多彩。 这样的好戏,人民大众欢迎;这样的好戏应当常在人民大众中演出,使人从中得到启迪,受到鼓舞。 |
1、凡本网注明“来源:益阳在线”或在视频窗口中有“益阳在线LOGO”标识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益阳新媒体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本公司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益阳新媒体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益阳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0737-4223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