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要从2001年9月8日说起。这天上午,益阳市l100多人隆重集会,纪念“国际正义人士”何凤山先生诞辰100周年。当时的以色列驻华大使馆莫非澜公使、世界犹太人“生命签证”外交义人组织代表顾肯伯格先生及夫人、何凤山的儿子何曼德夫妇、女儿何曼礼夫妇等出席纪念大会。
同日,益阳市政府在何凤山先生的母校——益阳市第一中学的校史陈列馆举办了“何凤山先生事迹展览”。何凤山先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出任国民政府驻奥地利首府维也纳总领事时,目睹犹太难民的危险处境,冒着生命危险给成千上万犹太人发放移民上海的“生命签证”,使他们免遭纳粹德国的屠杀,充分体现了坚持正义、不畏强权、热爱和平、见义勇为的人道主义精神。 回忆起何凤山先生离别家乡35年后于1982年10月第一次返乡观光我参加接待的情景,使我常常感到何凤山先生不仅是一位品德高尚的“国际正义人士”,也是一位爱国爱乡的美籍华人。现在我根据我保存的资料将何凤山先生这方面的情况整理出来奉献给读者。 1982年10月9日,原中共益阳地委统战部长王朝炳同志告诉我:“美籍华人何凤山先生定于10月11日至12日回家乡看看。”这是何凤山先生在台湾退休定居旧金山后,应全国总工会之邀首次回到大陆。到北京后,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长杨静仁同志接见了他。到湖南后他要求回老家看看。 10月11日上午,何凤山先生偕女儿何曼礼和女婿约翰(美国人)于上午9时来到益阳地委第一招待所。经省委统战部同志介绍,益阳地区行署专员翟守政上前紧紧握住何凤山先生的手说:“欢迎您回老家看看。”何先生说:“我们的车子一驶进桃花仑,我简直认不出来了,变化可大啦!”来到休息室后,翟守政同志让我比较详细地介绍了益阳解放以来特别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历史上从来没有解决的吃饭问题解决了;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建起了一座一万五千锭的苎麻纺织印染厂,产品畅销世界……文教、卫生等事业都有很大发展,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特别是近三年农村出现了一股“建房热”,有36%的农户建了楼房,搬了新居。何先生听到这里非常高兴,他风趣地说:“是呀,家乡的变化确实很大。近几年来国内政策的改变确实给人民带来了好处,连我这个定居在美国的中国人也不例外呀!不是邓小平先生的政策好,我就可能也回不来啦!思乡怀土之情人皆有之,人越老越想念自己的家乡,叶落归根嘛!我虽然加入了美国籍,但毕竟还是中国人,炎黄子孙嘛!我这次之所以带上我的女儿、女婿一起回老家看看,就是不仅我们这代老人不要忘记老祖宗,而且我要教育我的子孙后代也不能忘记老祖宗,我们的根在中国,他们年轻,今后可以常来常往。我们最大的心愿,就是祝愿祖国繁荣昌盛,人民过幸福的日子。我看按邓小平先生的政策搞下去,中国有希望。” 午餐后,何先生也没有休息,又与他在益阳的亲朋好友交谈了两个多小时。下午三点左右,他到母校益阳市一中以及桃花仑小学参观,接着又游览了裴公亭,随后乘车绕市区一周看了市容,下午五点左右到益阳苎麻纺织印染厂参观。何先生的女儿、女婿在参观麻纺厂后即驱车返回长沙,何先生仍留在益阳,晚上我和王部长陪何先生到秀峰剧院观看了省花鼓剧团演出的他最喜欢看的花鼓戏。 12日早餐后,何先生离开益阳去长沙。临行前,他一再向前来告别的翟专员表示感谢,并提出一个小小的要求:希望把他这次耳闻目睹家乡巨变的情况整理一个资料寄给他,回到美国后,要发表演讲,向外人宣传家乡的变化,宣传改革开放的成就,为祖国做点有益的工作。翟专员立即表示:“可以,一定写好给您寄去。”何先生频频点头致谢。 何先生离开益阳后,我们按照他的要求,整理了一个2500字的反映益阳变化的《益阳今昔》的文稿,到底是以组织的名义寄还是以个人的名义寄不尽明确,后经与省委统战部联系,建议以彭长春个人的名义寄。于是,11月10日我向何先生写了一封信连同《益阳今昔》一文寄给了他。何先生在收到我的信和文稿后,于11月28日分别向翟专员和我写了回信。他在对翟专员的信中写道:“三十五年后返乡,目睹建设一新,欣慰之情难以言语形容,此皆先生及其他同仁努力之结果。如果全国本此‘四化’精神继续奋斗,相信不出十年或最多十五年,可以与欧美先进国家并驾齐驱,祖国前途希望无穷,我们不禁同声预贺!彭长春先生寄来的书面报告一份,描写益阳的发展今昔比较,甚谢。此一材料正切需要,因吾将出席演讲‘益阳我的家乡’。”在对我的回信中他还特别写道:“把祖国的成就向外人宣扬,这是我们应有的责任。”短短数语,充分表达了他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真切情怀。 何先生十分关心祖国和家乡的建设与发展,1985年、1986年又两次回国观光。1991年10月6日,益阳信义中学85周年校庆,当时九十高龄的何凤山先生还给母校写了《怀念母校——信义中学》的文章,并汇寄2000美元以表心意,益阳市一中为他刻制石碑一座立于校园之内,以留永念。 我过去与何先生不曾相识,而1982年10月他那次回乡观光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身居海外,心系祖国和家乡,爱国爱乡的赤诚之心,使我永远不能忘怀。 (此文作于2003年8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