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在线

搜索
益阳在线 首页 益阳新闻 益阳画报 查看内容
寻访益阳老街的那些古巷子
2014-12-10 09:33|编辑: 解灿|作者: 图:彭国兴 文:刘璇(晨报周刊) |来源: 益阳在线 |查看: 50714 |举报

    益阳玉陵坡巷的某一段,在今年112日的一个雨夜,轰然倒下。

    它和与之平行的魏公庙巷、灯笼馆巷一样,还保留着青石板路和青灰墙体。这三条古老的巷子,一直延伸到了老益阳人的日常生活里。

    益阳市仅存的三个古巷子,魏公庙巷、玉陵坡巷和灯笼馆垂直而生的连接着资江西路与永清后街, 如今,怕它们再次坍塌,已经全部封起来了,不能通行。刚刚垮那会,老益阳人彭国兴就赶过去拍了照片。

    每条巷子皆不长,百来米的样子。彭国兴大概在十年前开始拍摄这里的人和事。

    200712月,由他策划在古巷里做了一个名叫《聆听母城》摄影展,作品就挂在斑驳的青砖墙上。那天,住在河对岸的人也过来了。对益阳老街的回忆,在这里蔓延开来。

    由东往西,第一条巷子是魏公庙巷。巷子前头的资江西路上,有一座魏公庙。“可能是魏公菩萨保佑的原因,这条巷子冇垮。”住在这里的老爹爹王应庭,生于1925年,明年刚好九十岁。“我出生就在这间屋里。”王应庭是资江西路上最老的老人。准确地说,他家的门牌号是“永清后街13号”。永清后街是连接三条古巷的一条小街,与资江西路平行。这里安静得出奇,好半天才看见一个人走过去。王应庭家门口对着的是两三层高的红砖房,(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砌的。一边延伸进古巷,一边是文革时期遗留下来的建筑,组成了这条泛旧的老街。老人在这里住了将近百年,但还不及屋子的年龄大。“有快两百年咯,是我爹爹的。”

王应庭家还留有一些老木头家具,柜子、桌子、椅子,还有洗脸的木架子。“以前连这个屋子都是木板子的。”20004月,家里修了一次屋,有的地方倒上了水泥预制板。五十多年前,从永清后街一直延伸到资江西路上,都是王家的,家中做的是粮食生意,有了钱,就砌了这栋屋。

   “现在只剩这么点了。”王应庭比划着上下两层不到百平米的空间。现在可用的是三间房屋,加上中间的堂屋和天井。

    以前,都是在河里担水吃的。那时候河岸边没有工业,水很干净,“溜清的”。这种传统的生活习惯一直延续到八十年代装了自来水以后。

    五十年代末房子收去时,王应庭有三十多岁了。当年,王应庭的娘生了十二个,剩下十个,到现在只剩下三个了,他是老三。如今,一个弟弟在广东,八十一岁了;一个在香港,也有七十六岁了。“他们好,我不好,守着这个烂屋子”,“弟弟们回来过,还好,还能回到小时候住过的地方,他们应该再也不会来了。”

    民国时期,正规人家出生的孩子,都是要学徒的。哪怕是大户人家的少爷。王应庭就在家门口的资江西路上一家叫“谢丰”的绸缎庄学扯布(营业员)。当时,只有男的学徒,王应庭的姐姐妹妹都守在家里。他有个弟弟也在资江西路上另一家叫做“华昌”的绸缎庄学徒。可惜后来被日本人的飞机炸死了,他的二哥在粮食行学徒。解放后,王应庭去了益阳县供销社,还是扯布。二哥则去了南县粮食局,都算是专业对口了。

    在王家房子被收的同时,资江西路上的店子也变成了归国家所有的百货商店、饮食店。儿子王健明也出生了。

    此后几十年,这条街再也没有兴盛起来了。慢慢地,人也搬离了。整条街冷冷清清,包括曾经被排牯佬踏破门槛的魏公庙。王应庭听爹爹说,魏公庙是明朝就有了的。“只有益阳有,你看哪里还有?”

   “各种庙宇和宗教,在益阳特别集中,这是河运时代兴起的。”彭国兴说,益阳是一个移民城市,上游下来一帮人,就兴建一批庙宇。曾经十五华里的益阳麻石街上,就有九宫十八座庙。

    六七十年代的资江河里,也全是木排。从上游安化、新化、邵阳随流而下的,运来大量的木材和山货。那时候,资江河里从很少有水坝电站,河运繁荣。“现在每段都建了坝,河运不方便了。”彭国兴说。

    魏公是河运时代的一个神,原本是个经历过大风大浪的排牯佬。关于他,有很多神奇的传说。后人在他死了以后,为他建了一座庙。

    旧社会从邵阳、新化下来的船,排牯佬都会提只鸡公,杀掉后把血流进水渠,再来拜魏公,祈求河上不起风浪,保佑他们平安归家。有的排牯佬要去到更远的武汉、南京,甚至上海,就更要拜魏公了。

    如今,庙里有个老尼姑,七十多岁了。“她是半路出家的,有崽有女。”这几年已经没有什么香火了,门也常年上锁。

    王应庭的儿子王健明没有这么迷信。他说,魏公庙巷之所以没有倒塌,应该得益于它两边墙体之间是有一张拱门连接的,可以支撑起来。

    灯笼管巷子也被封了,因为去年的一场火。那是夜里烧的,王应庭在睡觉,第二天起床才知道烧了。

    玉陵坡巷是半夜三点倒的。很多人都听到了。但他们都没有起来,心里却早已猜到是怎么回事。

    “我们零几年拍的时候,这里都住着人。”彭国兴说。没有垮塌的另一边,住着两兄弟。哥哥刘达安已经七十岁,照顾了智障的弟弟一辈子。他和弟弟都出生在这里。除了年轻时被下放过一段时间,后来成家搬出去过几年,他再也没有离开过玉陵坡巷。

    刘达安在家门口的拐角处种了些花草,这个季节开着的有龙菊、寒菊、和百日菊,每一朵都小小的,配在一起,颜色很好看。刘达安生性乐观,笑起来的脸也像这些绽开的菊花一样。

    玉陵坡巷每家每户的门把手上都系了一根红带子。“死了人,出葬路过的人家,都要给他们系上一根辟邪,等于是在跟他们说对不起,别人就没有意见了。”在这里待了七十年,刘达安看着这里的人一个个老去和离开。巷口有一块青石板上隐约刻着“墙界”二字。“你的屋,我的屋,中间那块隔开的石板,就是这个东西。”

    以前资江路是一条十五华里长的麻石街。麻石来自长沙丁字镇。据说,是被大毛板船运到益阳来的。这种船不精致,是用粗矿的毛板子拼接而成的,一次却能装几十吨。船只用一次,到岸是会被拆卸掉的,从新化等地运来的煤炭,也是用这种大毛船装载的。

    刘达安记得很清楚,麻石板是1968年被撬掉的,当时要修沿河大堤。当年的他,还参与了这项“劳动”。那时候,他作为知识青年,刚回城不久,“当时不知道麻石板路珍贵,只攒劲干活,现在知道了。”刘达安后来被安排进副食品厂做糕点,然后又做到厂长,直至退休,都在资江西路上。“小厂子,规模不大”,至今,这里还有一些遗留的厂房。曾经有过食品厂、皮鞋厂、凉席厂等等。

    在刘达安家门口,几个婆婆和老倌子经常支起一张麻将桌,边打边晒太阳。他不打,也很少围观。“我不爱好,我就喜欢到处走走。”玉陵坡巷没垮之前,是四通八达的。

    1112日下午,有点风,阳光也很好。刘达安就在巷子口看人画油画。“新房子冇得味道,冇人画。要画就要画这些烂屋子。”

    画画的人和刘达安同岁,叫李育贤。“是个聪明人咧。”旁边盯着看了很久的老婆婆说。

    “不会赚钱不聪明呐。”李育贤笑着摇摇头。

    “画卖不卖?”

    “卖啊?那得几百块钱一张。在网上有人买。我有个朋友——应该叫‘小朋友’,他把我的画放到网上了,有四十多张。”

    李育贤有着和年龄不相符的黑发,脸长长瘦瘦的,五官立体,像刀刻过一样。他的画板箱是自己做的“买的没有这么大”。

    李育贤以前是搞雕塑的,退休前在大众瓷厂上班,搞产品开发和设计。“厂子在对河。后来垮了,就没搞了。”

    资江西路上有一座将军庙,庙门口的石狮子是李育贤雕的。因为这座庙,后面的菜市场也叫“将军庙农贸市场”。

   “她家的干子最好吃了。”李育贤把家里的后门打开,正对着菜市场里那家没有名字的酱菜店。旁边有一个做小菜生意的孙家婆婆,卖点萝卜白菜,用的还是杆子称,脑袋很灵光。李育贤给她画过像,也捏过泥像。捏泥像用的是蜡泥,用吹风吹一下,再用手捏成大体的样子,最后用刀刻。“一个点钟可以做好。不要他们的钱。”

    李育贤画过倒塌的玉陵坡巷,前巷后巷都有画。“那条巷子好窄,凉风习习的。”他就坐在巷口,有风猛灌进来。

    李育贤最后一次画它是1026日。那天,他感觉墙体倾斜得很厉害。

    六天后,墙倒了。

    远看资江水,连续几个洲横在河中间。从这些不知名的洲子开始,资水就流进了益阳城区。越往东,越繁华。

    时间好像永远停在了益阳城市的最西头。

 

益阳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益阳在线”或在视频窗口中有“益阳在线LOGO”标识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益阳新媒体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本公司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益阳新媒体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益阳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0737-4223659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