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化县的大山深处,隐居着这样一群人,他们都经历过肢体溃烂、甚至消失的痛苦,承受过几十年的歧视折磨,他们就是麻风村里的麻风病人。一直以来,麻风病的畸残率与传染性让人们望而生畏,就连亲人都不敢也不愿意接触。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曾把麻风病患者称之为“上帝的弃儿”。然而在位于安化县境内的益阳市大福防治站,有一支13人组成的麻风病防治队伍,他们年复一年地坚守在麻风村里,与麻风病患者生死相守不离不弃,他们有一个信念—— 从大福镇镇区往西行约3公里,在靠近公路的一个半山腰上,有个不算很大的院落,在最靠山的地方,有一座新建的两层小楼,这里居住着36位麻风病患者,他们都经历过肢体溃烂、甚至消失的痛苦,承受过几十年的歧视折磨,尽管已经基本痊愈,但他们都不愿或不敢离开,安心的居住在这里,与世无争的终老。这里就是益阳唯一的一所“麻风村”,36位病患把这里当作自己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家。 坚守,只为让村里36位病患更好地活着 “称他们是病患,实际上是不确切的,应该称为临愈病人。他们其实全都已治愈,即使极个别人体内还残存有少量的麻风杆菌,但已没有了传染性。”在“麻风村”,虽然有大福防治站副站长刘尚夫随行壮胆,但第一次见到那些面容怪异、手脚畸形的老人,记者心里仍然一阵阵发紧。“真的不用担心,我们已经和他们一起生活了四十年。”刘尚夫开导着说。 大福防治站前身叫益阳天罩坪麻风病防治站,位于安化县大福镇海拔1174米的天罩坪山顶,建于1970年,1971年9月正式收治病人,1984年从山上搬迁到山下。“当时的条件真的蛮艰苦的。”82岁的防治站退休医师王文兰回忆,天罩坪山虽然不是特别高,但是山上风大、雾大、气温低,一年中有6个多月是雾雪天。由于交通不便,所需的生活用品全都要靠站里的工作人员肩挑手提,住的是简易的木板房,睡的是地铺,自己开荒种菜、砍柴烧炭的同时,还要护理医治病人,最多时有3个麻风村的90多位病号,但很多医护人员仍然选择了坚守。 1976年益阳卫校毕业的谭盛华被分配到当时的天罩坪麻风病防治站,一干就是整整36年。谭盛华工作勤勤恳恳,尤其喜爱钻研业务,1989年在全省麻风病查菌(取材、涂片、染色、阅片)考核评定会上,他名列全省第一。1990年,他更是获得皮肤病方面的最高奖项——全国首届马海德基金奖。全省麻风病、皮肤病检验界权威的他,曾受到很多大医院的争相邀请,甚至为了调动他,那些医院还声称可以满足他提出的所有条件,但谭盛华依然不为所动。“和村里的病人相处了这么久,有了很深的感情。麻风病人太不幸了,他们一生中最绚烂的时光被病魔偷走了。我的坚守,只为让他们更好的活着。”谭盛华动情的说。 在这里,亲人的定义已超越血缘 麻风病人周文初离开这个世界整整8年了,但每逢他的祭日,刘大飞都要到周文初坟前去祭拜。“周爹是我参加工作后接触的第一个病人,我们之间的感情已超越了血缘,我把他当成了亲人,他也是如此。”刘大飞1990年益阳卫校护理专业毕业后,由于父亲的关系,她选择了大福防治站。“父亲是防治站的创建者之一,把一辈子都奉献给了麻风病人。他希望女从父业,我没有犹豫,从小在麻风村长大,我也不觉得麻风病有多么可怕。”这位开朗的防治站工会主席十分感性,聊艰苦的工作条件还有说有笑,但说起这些年辞世的病人时,眼里就满是泪花。“这里的每一位工作人员都很好,真的很好!”54岁的麻风病患者方云初,7岁发现麻风病,14岁住进防治站,在麻风村已生活了整整40年。病魔的摧残,让方云初双手畸形,仅剩一条腿,由于亲人的歧视,他曾一度非常自闭。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和热情开导下,方云初慢慢的变得开朗。方云初上过4年小学,在麻风村算得上是“高级知识分子”,病患们与外面的人打交道,往往都请他代言,他现在还是村里的会计呢。“在这里,我们就像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他们有时是我们的家长,有时是我们的子女。”方云初说。 事业需要传承、病人需要照顾,明天谁来接棒? 大福防治站现有工作人员13名,其中专业人员10名。正是这13个人,不仅守护着这里36位长住村里的麻风病人,还要承担着全市麻风病的巡查、防治工作。“工作累点、苦点,这都不算什么,重要的是事业后继无人。去年、今年,我们多次对外招考专业技术人员,连报名的人都没有。麻风病事业,谁来接棒哦?”说到这,主持防治站全面工作的副站长刘尚夫忧心忡忡。 刘尚夫的担忧是有理由的。在防治站的专业人员当中,工会主席刘大飞是最年轻的,但也40出头了。谭盛华年近花甲,但他病理检验的行当,至今却无人能顶。“谭老一退休,我们站的病理检验这块,可能会从目前的全省第一,一下子掉到全省最后一名。”面对现实,刘尚夫有些无奈。“如果从刘大飞这一批算起,我们站已经有23年没有进一名专业人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