粼粼的水波将冬日暖阳打散在池塘,细碎细碎的。池水冰凉透骨,但鱼儿们不管,只是尽情地和倒映水中的鸟雀嬉戏。池塘边的杨树下,80余头黄牛低头吃草,安静地享受着冬天的闲暇时光。 这是农民休养生息的季节。然而,南县乌嘴乡窑嘴村的人们可没有闲下来,他们正为田野上一片片绿色的冬春作物奔忙着。3000多窑嘴人凭借“敢想、敢干、肯干”的精神,使其“三响”和“三薯”久负盛名。 “早上秤响说明买卖不停,下午桶响说明浇水施肥劳作不停,晚上算盘响说明进账数数不停。”说到本村人的勤劳,刘跃进一脸自豪。 2008年,以窑嘴村为中心的三村合并为一后,在外学习先进技术和理念回来的村支书杨西军希望打破传统的农村经济模式,发展生态农业。他发动村民连片种植蔬菜,建成基地,打造高效农业品牌。刘跃进成为村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每年种植约7亩豆角和棉花,年收入达3万余元。在杨西军和刘跃进的带动下,村民纷纷效仿,春收马铃薯,夏收凉薯,秋天再收马铃薯。这一做法让土地得到充分利用,村民收入大幅增加。 养殖业是窑嘴村的另一经济支柱。2003年,窑嘴牧业公司成立后,村里请市、县畜牧专业人员作技术指导,请老科协专家教授担任技术顾问。同时,组织养殖户到江苏、浙江、河南等地学习技术。目前,已发展养猪大户近200户,年出栏无公害生猪3.04万头,获纯利1810万元,养猪户人均纯收入5600元。 养猪业的发展还带动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利用猪粪等制成饲料养鱼,每个养鱼户收入又增加近5000元。现在,窑嘴牧业公司的股东已从窑嘴发展到周边几个村,成为南县名副其实的“养猪第一村”。 无论哪个季节到窑嘴村,这里清澈见底的河水、河边饮水的牛羊、田野上翠绿的庄稼、道旁迎风招展的白杨树和湛蓝的天空,总能为人们展现一派旖旎的田园风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