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下有洞子、山中有园子、山顶有庙子。”这是云台山村支书邓中跳对云台山村的概括。云台山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峰清峦秀,雾绕云遮,山下有人间仙境龙泉洞。山腰平坦开阔,油茶树漫山遍野,葱郁茂密;山竹苍翠碧绿,一望无际。山上有历史悠久的真武寺(即武当)。无一不展示着云台山村的美丽之姿。 据邓中跳介绍,龙泉洞素有“长宝第一洞天”之称。龙泉洞洞内可通行的路线长达3000余米,是目前已知我国最长的岩溶洞,已开发的线路全长约1866m。最宽处30米左右,最高处近40米。洞内除了石钟乳、石柱、石笋、石葡萄、石瀑等外,还有一种世界上罕见的“特产”——鹅管石,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山腰有一片优质茶园基地,满目葱茏,绿意盎然。配上旁边形态各异的怪石林,却别有一番风味。采访团一行去时正是油茶花开的季节,美丽的白色茶花遍布,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云台山林木茂盛、空气清新、水质纯净、日照充足,土壤肥沃,加之常年云雾缭绕,自然生态环境极好,培育的茶叶品质越好。忍不住摘了一片茶叶,那茶叶几乎有成年女性手掌的三分之二那么大,令采访团一行不经咂舌,“好大的茶叶!” “建于同治二年间的真武寺是原原本本未经修葺的寺庙,一直保持着它原本修建时的样子,每逢农历的三月三、六月六、九月九,诸多信男善女们络驿不绝地从四面八方赶来敬神拜佛。”邓中跳向采访团一行介绍道,千年古刹——真武寺,雄居于巍峨的云台山之巅,从寺顶俯瞰:群山起伏、云雾围绕、清泉淙淙、百鸟嘤嘤,景色十分壮观。山上有一幕奇特的石林景观。乍看好像是当年玄奘西天取经路上的火焰山。圣僧已经离去,踪影犹在眼前。令人遐想联翩,意犹未尽。 能近距离感受到云台山的美,就不得不提及进村的路,云台山村身处海拔上千米之地,但采访团一行驾车行在盘山公路上却并不太吃力,也正是这条路,不仅带采访团一行走进了云台山村,也成为了村民的“致富之路”。 过去,这只是条泥泞的羊肠小道,一路上弯多坡陡,出门一趟是万分不易,2011年,在外开办砖厂的邓中跳应村民热烈要求,毅然回村担任党支部书记,他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修路。在外面闯荡过,他深知修路的重要,要修路,先筹钱。邓中跳带头拿出了20万,其他在外经商打工的,多的几十上百万,少的两三万,尽其所能地把钱放到了村里。经过一年的紧张施工,历时近六年的扩改、硬化的云台山盘山公路已全线通车,一条盘旋曲折,蜿蜒云端的进山公路全面竣工。随着交通状况的不断改善,不仅改变了道路狭窄不畅而影响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也吸引了更多的游客来云台风景区旅游、观赏。 除了村支书邓中跳,还有一人,在村里人人都敬他,这个人叫仇祖元,他也是整个云台山村致富的领路人。过去的云台山荒山连片、十年九干,村民日子过得很穷苦。村里的年轻人无以为生,到处偷砍树木卖钱。当时在乡镇企业工作的仇祖元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于是带上1900元钱,领上20多个年轻人,直奔长沙。十多年后,这些年轻人在仇祖元带领下,多数开了自己的砖厂,发家致富的同时,带动了更多村民脱离贫困。2001年,仇祖元起心回乡,希望回到家乡来为家乡做做贡献,于是,之后的十几年里,仇祖元回到云台山村开茶园、做公益、搞旅游开发,村里修路时,他一下就掏出160万元。他说:“与其把钱放在身上不知不觉用掉,还不如为村上做点看得见的贡献。” 云台山村景美,人更美,村民在村支部的带领下勤劳致富,2012年村民年人均收入达到4200元,并且2012年村上年经济收入达到了约10万元人民币。邓中跳相信,在村民的共同努力下,云台山村的明天更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