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原湖区纵横交错的公路上,沿路问询了三次,我们才找到探访赫山区牌口乡陈北塘村的路。 不同于别村让人沉醉的美景,我们在陈北塘村沿途的尖叫,都送给了一栋栋或田园、或霸气的乡间别墅。碰上头后,村支书汪新华见我们还在兴致盎然地讨论那些别墅,索性把我们带到一栋三层的欧式风格别墅前,昂着头说:“这是我们这里最威武的别墅,里面还有电梯。” 一片惊叹声中,房主在楼上用遥控器开了院门。房前屋侧,绿树、灌木和不知名的玫红小花掩映在弧形水池里;屋后,辣椒、茄子、豆角、黄瓜,各色蔬菜生机盎然;步入屋内,水晶大吊灯、旋转扶梯、电梯,让人恍觉从田园一步跨入豪宅。 好一个令人艳羡的现代农家庄园! 66岁的陈桂武,也做着这样一个惬意的“庄主”。他那栋房前菜地鱼塘、房后小型公园的田园别墅,是在外经商的儿子出资修建的。花了多少钱,他心里没数,只记得当初儿子提了一密码箱钱回来,建完房子,箱子里还剩下288块钱。 旁边有人不禁发出感叹:“陈北塘人真有钱!” 但是,谁的好日子不是辛苦打拼出来的?这个村是典型的平原湖区地貌,过去十年九涝、靠天吃饭,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陈北塘人趁着改革开放浪潮,从沿街叫卖收废品、鸡蛋起家,历经数年打拼,熬过无数冷眼,才得以在超市、酒店、建筑业、制造业等领域挣得一席之地,过上了今天的如意生活。 张来仪、张子仪兄弟,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张来仪年幼时,家里拮据得有时连饭都吃不上。十二岁,他觉得不能再这样被动下去,于是牵着小他7岁的弟弟张子仪,背上箩筐挨家挨户收鸡蛋,凌晨坐渡船去赶长沙的早市。第一次,他赚了十二块钱,藏在蛇皮袋里一路紧攥着回了家。 从家里到渡口不过半个来小时的脚程,鸡蛋易碎,年少的张来仪总是半夜2时就起身,如履薄冰般花上两个来小时挪到渡口。怀着无比坚定的决心,熬过那段“吃苦比吃饭还多”的日子,张来仪兄弟现在在长沙拥有2家酒店、4个超市、2个水产海鲜门店。 进取、坚韧,似乎是陈北塘人的共性。 在村里评出的“好媳妇”易望舒身上,不难发现这种特性。易望舒的爱人张正军常年在外务工,家里患病的婆婆,年幼的双胞胎女儿,一片菜地,30多亩田,喂猪、洗衣、做饭、打扫,家里家外,易望舒不仅一个人扛了起来,而且打理得井井有条。 早上天不亮就起床,晚上9、10点才休息,是易望舒每天的常态,双抢时,更得一个人抵四个人用。谈及生活的辛劳,易望舒不愿过多地讲述自己付出了多少,而是反复强调“我老公真不容易”,她憨笑着说:“这些事情都是为自己做的,谈不上辛苦。生活一天比一天好,我也越做越有劲。” “生活好了,吃穿不愁,也得要有好身体才能多享两年福。”抱着这个想法,82岁老人陈必达2003年开始就坚持早上跑步、傍晚散步,雨天也要在家做做操活动筋骨;闲暇时,他最爱看各种养生报刊杂志。 现在,陈必达也算得上半个“养生专家”了,常年锻炼配以养生妙招,困扰他多年的咽喉炎痊愈了,除了有点耳背,身体硬朗得很。受他影响,越来越多村民开始锻炼身体。 傍晚在陈北塘村散步,确实是件惬意的事。脚下的村级公路整洁平坦,一边广袤的稻田随风起浪,另一边连排的路灯洒落暖黄,一栋栋乡间别墅鳞次栉比,耳边还不时飘过轻快的广场舞音乐…… 怪不得村民们毫不谦虚地说:“我们陈北塘,不是城市,胜似城市。” 漫漫求索切切珍惜 本报记者汤革新 除了让人目不暇接的别墅,陈北塘村给人的另一个惊喜,是“这个村怎么那么干净”。 车行路上,不会扬起一尾尘土;步入屋内,家家户户洁净清爽,男女老少,都会自觉把垃圾分类投入垃圾箱。陈北塘人,已把爱护家园的意识刻入骨髓。 先别急着讶异,或许,我们可以从老支书汤济兰的讲述中一探缘由。 因为地势低洼,以前的陈北塘每年至少内涝两个月。通过建电排抗旱排涝、衬砌渠道、硬化公路等,村里逐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到上世纪90年代,村子才逐渐摆脱了靠天吃饭的桎梏。加上穷则思变的陈北塘人扎实肯干,从收废品、卖鸡蛋,到产业渐成规模,这才有了今日令人艳羡的好生活。 越得之不易,越万分珍惜。 彼时,正值桑葚成熟。在路边偶得一树桑葚后,一行人意犹未尽,四处寻觅。好在陈北塘村桑树遍布,又尘埃不染,摘下的桑葚可免过清洗这一关,直接入口。 紫红多汁的桑葚,入口微酸,回味绵甜。 陈北塘人的生活,恰如这桑葚一般,微酸过后,甘甜四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