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初年,战乱不断。许多外省茶商都不敢来安化购茶,唯独山西茶商不为时局所阻,茶庄茶行坚持天天开门营业,老板照旧进山采办黑茶,然后源源不断运往西北。 这一天,黄沙坪镇的晋隆茶行里,急匆匆来了一个伙计模样的人,走到内间帐房,对那正在伏案打算盘的中年汉子耳语了几句。这中年汉子立即停住手头的活计,陷入了沉思。 他是晋隆茶行的老板,姓葛,人称葛先生。晋隆茶行是黄沙坪镇的老字号茶行,早在乾隆年间就从山西迁来这里做黑茶生意。100多年的打拼,这茶行积累了丰厚的资本,到葛先生这一代,已在安化每个重要茶镇开办了分号,还置办了不少茶山产业。葛先生平时为人诚恳,办事公道,在晋陕甘宁诸省“西帮”茶商中颇有威望,大家有事就找他商量,出现矛盾就请他裁决。刚才进门的是他手下的采办主管。主管说,街对面兴泰茶行的王老板在唐市那边收购了一批外路茶,正在踩包打捆,准备同我们的马帮一起运往西北。 葛先生听了心头一惊,忙问此事是否属实。那主管点着头肯定地说:那些兜售外路茶的货主也找过我,被我拒绝了,不想王老板却收了下来。葛先生又问那批货有多少。主管说约十来引,有万把斤。 葛先生心头涌过一阵不安,陷入了沉思。这几年黑茶生意不好做,“西帮”的茶商能在这里坚持坐庄采办实不容易。安化黑茶品质优良,早已得到西北市场的认可,而那些外路茶质地与安化黑茶有很大差异,香味清短,汤色薄淡,一旦以安化黑茶名义销出,会使安化黑茶的声誉一落千丈,很可能从此会在西北市场滞销。岂不自己砸了自己的招牌!王老板在上次运茶途中,遭遇了马匪抢劫,损失了一批黑茶。这次冒险采买些外路茶冲兑引票,欲挽回些损失,虽然在情理之中,但不能坏了章法啊。 葛先生觉得此事非管一管不可,刚准备出门,不禁又停住了。王老板本也是十分诚实厚道的茶商,开茶行也有几十年了,只是一时情急,才想出了这么个无奈之举。况且他今年也确实财路不顺,此时应该拉他一把。于是,他唤来那主管,如此这般吩咐一番后,这才向街那边兴泰茶行走去。 兴泰茶行里天井、后院都堆满了茶叶,伙计们都在过秤装包,一片忙碌。王老板见葛先生来了,忙迎上来打招呼。葛先生顺手抓起一把茶叶闻了闻,笑着对王老板说:生意做得不错嘛,今年还收了这么多黑茶。王老板忙掩饰地嘿嘿两声,说哪里哪里,怎比得上你啊。我马马虎虎,凑凑合合。来,兄弟客厅喝茶去。说完,拉着葛先生就往客厅走。 葛先生连忙推辞,神色忧郁地说:我现在哪有心思喝茶。我是来向你辞行的,我的茶行马上就要关门歇业了。 王老板一听,连连摇头说:谁不知道你晋隆茶行家大业大,哪里会关门歇业,你就别吓唬我了。 葛先生装着不在意地拍着茶包,说:有人在拆我们“西帮”的台,你说我们还办得下去吗?何不趁早关门,免得让人砸我们的招牌。 说话听音。王老板心知这事瞒不过去了,只好向葛先生倒起了苦水。他说:“现在这世道黑茶生意实在难做,官府自顾不暇,也管不了茶山的章程,我只要官府不查就行。我自己的事我自己担待吧。” 葛先生一下子生气了,说:“就是官府没查,我们也要对得起‘西帮’手名声哩。好,你对不对,看大家怎么来说!” 刚说完,晋隆茶行的主管就带着二十多个“西帮”茶商走了进来。大家劝说着王老板,有的唱红脸,有的唱白脸。言下之意说王老板不该违反购茶规章,私买外路茶充安化黑茶,这批外路茶必须处理掉。 王老板见众人指责,也知理亏,不禁坐在地上大哭起来:天不开眼哪。买这茶我花了1000多两银子,血本无归呀。我没有活路了,你们把我绑起来送官府吧! 一个老年茶商连忙扯起他,说:你不要伤心了,葛先生见你有难处,早作了安排。你这点买外路茶的银两,葛先生的茶行出资一半,其余的由我们各商家凑齐给你。你就记住这个教训吧。 王老板一听,“扑通”跪到葛先生面前,叩头感谢不止! 第二天,葛先生带着“西帮”的茶商们,把那近万斤外路茶拖到了桥口河滩上,一把火全烧了。这天,桥口挤满了来自十里八乡的茶商和茶农,都十分赞赏晋商们诚信守章的行商道德。从此,那些外路茶再也没有流入过“西帮”的茶号茶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