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档案:欧阳波,1960年生,赫山区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75年下放到原益阳县天成垸公社。1999年,其作品《窑山秋韵》获第九届全国美展优秀奖。2007年,其创作的《何凤山故里》系列在以色列展出。 欧阳波,单单瘦瘦,头发卷且长。“说得好听,一看就是艺术家;说得不好听,邋里邋遢。”作家叶梦的评价,应该是比较中肯的。这显然符合他向来天马行空、风尘仆仆的样子。 说欧阳波天马行空,并不夸张,他今天跟一帮朋友晚餐聚在一起,明天或许就一个人背个包在外省的某个地方了。“一年中,绝大部分时间在外面跑,全国各地跑遍了,台湾都住了一两年。”欧阳波喜欢往外面跑,跑见识,跑灵感,每每跑一大圈回来,却还是画他的“知青画”。他说,只有钟灵毓秀的家乡,才能给他的画作以灵魂。 在知青点,他只要有空就画画 1976年,16岁的欧阳波下放到原益阳县天成垸叶家河。白天下地干活,一到晚上,就在月光底下、煤油灯下,拼命地画,忘我地画,画场景、画人物、画生活用品。“也不图什么,就是爱画。” 每逢下雨天,欧阳波就高兴得要命——不要出工,就有时间画画。欧阳波那时还不晓得,画画能为他开启另一条人生道路。几年后,爱画画的欧阳波被招工到了益阳麻纺厂筹建处工建组,一到晚上就给测土方的民工画肖像。这便是他后来成为麻纺厂子弟学校美术教师的直接缘由。 短短几年知青点的生活,从未走出欧阳波的画作。37年过去,欧阳波今年要在广州举办个人画展,名字都叫《我们下放的地方》。 在西藏,他常和孔繁森一起喝青稞酒 1991年,在四川游历一段时间后,欧阳波爬上一辆开往西藏格尔木的部队帆布车,而后为了寻找藏民“有特点的眼睛”,辗转到了拉萨,在一个工艺厂停顿下来,“解决了活下来的问题”。“在拉萨,除了近距离接触了唐卡(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外,还有一个重要收获,就是结交了一帮很不错的朋友,孔繁森就是其中一个。”在欧阳波的记忆中,援藏干部孔繁森个子不高,经常背个药箱子,戴着顶皮礼帽,歌唱得蛮好,人也很不错,常和他们这些在藏的汉人聚会,喝青稞酒。 欧阳波说,走不同的路,遇不同的人,这是游历的收获,也是创作的源泉。 画画与足球,各占他生命的二分之一 欧阳波爱足球,像爱画画一样地爱。用他妻子的话说,“是足球吊了他这条命”。 在欧阳波看来,足球和知青生活,都是很“热血”的事。因为“热血”,他经常守球赛守到凌晨,每周周日,还会赶到贺龙体育馆看球。也不管是什么级别的足球赛,“连甲A都看”,总之不落一场。因为热爱,他在上海游历期间,还加入了徐家汇工人足球队;也因为热爱,足球经常出现在他的画板上,中国女足获得世界杯亚军那年,他创作的《中国足球不要重男轻女》就入选了全国美术展,还获得优秀奖。 他在以色列办个人画展,40幅画作被抢购一空 因为知青点,因为画画,欧阳波和何凤山,历经不同历史、原本毫无交集的两个人,有了紧密的联系。 欧阳波下放的天成垸,正是何凤山的故里。在民风淳朴的乡间,这位满怀理想的青年画家耳闻何凤山的故事后,油然升起莫大的感动与敬佩。他将这种浓厚的情感灌注笔端,创作出《倒影》《叶家河》《电排》《下放的地方》等三百余幅《何凤山先生故里》系列作品,以何凤山事迹为题材的《生命签证》入选《湖南百年》。2007年,在以色列耶路撒冷国家美术馆,欧阳波的《何凤山先生故里》个人画展上,40张画作被以色列人抢购一空。 这两年,欧阳波开始主攻国画。从桃花江畔到洞庭湖岸,从竹山林海到荷丛花间,从黑茶文化到戏曲文化……欧阳波四处走访写生,有时候一待就是半个月,没有满意的作品不离开。“画画除了技巧,就是感情。我对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永远充满热爱、感恩。”欧阳波说,他准备创作竹文化系列、桃花江系列、安化黑茶系列、洞庭湖系列,筹办益阳乡土画展,让更多人看到一个更艺术的益阳。 |